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湾观海长廊的“十年”:从杂乱滩涂到迷人海滩

湛江晚报  2015-11-18 08:24

过去,这里是一片由杂草、乱石、垃圾、搁浅的死鱼虾蟹堆成的海湾滩涂,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海里,海水乌黑发臭,岸边海沙堆满了浮渣,老鼠蚊虫乱飞窜,你很难将她和“金沙湾”这名字扯上联系。

伴随着湛江五年崛起的春雷,2010年国庆期间湛江民生工程——金沙湾观海长廊正式落成,迷人的椰风海韵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如今,金沙湾观海长廊片区环境改善,品味提升,成为了市民游客的聚集地。

没有一位“沙湾人”能想到她今天的美丽。回想这五年,似乎只用了一眨眼的时间,她完成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80后”白领——

最享受站在阳台欣赏金沙湾夜景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28岁的吴俊琳回到租住在金沙湾旁的某高档住宅里,脱下职业装换上睡衣,直奔厨房把从超市里买回来的鸡排、蔬菜拆封,取出砧板“哚哚哚”开始为自己准备一顿简单的晚餐。晚上7时许,她在沙发上休憩一会后,拿出手机约闺蜜到金沙湾观海长廊散步。

长得秀美高挑的吴俊琳是福建漳州人,2010年大学毕业后就留在湛江工作,通过努力打拼,已经从一名职场新人成长为某外贸公司的高薪白领,有能力独立承担起金沙湾片区楼盘2000多元的租金。吴俊琳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在这里租房,除了从小对大海沙滩的迷恋,还看中了这里成熟的管理模式。“我不用花六七个小时的车程、一两天时间跑到广州、深圳或者香港去购物,走出家门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品牌了。”吴俊琳笑着说。

“我是去年才搬进这里,虽然租金贵一点,不过房间装修布局、小区物业管理和周边环境配套都能满足我的需求,还挺满意的。”吴俊琳不好意思地笑道,她比较喜欢带点小资情调的生活,最喜欢的就是夜晚独自站在阳台,欣赏金沙湾的夜景。

吴俊琳曾听朋友说,以前的金沙湾是一片杂草滩涂,环境非常脏乱,并没有现在的高楼林立、椰风海韵。“据闻工业污水还没经过处理就排进海里,所以海水的污染程度十分严重,臭气熏天。鱼虾蟹很难在这等恶劣环境中生存,海产品极少,渔民们被迫离开另谋生路。”吴俊琳对记者说,“我说这怎么可能!短短几年时间变化会这么大?”

直到她去年看到本报举办的一场《城市之变》摄影展,才知道这样的景象真实存在过。吴俊琳说,“我看到了金沙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照片,各种大型机械将滩涂推平打桩建成楼盘……回想起来,这五年湛江的变化真的好大!”

沙湾老居民——

见证了金沙湾的点滴变化

2010年以前,谢女士一家三口住在海滨大道北与赤坎观海路交汇附近的某宿舍小区里,虽然周围住户都是相熟的老邻居,但出入不便、环境恶劣以及房子逐渐破旧始终是困扰家庭的问题。

走访时,谢女士告诉记者:“十年前这里治安很差,到了夜晚黑漆漆的,一些不法分子流窜在金沙湾大堤上抢劫过路行人,弄得晚上都没有人敢经过,整个海滩显得十分荒凉,连猫猫狗狗都很少,更不用说像现在的‘散步圣地’了。”

金沙湾片区的发展给谢女士一家带来了实惠。据了解,2013年7月,贯穿金沙湾片区的海滨大道改造后,相关部门把开展“创卫”和完善片区路网有机结合起来,主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的高等级沥青路面,人行道全都用平整的大理石地砖铺设,公交车上落站则建成港湾式设计,路灯全部改换照明效果强的新型节能型。

如今,谢女士一家坐公交车走海滨大道不再受颠簸之苦,晚上走在人行道上也不再有看不见道的烦心了。

谢女士说:“我们现在搬进了小区的商品房,能够享受到高档住宅区的物业管理,见证了金沙湾一点一滴的美丽变化。”谢女士现在每天饭后都会和丈夫到金沙湾观海长廊散步或健身,她最憧憬的就是女儿快点给她“贡献”一名外孙,好让她加入到每晚金沙湾海滨浴场上的“婆婆大军”中。

现今美丽的金沙湾。

海丰路是沙湾片区的核心道路,多年以来只有半幅路面从军民路铺至白金路。“现在看到整段路已是整洁标准的市政路,车辆畅通无阻,中间隔离带还进行了绿化,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谢女士说,以前她下班回家总会遭遇堵车,该片区道路改造后,彻底解决了“回家难”的问题。

记者看见,从海丰路左转入白金路和海湾路,原来搁置多年的几个路段已经全部建好,并新装了路灯,绿化带加装设置了彩色低围栏,甚为抢眼;观海路经过“白改黑”更显气派。隔路相看,就是最具湛江海湾特色的金沙湾观海长廊和令人流连忘返的海滨浴场。

“金沙湾观海长廊的公园,红黄绿等大色块植物带纵横交错,还有凤凰木、木棉、大花紫薇等大型开花乔木,展示海滨风情,更为港城人民增添了靓丽的风景。”谢女士感慨,湛江经过这五年的变化,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座“五星级”旅游城市,不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而且“一湾两岸”的独特海岸线景观也成了市民引以为傲的休闲好去处。


编辑 刘稳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