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精彩视频
鱼塘、工厂、村委会、村口、祠堂……一日24小时,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南坑村总有村民在活动,展示着复工复产的决心和动力。
南坑村面积虽仅有3.8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416人,户数1174多户,常住人口约10000人。在2018年工农业总产值近21亿元,既有村级工业园,又是有名的“渔桑之乡”,是典型的珠三角村庄。
截至2月24日,南坑村已复工企业12家,复工人数近1000人。
▲两家企业复工超八成
5时许,顺德弘创水产养殖场的员工麦有棉巡完最后一次鱼塘,确保12个鱼塘里的增氧机正常工作,就与麦定雄、简和添等同事交接。
他们将捞上来的一条条大鳙鱼一桶桶装进供港运输车。10时30分,运输车载着近4吨鱼离去。
弘创水产负责人伍胜功介绍,截至2月24日,有10名当地员工返岗,复工率达80%。
13时30分左右,13名广西桂林的员工回到了广东南兴天虹果仁制品有限公司,间隔1米排队测温、消毒,公司的后勤人员还把新口罩交给他们更换,保安对他们带回的行李进行外部消毒。
公司负责人邓惠敏透露,截至2月24日,厂里已经有近640名员工返岗,复工率达90%。
▲日检3000间出租房
15时,村委会成员王溢光继续开始检查上午未检查到的出租房,村里有3000多间出租房,目前有300多户已经回村,“按照上级指示,每天都需要对出租房进行检查,确定住户的健康情况。”王溢光一丝不苟地查看着登记表,判断先去哪一户。
王溢光现在每天要巡视4小时左右。
18时许,一对来自广西的夫妻回村,村委会成员李城章连忙确认他们是否去过疫区、有没有复工证明等,在值守点的登记薄登记信息,让他们明早再和房东来村委会做进一步的登记。
▲粤曲发烧友小规模演奏娱乐
19时45分左右,悠长的粤曲从村里的“忍斋谭公祠”传出,在祠堂里共有8名表演者,除了主唱和吹笛者,均戴着口罩,现场也只有7名观众,分隔而坐。
一曲唱罢,观众虽少,掌声仍然热烈。
主唱邱小娜是村曲艺社的成员。“以前都是从晚上8点唱到11点,但现在到了晚上10点,村里就静悄悄了,我们也只敢唱到这个时候。”邱小娜看着舞台,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22时左右,社员开始收拾道具,李城章结束了值班工作,村里重归平静。只有偶尔的虫鸣,伴随着麦有棉巡塘。
图片/视频:张由琼 姚志豪
文字:黄进 黄鸿基
后期剪辑:万稳龙
海报设计:谭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