2015-12-28 12:03
自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以来,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珠海市委、市政府全力落实国家战略,成立了珠海市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大桥涉及珠海市的重要事宜进行决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港珠澳大桥建设协调办公室,作为工作机构。
珠澳口岸人工岛是港珠澳大桥重要的配套项目之一,位于珠海拱北湾近岸海域,填海面积约为208.87公顷,总投资约23亿元。2009年10月30日,珠海市政府正式确定由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设立独立项目法人——珠海格力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项目的建设主体和融资主体。
同年12月15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首个工程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整体施工先由东、南护岸开始,东、南护岸的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方案,形成掩护条件后,再进行西、北护岸的施工,西、北护岸的地基处理采用真空预压联合堆载方案,形成半封闭式的陆域抛填条件,然后进行岛内陆域施工及岛内软基处理,最后完成整体人工岛的填海工程。
经过近四年的填海工程建设,2013年11月28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正式举行交工验收及用地交付仪式,将大桥管理区和澳门口岸管理区用地分别交付给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也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正式完工。
就在填海工程进行的同时,2012年3月,珠海市政府正式委托格力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珠海口岸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和融资主体,8月,《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交通枢纽及多功能综合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式完成。9月25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设计总承包招标完成。
2013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开工仪式在刚刚完工交付的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上举行,随着珠海口岸基础工程第一根桩的落下,标志着珠海口岸项目正式开工。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总用地面积约为107.33公顷,连接港珠澳三地,主要规划建设内容分为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两大部分,建设用地面积约70.33公顷。政府投资部分包括口岸区(包括旅检区、货检区和口岸办公区)和市政配套区,总建筑面积32.7万㎡,建筑顶棚面积15.23万㎡;社会投资部分包括口岸交通配套区和交通连廊,总建筑面积约18.97万㎡。
2014年7月17日,珠海口岸项目基础工程提前完工。到了11月底,施工7个月全长2.4公里珠海口岸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施工便桥以及随桥而上的临时水电正式开通,项目建设用水、电等市政管网线路也随其长驱而入,建设效率大大提高。
2015年5月,基础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土方开挖施工顺利完成,岛上临建设施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6月,珠海口岸项目也随即进入全面建设高峰期。
12月28日,珠海口岸项目联检大楼、交通中心混凝土结构正式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