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安宫牛黄丸的前世今生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 订阅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

它源于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的《瘟病条辩》,是中医治疗高热症的“瘟病三宝”之首。

全方由牛黄、郁金、犀角、麝香、珍珠、栀子、黄连、黄芩、朱砂、雄黄、冰片11味药组成(现代安宫牛黄丸组方中的犀角以水牛角代替,天然牛黄以人工牛黄代替)。

前世

相传,乾隆年间,京城大疫流行,大量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

当时,中医温病史上的杰出代表吴鞠通开门诊治患者,将牛黄清心丸加减化裁,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创制了安宫牛黄丸,救天下苍生无数。

安宫牛黄丸因对治瘟疫疗效显著,备受宫廷认可, 而享有“安宫”之美誉,流传至今。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重镇安神的功效。主治瘟病高热、神昏,中风、口眼歪斜、筋脉牵引、痰痫壅盛。

今生

2020年8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诊疗方案的中医治疗推荐处方中,安宫牛黄丸因其“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药性,被推荐为危重型用药。

新的新冠诊疗方案,让不少民众惊呆了:安宫牛黄丸不是治疗急性中风的传统药物吗?为什么会被用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事实上,安宫牛黄丸最早就因疫病而“诞生”。

“疫病”即瘟疫、时疫、传染病,当前这种可以“人传人” 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中医看来,就属于疫病范畴。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6年的乙型脑炎大暴发,到2003年的非典,再到之后的禽流感、猪流感、甲型H1N1 流感等,每次疫情发生,安宫牛黄丸都奋战在一线,从未缺席。

20世纪80年代至今,广大医学工作者在安宫牛黄丸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适应症

《温病条辨》明确记载载:“须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

现在,不少家庭(富裕家庭)都备有一两颗传说中的“神丸”,下面药师带您了解一下此药主要的临床适应症。

中风

该药对脑中风,无论是脑血管痉挛、还是脑血管栓塞和脑血管出血引起的脑中风均有明显的疗效。

高热

对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高热不退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复苏及脑保护作用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均具有较好的复苏作用。

对各类脑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在对诸如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散发性脑炎、流脑等各类脑炎进行西医诊治或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当病人出现高热昏迷,惊厥等热入心包,热入营分的极期症候时,急用安宫牛黄丸,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抗炎消肿,保肝护肝

用法用量

01

口服。成人1日1次,一次1丸,小儿3岁内一次1/4丸,4~6岁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医嘱。

02

一般来说,在饭后0.5~2小时内服用是吸收最好的时间段。

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温开水化开送服,不可整丸吞服,服用胶囊剂谨遵医嘱。

03

对于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困难者当鼻饲给药。

注意事项

1

安宫牛黄丸的组方整体偏凉性,寒症患者或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的患者应禁用此药。

2

一般用于急症治疗,不可当作预防用药使用,否则过犹不及,不但于患者毫无益处,反而可能会造成脑神经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甚至可能诱发脑中风。

治疗用药时也要把握疗程。

3

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者应考虑停药。

中风后的3.5小时内为黄金服药时间,此时间段服用可有效保护大脑,减少后遗症的危害。

4

中风急救使用时,其主要治疗中风中的闭症,不能用于脱症,在中风病的恢复期不建议使用。

5

安宫牛黄丸中含有朱砂,雄黄,因有硫化汞和硫化砷等毒性成分,故不宜长期服用。

又因含有麝香,运动员禁用、孕妇慎用,否则有流产可能。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参考文献

[1] 《温病条辨》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3] 马跃海、李秋华、霍焰、庞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研究述评[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 v.47;No.520(09):224-226.

[4] 邓玲玲, 田莉, 王洪才. 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的现代研究概况[J]. 中国药房, 2010(31):2964-2966.

[5] 崔爱瑛. 安宫牛黄丸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科普提供|临床药学覃桂城

编辑制作|健教科

审核|张金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