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宝安③|中小企业千帆竞发,专精特新竞相涌现

南方+ 记者

南方+ 胡佩瑶 制图

image.png

1  南方+ 何俊 拍摄

image.png

1

image.png

早在2018年,工信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旨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目前全国已有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指的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这类中小企业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国际上,制造业大国都对此类企业非常重视,如德国培育“隐形冠军”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使其成为细分行业领域的强者。日本实施“一町一品”计划,造就了大批坚守本业和持续创新的“长寿企业”。

1  南方+ 何俊 拍摄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优秀,从申报条件,也可看出一二。

比如营业收入中,有一项是上年度营业收入在1亿元及以上,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3%。

在专业化程度上,企业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省前三,且在国内细分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批获评“小巨人”企业的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交通安全领域排名前列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CANSINGA-TMA,是国内唯一通过国际最先进的MASH-2016标准检测认证的防撞缓冲垫。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服务于200多个国际国内客户,是国内唯一多套测试系统通过美国CTIA认证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可以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是“小树苗”,培育得好,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也许就是下一个腾讯、华为、大疆。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选开始,宝安就一直是输送大户。

2019年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深圳有8家,宝安占了4家。

2020年第二批,深圳入选28家,宝安入选6家。

1

image.png

在宝安,5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如何分布的?有着哪些特点?

记者梳理发现,在宝安5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除了容大感光,其余均是21世纪注册成立的新企业,分布行业广泛,有多家新材料、半导体、智能装备、医疗器械、消费电子、新能源的产业链优势企业。其中14家上市,38家未上市,未来前景不可限量。这也和宝安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产业路径一脉相承。

同时,“小巨人”企业在宝安各区域分布也比较均衡,遍地开花。

十个街道中,“小巨人”企业分布为:石岩9家、新安8家、福永7家、西乡6家、航城6家、福海5家、松岗4家、沙井3家、新桥2家、燕罗2家。

1  南方+ 何俊 拍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博士分析,宝安产业基础雄厚,虽一直没有形成巨头企业,但这也让宝安没有形成产业路径依赖,中小微企业百花齐放,多元共进。

细细分析还会发现,“小巨人”企业前四的石岩街道、新安街道、西乡街道,恰好也是宝安国高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街道,分别是西乡985家、石岩840家、新安645家。

2020年石岩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7.08亿,全区第一,“四上”企业794家,规上工业600家,街道百亿级企业数量占据全区“半壁江山”,“石岩科创城”是宝安五大发展极核。

新安街道的尖岗山片区,东临留仙洞总部基地、西丽科教城、南山高新区,北接桃花源科技创新园、铁仔山科技城,尖岗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园被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容的尖岗山—石岩南片区,街道8家“小巨人”企业中7家分布于此。

西乡街道拥有全区最多的国高企业,亿元以上企业78家,拥有铁仔山国家高新区、桃花源智创小镇、中德(欧)产业示范园等雄厚产业基地。以“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建设为契机,未来西乡街道还会承接腾讯更多生态链企业及其战略投资关联企业,形成互联网经济与数字经济发展圈。

1

image.png

记者与多家“小巨人”企业交谈中了解到,除了企业自身具备核心技术、市场经营和运营管理的优势,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成为“小巨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融资很难、融资很贵、融资很慢是不少中小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为了给企业排忧解难,宝安在2016年成立了金融超市,今年已举办十余场银政企对接活动,为“专精特新”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累计解决55家“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15.08亿元。

深圳市时创意电子有限公司很有发言权。去年8月,时创意急需临时资金支付原材料采购订单,金融超市为其匹配了微众银行“科创贷”,从申请到放款只需一个星期,随借随还。时创意凭此抢到了一批重要的原材料,为后期顺利生产奠定基础,企业也在今年被评为“小巨人”企业。

1  南方+ 何俊 拍摄

产业空间不足,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一直令企业“头大”。宝安出台了《宝安区产业空间保障计划(第一批)实施方案》,第一批解决213家重点企业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包括13家“专精特新”企业。

宝安也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展产业项目遴选,首宗“专精特新”企业联合用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能为4家企业新增产业空间3.5万平方米,提供超7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或营业收入(合并报表)超过22亿元。

骏鼎达董事会秘书刘亚琴十分开心:“联合用地的期限是30年,租金是市场价的三折,我们不用再担心企业总部办公、研发、员工宿舍用房问题了,这也利于引进高层次人才,为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融资、产业空间,企业还有其他诉求怎么解决?宝安准备了“宝i企”企业服务平台。

今年以来,通过完善“专精特新”企业诉求协调机制,实现企业诉求的快速流转和及时跟踪督办,宝安累计为17家“专精特新”企业解决人才保障、交通配套、环境整治等73项诉求。

不久前,因业务扩张需新增办公研发用房,“小巨人”企业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诉求,新安街道办很快就为企业协调解决了产业用房问题。

乾行达也有类似的经历。通过服务平台提出诉求后,乾行达第二天就接到政府相关部门电话,问题随即解决。“深圳生产成本很高,为何还有很多企业愿意过来,愿意留下来?就是因为优越的营商环境。”乾行达负责人罗昌杰说道。

其实,宝安这批“小巨人”企业,不少都是政府“吆喝”来的。

2020年初,宝安建立了一个“专精特新”储备库,聚焦5G、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摸排了323家在细分行业技术领先、市场份额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并对入库企业实施梯次培育、动态管理,现库内企业已达500家。同时,宝安工信局工作人员在宝安国高企业群、规上企业群、五类五百强中企业群中“吆喝”,号召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

1  南方+ 何俊 拍摄

为了让企业知道什么是“专精特新”,为何要申报,要如何申报,宝安举行了3场政策宣讲会及线下座谈会,各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也与辖区企业对接申报情况。最终,宝安发动了储备库中65家企业申报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42家企业入选。

评上“小巨人”的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企业项目专员李女士回忆称:“我们一开始不知道这事,区工信局突然打电话过来,说我们在业内领先,可以申请‘小巨人’,我们就按他们说的去做。”

总结来说,宝安拥有全市最多“小巨人”,秘诀就在于:宝安多年来一直坚守实体经济,孕育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中小企业百花齐放,最终形成了创新的汪洋大海,宝安的产业链条和创新精神也深深嵌入湾区,嵌入全国,嵌入全球,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记者】苏国锐 李荣华

【摄影】何俊

【统筹】崔洁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宝安①|宝安智造层级攀升,引发湾区澎湃动力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宝安②|奔向星辰大海的“千亿集群方阵”

编辑 胡佩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