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条街开店10年了,总店离这里也不远,也开了15年左右。作为一家老字号,我们希望为老街坊做点好事!” 李炳记烧味店店员梅姨(化名)对记者说。7月中旬,这家老字号正式成为中山西区首家长者饭堂。
目前,正式运营后注册使用“西区长者饭堂小程序”的60岁以上老人达185人,消费人次341次。这家老人眼里的“网红烧味店”云来客往,平均每天接待50至60位长者就餐。
扫脸吃饭,长者饭堂给予西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餐2元补贴
“我们不能把长者饭堂简单理解为为长者解决吃饭问题的饭堂。它更多的是给长者提供交流的平台,是老年朋友聚会聊天的场所。这让长者心情舒畅,也让年轻人更能腾出时间精力解决家庭以外的事情。”中山市民政局局长沈鸣晓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家庭和谐,社会也就和谐了。这不仅解决养老问题,更解决了社会问题。”
一家店面两套餐牌
“老字号”变身长者饭堂
上午11时许,一群长者陆陆续续拐进西区烟洲市场边上的李炳记。经过店员的手机扫“脸”及优惠券抵扣等一波操作后,玲姨用9元吃上了一顿午饭——一碗汤、一碟叉烧滑蛋饭。
“我连续三天来这里吃饭了,我约的姐妹还没到!” 玲姨是一刚过60岁不久的长者,每天中午拉着三五知己,甚至带着孙子来吃饭。“中午就我和老伴,煮多麻烦,在这里吃补助5元,还能跟大家聊天。” 她说。
记者发现这家老字号有2套餐牌,清晰地列出了“长者饭堂专享优惠价”,有叉烧滑蛋饭、蒸肉饼饭、头菜蒸鱼饭等18种菜式。“长者的餐牌跟普通食客的不同,老人家有的补贴2元,有的半价或全免。普通食客大概一碟饭要17-18元。” 店员梅姨(化名)说。
自今年起,中山市西区制定《中山市长者饭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出西区长者助餐配餐服务。为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凡西区户籍60周岁以上的长者均可参与。服务对象可分为政府兜底服务困难老人、其他拓展抵偿服务对象、重点保障对象、一般家庭长者。
中山西区“老字号”变身长者饭堂
政府兜底服务困难老人每人每天最多可获得补助2餐,即免费午餐、晚餐。拓展抵偿服务对象可获得送餐标准一半的补助。重点保障对象、一般家庭长者分别获得每人每餐5元、2元的补贴。
而玲姨属于一般家庭长者类别,参与西区长者助餐配餐服务后,每顿饭政府补贴2元。随着长者饭堂开业,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争取企业参与慈善捐助。“近期,几家企业为长者饭堂这一服务项目捐赠资金,我们把这笔资金转换为3元的优惠券派发给老人,鼓励更多的老人来到长者饭堂就餐。” 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负责人候雅梦说。玲姨获得的5元补助中,2元来自政府补贴,3元来自慈善捐助。
“我们和老字号合作打造长者饭堂,采取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付一点的方式,兜底服务困难老人,同时给西区户籍60周岁老人一些普惠性的补贴。”候雅梦说。
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打造“15分钟”养老圈
“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可以拉家常、分享咨询。”侯雅梦说,这正是他们与李炳记合作打造长者饭堂的初衷之一,“长期憋在家中,长者容易形成负面的心理、情绪,身体机能也退化得更快。有了长者饭堂,大家就有了更多的理由和动力出门走走。”
长者饭堂为长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是一群老朋友聚会聊天的场所
但在西区,仍有部分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难以出门。在长者饭堂开设后,他们都能准时收到长者饭堂送来的饭菜。每天中午11点,跟其他西区长者一样,护理员群姐也骑着小电动从西区居家养老服务后山站点出发,准时抵达李炳记,把装满午饭的饭盒送到每位后山社区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手中。
高婆婆是一位90多岁高龄的孤寡老人,独自一人住在后山社区。11:30左右,群姐把饭提到高婆婆家后,婆婆边开始埋怨自己年纪大,很多事情无法完成。群姐一边引导婆婆扫“脸”取餐,按手指印领饭,一边开导婆婆“你很有能耐了!90多岁能走能吃,还有牙口吃饭!”说着,群姐开始叮嘱婆婆要趁热吃饭,不要因节省而把饭菜留到晚上。
“他们有些是孤寡老人,有些是身体不舒服,不方便出门,也不方便自己做饭。这份工作能帮到他们,挺充实的。”负责为后山社区长者送饭的护理员群姐说,“我们过去不仅送饭,老人家最担心的是身体健康,每周还给他们量血压,聊聊天。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我们都会报告给社工。”在给长者送饭的同时,护工还实现对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健康追踪。
扫脸吃饭,长者饭堂给予西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餐2元补贴
据了解,自2019年起,在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一区级中心的基础上,西区在9个社区开设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包括长洲站点、烟州站点、西苑站点、后山站点、彩虹站点、沙朗站点、广丰站点、隆昌站点、隆平站点。每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配备至少一位社工及一位护理员。
9个开设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由原来的老人活动中心改造而来,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护理、代办服务、助洁服务、助医服务、助行服务、助餐服务等居家到户服务。“以往有不少老人活动中心成为长者的麻将馆。为了改变长者的习惯,我们的社工和护工接手后,开设了不少健脑游戏、健脑操等活动,鼓励长者到户外社交互动。甚至走到村口、榕树头等老人集聚的地点,开展活动。” 侯雅梦说。
记者发现,以李炳记长者饭堂为圆心、1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社区老人能便利地前往烟州站点、西苑站点、后山站点等各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参与活动,同时在辖区内得到长者的助餐服务。一个15分钟的居家养老生活圈正在形成。
【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实习生】周洛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