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湿加松示范林”长势喜人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订阅

揭西县是广东省绿色名县和林业生态县,全县共有林业用地130多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3%,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揭西县人工林的良种覆盖率,提高林农收益,在2020年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中,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李义良博士等农村科技特派员,多次带队赴揭西县,为揭西县定点扶贫村上砂镇新东村、上联村、联中村及大溪镇的贫困户,以及油桐林场技术人员详细讲解湿加松的树种特性,种植、抚育、经营等关键技术。

林业技术人员和贫困户认真学习了本次培训内容,并结合近一年多的湿加松种植管理经历,与李义良博士前往种植林地交流栽培管理技术。在林地现场,林农们都对湿加松良种迅速的生长势头和笔挺的躯干暗暗称奇:“这个松树和以前种过的不一样!”

这个被林农称作“不一样”的湿加松的确不是我国本土的松树树种。它是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杂交后代,常被称为“杂交松”。湿加松虽然是外国松树,但其本土化历程可以上溯至上世纪60年代。广东省林科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育种及繁殖技术研究,获得杂种优势突出的优良杂交组合,审定湿加松EH良种家系10个、湿加松EC良种家系5个。这些良种拥有速生、树干通直、富含松脂等显著优势,是建筑材、纸浆材和松脂生产的优选造林树种。

广东省林科院围绕湿加松良种,进一步突破了抚育、施肥、密度等栽培技术,在台山、云浮、汕尾、四会、英德、乐昌建立湿加松良种繁育基地6个,面积1800亩,年产扦插苗木2300万株,实现了良种苗木的规模化生产,苗木出圃质量可达国家一级标准。为展示良种的生产潜力和栽培技术,广东省林科院在我省的台山、云浮、阳春、乐昌、海丰、阳江等地建立湿加松良种示范林3500亩,取得了良好的推广示范效果,同时带动周边地区湿加松人工林建设。

技术宣传与推广

揭西县油桐林场种植的湿加松示范林是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湿加松EC系列优良家系推广示范”的研究内容,示范林种植于2019年4月,种植后湿加松生长十分迅速,长势喜人,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示范种植后的每年7月份,来自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林业局森林资源保育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们都会来到揭西县给林农们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指导。通过发放《湿加松规模化繁育与栽培技术》等技术资料,进行现场答疑及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深入了解了湿加松良种的特征特点,基本掌握了湿加松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1.编制并印刷宣传手册——《湿加松规模化繁育与栽培技术》

宣传手册

2.举办技术培训班

7月25日-26日在揭西县上砂镇成功举办了“湿加松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邀请省林业局森林资源保育中心黄永权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李奕震副教授分别作了以“湿加松丰产栽培技术”和“松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题的报告分享,并在现场发放《湿加松规模化繁育与栽培技术》手册。

培训现场

3.技术指导

技术专家赴国有揭西县油桐林场,为揭西县林业技术人员,定点扶贫村上砂镇新东村、上联村、联中村及大溪镇的贫困户,详细讲解湿加松的树种特性,种植、抚育、经营等关键技术,现场发放技术手册100册。

实地指导

4.科技下乡

赴怀集参与科技送下乡活动,发放《湿加松规模化繁育与栽培技术》手册。

集市宣传

目前,湿加松已在广东省及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云南等周边省区推广造林150多万亩,每公顷年均蓄积量达15立方米,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湿加松良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了我省及周边省区湿加松良种的市场占有率及栽培技术水平,林地单位面积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为林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木材供给、减少木材进口、增加碳储备、减少林分采伐、保护天然林和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湿加松示范林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