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装置下面装有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运动员的坐姿调节和服装设计,通过空气动力学的原理降低空气阻力,能帮助运动员提高骑行速度。”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港科大的自行车赛车研发与测试平台。
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把创新落到人才上、企业上、产业上,形成推进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
7月27日,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聚焦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调研活动中,笔者来到了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华南科学技术转移中心等重点平台,见证“湾区之心”科技创新成果。
科研成果“走出去,引进来”
打造湾区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
走进位于霍英东研究院的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多巴胺式的办公风格体现青年的活力。青年创业者在办公空间敲着代码设计模型,中心台上展示的是青年创新工场成功孵化的被动辐射制冷涂料、室内定位导航服务等产品。
据介绍,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知识转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势及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打造面向大湾区青年的科技创新创业核心载体和人才聚集地。
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以“楼上楼下”综合体为特色,通过共享研究院“楼上”的多个研发实验室及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的服务,为入驻孵化项目提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支持。在研究院“楼下”,设有众创空间、提供办公和活动空间。
“目前在孵科创团队与项目有70余个,过半数为港澳台及国际团队的项目,涵盖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首席服务官陈嘉慧介绍。
南沙创新工场每年举办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广州赛系列活动在内的多项推广、培训及交流活动,还推出有支持境外高水平科研团队落地南沙的“TSP红鸟高端团队”专项资助计划,支持初创团队与大学、研究院、政府、投融资机构及产业界紧密互动,以政策、资本和市场为初创项目全方位赋能。
霍英东研究院是香港科技大学面向内地最重要的创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霍英东研究院在南沙建立的16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穗港科技合作,一方面我们会支持香港科技大学优秀的老师到南沙来设立面向产业的实验室,同时引入更多优质的创业团队到霍英东研究院、到南沙来创业,高水平科创团队还可以申请70万资金支持及科研资源重点孵化。”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表示,“另一方面我们也会跟香港优质的科创平台合作,不仅是把海外和港澳的科创团队引到南沙来,也把南沙优秀的团队推到港澳以及世界。”
加速技术转移成果应用
打造链接湾区科创成果转化的枢纽
《南沙方案》提出一年以来,南沙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积极促进香港科技大学科创成果内地转移转化。在科创成果转化方面,总部位于南沙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平台汇聚4000多名全球高端科技人才为大湾区企业服务,引导2390家企业发布技术需求1763项,共有1172项关键技术成果对接转化,实现技术交易额超8亿元,带动企业创造经济社会效益超36亿元。同时,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打造的专利孵化育成中心已为南沙孵化了芯聚能半导体、氢电中科等20多个项目。
随着《南沙方案》政策的逐步兑现,科研机构形成聚集效应,南沙技术成果转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我们计划再打造一个针对南沙的技术转移基地,因为目前南沙集聚了很多中国科学院系的科研机构,围绕这些科研机构和本地企业,达到供需对接,成果转化落地的效果。”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处长李家华表示。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依托科技把南沙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
“走进南沙图书馆,可以实现刷脸打卡借还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佩戴智能眼镜设备识别读者,知悉读者想借阅的书单,引导客户至对应楼层对应书架位置取书。”这是云从科技已经在南沙图书馆建立的应用场景。据介绍,总部位于南沙的云从科技2015年孵化自中国科学院,是首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AI平台企业。
立足南沙,云从科技依托南沙政策发展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利用创新科技反哺南沙城市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以云从科技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能力把南沙打造成为高质量城市标杆,目前在南沙的医院、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等地都落地了多个应用场景,为南沙打造系列智慧城市标杆产品和项目,同时,我们也搭建产业平台,引入上下游的合作企业,壮大南沙人工智能产业链。”云从科技广东区域政府事务负责人张宇鑫表示。
科创优势同样助力南沙农业发展,调研团走进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沙总部基地,了解南沙的种质研究和农业检测技术。据介绍,南沙总部基地2007年落户南沙珠江街六涌半,现有科研示范基地800亩。建有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广东省(广州)蔬菜种质资源库(圃)、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农业环境与农产品检测中心、都市农业科普教育等平台。“我们在新品种创新方面要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要继续保持岭南特色蔬菜菜心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也要在优质水稻、鲜食玉米等新品种选育方面实现新突破。”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戴修纯在采访中表示。
【撰文】余妍玲
【通讯员】刘爱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