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光学再造“新城”,永湖科技园预计2016年产值35亿

南方+ 记者 张昕  2015-12-22 13:26

通宵排队、一职难求,因职位有限,有人排队3天都应聘不上……

今年3月,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招聘”的场景,出现在了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白石村的伯恩光学(惠州)厂区门口。

同月,“Apple Watch”终于来了,兴奋的不只是“果粉”,因“Apple Watch”配备的蓝宝石盖板由伯恩光学供货,应接不暇的订单,让通宵排队求职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事实上,伯恩光学引人注目的不单巨大的用工规模,伴随其产能的扩张,也使其自2014年6月超越中海油惠炼等“用电大户”后,一直稳坐惠州“第一用电大户”的交椅。

今年前10月,伯恩光学用电量再创新高,累计13.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11%。

换句话说,伯恩光学每个月单是缴电费就超过亿元。

只是,伯恩光学用电激增带来的压力,已不单是扩容中的秋长项目,眼下,一个在惠阳永湖镇总投资30亿港元、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百亿园区”为发展定位的“新城计划”,已走上了伯恩的建设议程。

有意思的是,新城不再“拼人头”,不干“老本行”,未来,甚至有望超越“旧城”秋长厂区,成为伯恩光学产值最高的生产基地。

半年完成去年全年产值

一个厂区造就“供电第一所”

全球1/3手机玻璃屏幕来自伯恩,欧洲1/3的名表镜片也由伯恩提供……

从惠阳淡水城区出发,进入秋长街道西湖村或秋宝路,再经环城路,只需10分钟车程,就到了伯恩光学位于惠阳秋长的厂区。

初到伯恩光学秋长厂区的人或许很难想象,其所在的白石村,原本只是秋长街道下辖的一个小村落,自2009年进驻实现投产后,如今超7万人的用工人口,其厂区规模竟相当于一个镇办的建制。

凭借占据全球智能手机等产品玻璃屏制造的巨大市场份额,2014年,伯恩光学(惠州)秋长厂区的产值就已达到140亿元,贡献地方税收也高达2.5亿元。

“从2009年进驻秋长以来,伯恩光学的规模一直在扩张,用工人数持续增加,用电量也大幅增长。”惠阳供电局秋长供电所副所长骆燕雄笑言,是伯恩光学让秋长供电所成了惠州“供电第一所”。

2014年,秋长供电所的供售电量约为9亿千瓦时,而根据截至今年10月的用电量,今年供售电量有望突破15亿千瓦时,当然,其中的耗电大户是伯恩光学。

要知道,这样的数据,若是横向对比同属惠阳的工业重镇新圩,相差达2倍。

“伯恩(光学)秋长厂区是24小时开工的,员工‘三班倒’,也迫使我们的服务也要全天候。”骆燕雄透露,该所接报的“95598”电力服务热线,日均10单电话中有七八单是来自伯恩光学。

从安排专人建档管理、凡事提供上门服务,到调度62回路专线供其专用、建设11万千伏鸿泰变电站满足其生产用电负荷,供电部门可谓“想尽了办法”。

即便如此,“电保姆”仍无法跟上伯恩扩张的脚步。

今年8月初,惠州市召开全市大型骨干企业座谈会,伯恩光学成为到场10家骨干企业中“成长最快的”,记者在会上获悉,伯恩光学今年上半年产值增长了100%多。

换言之,伯恩光学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去年全年的产值。

闪亮的业绩单,让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在会上不禁感慨,期望惠州能有更多的“伯恩光学”出现。

新城主打“技术牌”

“腾笼换鸟”剑指高端制造技术研发

一个厂区改变一个村庄。

无疑,伯恩光学的进驻,不仅改变了其秋长厂区员工的命运,也直接改变了白石村和周边村民的命运。

对于市委书记陈奕威的“期待”,伯恩光学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作为回应。

今年7月16日,一则关于关于“新增开通秋长伯恩光学厂至永湖麻溪村公交线路的公示”挂在了惠阳区政府网,点开细读便可发现,所谓的“永湖麻溪村”,正是伯恩光学位于永湖的新项目,而整条线路将投入40辆纯电动公交车运力。

当时的情况是,公交线的起点秋长厂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新厂房正在扩容扩建;公交线的终点永湖镇,一座新城正呼之欲出。

“伯恩位于永湖的新项目,与秋长的有所不同,名称上就能看出来。”惠阳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伯恩的永湖项目名为“伯恩(永湖)科技园”,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百亿园区”为发展定位。

按照伯恩光学方面的投资建设计划,永湖项目总投资达30亿港元,计划2015年、2016年分别投资10亿港元,到2017年底完成全部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为支持伯恩(永湖)科技园落户建设,2014年底,惠阳区方面通过“腾笼换鸟”方式,盘活置换了原椿昇木业等公司的用地和厂房,目前约42万平方米土地和16万平方米厂房及宿舍已交付使用。

“目前,部分厂房已开始试产,而整个永湖项目二期厂房、宿舍的规划工作也正在进行中,计划到2017年底,整个科技园将全部建成投产。”前述负责人介绍,现有的厂区预计2016年便可实现产值35亿元。

那么,新厂区是否也是生产智能手机等产品的玻璃屏?或者说是秋长项目饱和后的产线转移?

“不一样,永湖项目主要从事高端手机配件生产制造,同时,建设技术研发基地。”伯恩(永湖)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说,伯恩光学从2009年尝试自动化转型到现在,秋长厂区已实现了全自动化,比深圳厂区的半自动化节省人力1/3左右。

正是得益于此,永湖的新项目更加注重技术含量,以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为目标,逐渐以机器代替人力。

惠阳区永湖镇方面也向记者透露,伯恩光学正在布局触摸屏产品,触摸屏利用热感应传递信息,比玻璃屏的技术含量更高,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

新城背后故事

超速完成“超级业扩”项目

今年10月23日,一个上百人的方阵,齐聚在永湖镇麻溪村一处厂区,大家都在认真听取现场负责人的工作安排。那么,究竟是什么事需要如此之大的阵仗?

这是伯恩光学位于永湖的新项目开始施工了!

基于秋长项目的经验,对于新城的建设,伯恩光学把此前颇为困扰的用电问题摆在了第一位,而前述集结百人的方阵,正是为解决用电问题、来自惠阳供电部门的“超级业扩”施工队伍。

“伯恩光学的新项目,对永湖经济发展有重大引领作用,因此,新项目必须用更长远的规划进行配套。”惠阳供电局永湖供电所所长黄伟雄说,为了满足伯恩光学的用电需求,供电部门进行了一次历经5次停电的“超级业扩”施工。

之所以称为“超级”,不仅是因为工程的时间紧、工作量大,需架设51基铁塔、42根电杆以及“6×10.8公里”的双回线路,更重要的是,为配合线路施工需要停电5次,直接影响到永湖片区其他企业和居民用电。

“就拿7月份第一次停电施工当天来说,我们派出了永湖供电所史上最大施工阵容。”黄伟雄透露,当天近200人施工队伍分成11小组在不同地段同时进行施工,直至10月23日最后一次计划停电施工,伯恩光学业扩配套工程施工完成。

在工程圆满完工的背后,不为人知的是,同等的工程量,从可研、立项、施工到运行,需要耗费大约2年时间,而伯恩光学(永湖)项目仅用了3个多月。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糜朝霞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