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英才发出“求贤令”,2023年深圳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开幕

南方+ 记者

为了向海内外展现深圳大学的风采,加大引才纳贤的力度,12月28日,2023年深圳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粤海校区校友广场开幕。深圳大学通过该论坛向全球英才发出“求贤令”,收到1500余份简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青年学者受邀齐聚一堂,共话未来。

“现在全球都在打‘争夺人才战’,深大希望以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形成良性竞争。”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向青年学者表达了深圳大学“广纳人才,求贤若渴”的诚意:“深大‘已有梧桐,望凤来栖’!希望能够以此论坛为契机,成就一场青年才俊和深大之间的‘双向奔赴’,一起续写高等教育‘春天的故事’!”

“已有梧桐,望凤来栖”

深大期待更多优秀人才加盟

毛军发从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成就、创建目标等方面向青年学者展示了深圳大学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毛军发表示,深圳大学立足自身专业特色和创新优势,以高起点打造大平台,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以“一马当先”的先锋带动“万马奔腾”的学术战队,大力向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目标迈进。

关于学校未来发展,毛军发表示,深圳大学将确立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总体战略,深度融入深圳城市建设“三步走”战略,依托地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打造学科高峰计划、厚植基础学科计划、前沿学科交叉计划、学科特色发展计划、实施“1+3+X”专项工程等举措,努力实现在21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

深大在吸引人才方面有何优势?

毛军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靠两大优势,一是城市优势。深圳大学位于改革创新之城深圳,这里充满活力、机遇,非常重视人才。 二是深大自身优势。深大不仅是深圳高等教育的长子,也是一所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大学,“深大给人才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以及广阔舞台。在深大,无论是党委书记、校长,还是各个学院的中层管理人员、老师,都把为人才做好服务,视为主要的职责之一。我相信人才来到深大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毛军发说。

人才政策极具吸引力

已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分层培养和支持体系

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介绍了深圳大学的人才政策。近年来,深圳大学形成了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近三年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居地方高校前列,4位中国工程院深圳“本土”院士全部荟聚在深大。

学校以教师队伍为核心,分别建立了学术荣誉岗位、特聘教授制度、“预聘—长聘”教师制度和全职授课教师制度,形成了畅通的人才发展通道。同时,通过建立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荔园优青计划、优秀学者计划、领军学者计划、高端人才工程等,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分层培养和支持体系。

其中为青年教师提供全面培养和资助计划,包括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支持、优先保障“新锐研究生导师”的硕士招生指标、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等一揽子具体举措。

学校还搭建博士后、专职研究人员晋升通道,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发展通道。除此之外,深大还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完善的保障服务、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配套支持。

2023年深圳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开幕。

深大提供一流科研平台

为“青稞”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近年来,深圳大学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PCT专利等均保持持续快速进步和良好发展态势。

论坛上,深大社会科学部主任曾宪聚介绍深大社科研究暨重点研究基地情况。“深大文科”以80%的深圳人文社科研究力量及成果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形塑城市文化品格,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党和政府的重要智库、港澳合作的重要基地。近五年来,深大获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立项共19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4项;当前省部级以上各类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1个,其中教育部研究基地5个。对于新加入的师资力量,学校配备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扶持举措以及社科部统筹设立的各类人文社科项目可供学者申报,社科部也将在学术研究方面提供专业和精细化的服务。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向青年学者介绍深大。

深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崔宏志介绍深大重大科研平台情况。目前深大有10个国家级平台、7个部级平台、39个省级平台以及82个市级平台,2022年牵头组建的“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实现了深圳本土高校“零的突破”;高峰学科加速崛起,目前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深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下设四个中心,全方位为学者提供各类服务与项目支持,深大“青科会”围绕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普活动、科研奖励方面展开活动。深大正邀约全球英才依托申报2024年度海外优青。

青年人才、领军人才称:

深大是充满科研活力的平台

长期以来,深大引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和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青年才俊。主论坛上,几位优秀人才代表分享了在深大工作的经历和感悟。

青年人才代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张雷于2021年加入深圳大学。他表示,深大在科研经费申请、实验室建设支持、硕士招生资格、科研考核压力、物质保障和配套服务等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优质的硬件条件、人性化的考核制度和指标、细致高效的服务和指导。

青年人才代表、电子与信息学院特聘教授韩素婷2016年来到深大。回顾自己从青涩的青年教师成长为特聘教授、依托深大获得“优青”头衔的历程,她表示,这些成绩离不开深大为青年教师提供的良好平台和指导帮助。“深大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科研机会和平台,在这里,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她期待更多青年人才加入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平台,“加入深圳大学,你将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学者,更是学术事业腾飞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论坛现场

前不久,深圳大学19人获聘首批讲席教授,该岗位是学校在自然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自主设立的最高学术岗位和荣誉,领军人才代表、医学部讲席教授朱卫国便是其中之一。“深圳以及深大都是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可以很自豪地讲,我在深大工作8年所产出的科研成果不亚于此前15年,收获非常多。”朱卫国2016年从北大来到深大,他表示,深大是“一个充满科研活力的地方”,是“正在冉冉上升的学校”,“很荣幸能够与这样一所学校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满怀希望不断奋斗的历程。”

主论坛结束后,深圳大学各学院(部)和相对独立科研机构分别举办分论坛,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解读与岗位介绍。

【“数读”深大】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经过40年的发展,该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学校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  截止2023年12月,深大在校生达44758人,2023年深大本科生录取线平均超过56%“双一流”高校。

○ 深大连续多年进入QS、THE、USNews、ARWU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综合实力居国际354位、国内29位,超过大部分“双一流”高校;国际排名每年上升超100名,国内超10名。2023年,深大首次进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前200名。深大跑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深大速度”,被誉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

○ 目前,深大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排名全球前1‰,这也是深圳高校目前仅有的三个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今年5月,深大光学工程学科位于美国US News学科排名全球第6。

○学校国际水准高水平师资队伍已具规模。2023年深大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也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书记校长“双院士”大学。目前学校拥有19位两院院士、21位外国院士,187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6位省级高层次人才,2093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近三年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近70位,其中2023年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30位,创历史新高,居地方高校前列。

○ 学校 创新能力增强,实现了从教学为主型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升级转型。2022年深大获批建设“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是深圳高校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深大还参与组建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4个。2022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05项,资助经费16709万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课题16项,合同经费3.32亿元;202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位列全国高校第23。

南方+记者孙颖

通讯员 王若琳 韩晓飞 胡正好 王茜





编辑 程德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