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三全育人”进行时②|政法学院:校政行企携手,打造育人品牌

南方+ 记者

瞄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惠州学院近年来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中不断探索,并凝练了“1+2+10”“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力求在体制机制建设中有所突破。

在这一思路统领下,作为二级学院的政法学院,坚持将教学和团学工作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大阵地,完善“大思政”教育观,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丰富载体平台、创新方式方法、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推进“三全育人”,让思政教育出实效、见真绩,探索具有跨学科特色的育人之路。

两大抓手▶▷

文化平台育人走心走实

政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4人,学生1013人,目前开设了历史学、法学、社会工作3大专业。学院围绕“三全育人”中“育人”这一核心,深化教学和团学活动平台建设,把思政政治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立于2001年的法学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2015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学院在校企行政等多元合作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模拟法庭。

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实介绍,学院与惠州地方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共同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改变了校内教师单独培养的模式,建设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务人员和校内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开展嵌入式探索,形成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得益于在多元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惠州学院法律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近几年都达45%以上。

在团学方面,创办于1989年的“金秋系列”活动是学院覆盖面最广的活动,涵盖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包括党团知识大赛、微党课、师范技能大赛、模拟法庭、篮球赛、趣味运动嘉年华、金秋文艺晚会、志愿者义教、社工社区服务等。学院还开展“心灵驿站·我们的节日”,通过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经过30多年的积淀,“金秋系列”活动成了深受全校师生欢迎和喜爱的平台,该项目还获评为“广东省学生事务管理精品”。

“金秋”系列活动现场。

搭建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文化活动育人的同时,政法学院认真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堂教学,把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政法学院建立和完善教案评价机制,督促教师对教案进行及时修订,保证课程育人理念贯穿教案的全过程。每学期开课,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教师教案严格把关,未包含课程育人内容的教案不允许开课,在修改后仍未达到要求者“一票否决”。

创新探索▶▷

打造“校政行企”育人品牌

建设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是题中要义。在惠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惠州学院2013年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该专业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聘请了40名在惠州市从事一线社工服务并具有七年以上、同时具备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的资深社工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为惠州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社工人才。

在惠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学校每年组织大三学生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地区开展专业认知实习。截至目前,已有153名社工专业学生参加暑期赴港实习,该项目已成为学校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的品牌项目。

惠州学院与惠州市民政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2018年,惠州市民政局与惠州学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在课题研究、社会治理第三方评估、人才培训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副院长周巍介绍,因服务成效明显,惠州市民政局于去年与惠州学院继续签订了三年合作框架协议书。

不仅如此,学院还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将学校作为一个“大社区”,设立了惠州学院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学生党建、新生适应服务、学生社区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志愿服务等,由学院教工党支部引领学生党支部开展各项运营,有望成为下一个特色育人品牌。

近日,惠州学院“丰湖班”三期学员顺利结业。这个全校师范生均可报名参与的培训班,目标是帮助师范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技巧。“丰湖班”是惠州学院省、市共建重点项目,既有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教学沙龙、省内外游学、综合素质拓展等常规培训,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咨询与诊断服务等,有一线名师入校授课,也有走出校园的游学探索,因其整合多方资源特色教学在校内外广受好评。

“丰湖班”三期结业。

实际上,“丰湖班”是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历史学专业贯彻“新师范”建设,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专题项目。该院历史学是广东省级特色专业,有着30多年的办学历史。政法学院通过建立惠州学院卓越教师能力提升及创新实验中心(丰湖班)、惠州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心等平台,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品牌。

▶对话

惠州学院政法学院院长蒋炜:

努力打造师生喜爱的育人品牌

政法学院是惠州学院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全校首批“三全育人”校内答辩获评优秀的4个二级学院之一。在过去三年的探索试点中,该学院最亮眼的特色做法是什么?下一步还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笔者为此专访了惠州学院政法学院院长蒋炜。

笔者:政法学院过去3年(2018—2020)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中取得哪些重点成效?打通了哪些断点、盲点?

蒋炜:政法学院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中取得了很多较为突出的成绩,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

过去在人们心中普遍有这样的一些看法,就是有些老师只会教书,但不会育人,甚至片面地认为育人工作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自己教好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存在明显的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的现象。通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我们打通了教书和育人不是一体的断点和盲点,真正做到既教书也育人。

草地音乐会。

一是打造了“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育人品牌。“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创办于2017年,主要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四大传统节日中开展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浸润家国情怀和发扬孝亲敬老的优良品质为目的,较好地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青年大学生的“四个自信”。2020年“我们的节日·中秋—家国·团圆”草地音乐会,现场有近6000名师生参加,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在2020年校园文化“一院一品”项目建设评比中被评为重点项目。

二是打造了党支部与学府社区共建项目。2019年10月22日,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和学府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通过支部共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共建结硕果,由学院副院长周巍、党支部书记王秋花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2项,党支部书记王秋花荣获广东省首届公办本科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

三是课程思政立项成绩喜人。学院深入实施学校“五个一”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学院分别获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15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7项,两项均为全校第一。2020年,学院成为课程思政示范学院,法学专业成为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笔者: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政法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

蒋炜:政法学院是惠州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在挖掘课程育人元素,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六”政法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一”是以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为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平台,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学相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活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立德树人成效。

“二”是以课程为依托,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推动校内校外资源整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三”是突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加强法学、社会工作和历史三个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推进新文科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六”是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等六个重点,开展政法学院课程思政模式探索。

笔者:接下来,政法学院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何计划?

蒋炜:学院将围绕学校“1+2+10”“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为有效抓手,全面推开“十大育人”体系质量提升工程,突出任务落地落实,继续擦亮学院特色品牌,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打造出师生最喜欢参与、影响力最大、育人效果最好的活动,为学校的育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而不懈努力奋斗。

【撰文】谢志清 金伟 罗传宝

编辑 糜朝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