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陈湘生院士工作站”在香港举行揭牌仪式。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香港建立的首个工作站,它将以“科研办公室”的形式,为香港建筑业引入国家级的前沿科研成果,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及智慧建造等关键技术领域,攻坚关键工程技术,促进深港融合、科技兴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在院士工作站成立前夕,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与陈湘生展开访谈。谈到工作站设立初衷,陈湘生表示,希望服务国家“四个面向”,以“科技+实业”为香港民生发展贡献力量,聚焦民生期盼,支持香港环境向好、交通向好,提升香港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作为深圳地铁曾经的总工程师,陈湘生见证大湾区交通跃升,从前海创造全球地铁线网密度之最,到为河套地铁7号线设计预留福田站口。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提升,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交通治理做诸多前沿探路。
“院士就是要解决‘卡脖子’问题,不要做‘花架子’。”陈湘生首提用制造业逻辑推动建筑业智能化转型。在地下空间建设上,更直言应补上规范标准、管理机制和设计中的“短板”,地铁建设要勤俭节约且不失时代先进性。
院士工作站建设背后,凝聚着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我的生命正在倒计时,再不努力就没时间了。努力主要为了‘传帮带’,希望别人也要努力。科技工作者一代接一代持续奋进,我相信要不了10年、20年,中国一定会在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主导,我很有信心。”陈湘生说。
谈成立初衷:聚焦民生期盼,支持香港环境向好、交通向好
陈湘生认为,交通一体化是头等大事。目前交通领域仍然存在制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满足民生需求的障碍,推动基础设施连接一体化,让深港两地能够快速互动,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从而促进互相理解,形成文化认同。
院士工作站作为香港人才战略中最高级别计划,其成立的核心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将中国建筑在地下空间、隧道工程、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是土壤修复、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先进经验、成套技术和标准带到香港,支持香港在环境向好、交通向好。
举例来说,深圳地铁修建时,曾一度遇到污水泥浆堵塞问题。为此,陈湘生来到深大后,就成立重点实验室,推动目前在建工程渣土和盾构泥浆利用率达45%,未来将达90%,这些先进技术,将助力香港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造价,推动城市环境更加美好。
在陈湘生看来,院士工作站的成立“一举多得”,惠及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也是立足香港、汇聚全球科技力量与智慧的平台。院士工作站将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平台,在岩土与地下工程、隧道工程、海洋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参与深港融合、科技新港等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
谈创新驱动: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完整创新链
“大规模基建时代已经过去,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陈湘生说。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未来土木工程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向绿色能源发展;二是土地修复、无固弃物城市;三是人与环境的协同。
院士工作站将起到牵动作用,希望与香港进行深入交流,把全球先进技术、理念引进来、用起来,并与我国创新体制融合起来,形成完整创新链。“通过国家的助力,可形成‘政产学研用金’完整的创新链,是深圳、香港未来科技创新的很好路径。”
谈智慧建造:用制造业逻辑推建筑业智慧转型,打造新型BIM
在土木工程领域,陈湘生提出,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传统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要借助数字化智慧化,实现少用材料、或者实现废弃物的利用,通过人与生态的全平衡体系,把建筑物建好。
“土木工程应迈向数字化、智慧化、自动化。要改变全球智能建造传统模式,就要按照工厂生产模式重塑智慧建造。”陈湘生表示。
目前,陈湘生团队正对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BIM进行重塑,从制造业逻辑出发进行调整,从材料、到结构、到产品,实现人与环境的协同。
谈地下空间:应积极优化地下空间规范标准、管理机制和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可以说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陈湘生建言,我国应积极优化地下空间规范标准、管理机制和设计。
我国地铁建设规范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而随着新型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出行需求的变化,上述规范亟待更新和优化,要在安全前提下,提高便捷性。
例如,目前内地地铁出入口净宽标准设定在1.8米,在香港这一标准仅为1米,在日本仅为80公分,这就导致出入口设置不是人们最方便的地方。在管理体制方面,地下空间的水、电、燃气、通信,可否一体化管理,值得关注。
“地铁建设要勤俭节约且不失时代的先进性。” 陈湘生谈到,在此方面,可以向香港同行学习,注重文化的传承,有“很酷的东西”,并不是千篇一律,用最简单、最节省的材料,来满足百姓出行需求。
谈深圳发展:希望在深圳打造新型地下空间
近年来,深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个重要趋势——向地下要空间、向海下要空间,如前海打造海底隧道,超总打造立体交通枢纽。陈湘生认为,上述重大交通工程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效提升原有配套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促进人员、信息的高密度交流,为全球超大城市治理探路。
“我们希望凝聚全国乃至全球的团队,让深圳地下空间开发是安全的、高效的、节能的。”陈湘生透露,国内多位专家探讨联合攻关,在深圳打造新型地下空间,如未来无人驾驶电动车可接驳年长者、孩子、孕妇和病人,地下垃圾和污水处理新型试点也在此实践。“希望形成‘政产学研用金’完整创新链,做深入的探索。”
【记者】戴晓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