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龙舟文化!白云区石门街鸦岗龙舟队再获佳绩

南方+ 记者

7月2日,在一片欢呼和喝彩声中,于白云湖公园东湖湖面上举行的“聚焦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赛龙夺锦”2023年广州白云区龙舟邀请赛落下帷幕。在22人龙舟男子村居组500米直道竞速比赛项目中,白云区石门街鸦岗龙舟健儿包揽冠、亚军。在22人龙舟女子公开组500米直道竞速比赛项目中,来自鸦岗的“巾帼英雄”也劈波斩浪,取得第二名的良好成绩。

这份荣誉是对鸦岗龙舟健儿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褒奖,更是对鸦岗人坚守传承龙舟文化的肯定。

“我们今年参加了一系列重大赛事,联社党委非常重视,多次专题研究龙舟训练和参赛事宜。龙舟队员从3月份开始每天下午无论风吹日晒雨淋都坚持训练,很多队员上午和晚上都要正常工作,能达到现在这个水平,是大家一起拼搏的结果。”鸦岗龙舟队领队萧锦文说道。

高强度的训练下,很多队员手掌磨烂了,脚也泡烂了,但大家都在咬牙坚持。作为鸦岗联社党委委员,萧锦文率先垂范,努力克服家中困难,不仅负责龙舟队训练的场地和后勤等事务安排,也亲自上阵与队员们一同奋力击桨。

与萧锦文一同身先士卒的还有鸦岗联社纪委书记蔡镜家。作为联社党委委员和一名资深“扒仔”,蔡镜家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拼搏精神。在日常训练中,他对自己和队员都保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时与教练商讨调整训练方式和战略战术,力求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强劲有力。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蔡镜家的体重下降了20斤,但精神焕发,在赛场上更是尽显风采。

有了联社党委委员的带头参与,鸦岗人民对龙舟训练的热情更加高涨。

实际上,不少热爱龙舟运动的“扒仔”心中激情早已被点燃,在参赛前已成熊熊烈火之势。第十五经济社合作社副社长邓景彬就是其中代表,作为龙舟队主力选手,他深爱这项运动,无论是否备战比赛,他都坚持自发进行龙舟训练。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台划船机,工作之余他便拿起“船桨”,坐上机器,一遍又一遍地训练划桨动作,丝毫不懈怠。

在正式训练中,他更是担当起“教练助理”的角色,主动手把手矫正“战友”的动作,用满腔热情感染着一同参训的每一名队员。同样充满热情的还有第八经济社党员梁耀文,惯用左手划船的他年前因篮球运动导致左手手指韧带断裂,但仍坚持以右手参训。在对龙舟的热爱和顽强意志双重加持下,梁耀文右手划船的成绩突飞猛进,很快与左手同样娴熟。

对鸦岗人民来说,龙舟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鸦岗人对龙舟文化的坚守从龙舟队员的构成中即可知晓一二,这批男女健儿里,不仅仅有勇夺第十四届全运会龙舟混合组500米直道竞赛冠军的“明星扒仔”蔡濠声,也有致力于传统龙舟修缮保护的生于1969年的资深“护龙人”邓达璇以及他的“00后”儿子邓智森,还有1999年出生即将就读硕士研究生的邓信钧以及同岁的“后生仔”萧俊皓,更有用实际行动力证“巾帼不让须眉”的谢连妹、蔡少君母女和“老当益壮”的60岁女将叶桂妹……一批批年轻“扒仔”“扒女”从老一辈“扒仔”“扒女”手中接过那象征鸦岗龙舟文化的五星白桡,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鸦岗联社并没有将龙舟训练资源“占为己有”,而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全体热爱龙舟运动的人参与其中,借此更好地传承发扬龙舟文化。

此前鸦岗已掀起了“全民龙舟”热潮,每天下午的龙舟训练不但有“新鸦岗人”参训,还吸引了沿江无数群众驻足观看,呐喊助威。接下来,鸦岗联社党委将借此次夺冠东风,继续打造龙舟这一传统体育文化名片,让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两翼齐飞,持续发挥龙舟在鸦岗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纽带作用,让蕴含其中的团结、拼搏、奋进精神为鸦岗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南方+记者 郑慧梓 通讯员 李毅

编辑 崔格僖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