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磁辐射真的影响健康吗?
11月6日,比亚迪组织一批比亚迪e6出租车司机前往该公司汽车总装车间、实验室,现场了解纯电动车生产流程以及电磁辐射检测的过程。
在实验室,南方+记者与的士司机代表现场见证了电动的士电磁辐射检测过程,并比对了一些家用电器,比如微波炉、电灯、电脑主机等的电磁辐射情况。
注意:需特别留意电磁辐射种类及检测工具
比亚迪此次活动,包括现场对电动出租车进行各种实际测试,普及电磁辐射与电动车安全系统知识,并组织安全文明驾驶操作培训,与工程师面对面交流座谈等。
目前,比亚迪e6在全球累计推广超过5万台。而截止2018年底,深圳市纯电动出租车运营数量超过了2.1万辆,基本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成为了全球纯电动出租车运营规模最大的城市。但受到网络上谣言的影响,部分e6出租车司机对电动车电磁辐射等问题还有一些疑虑。
比亚迪EMC实验室主任梁国飞介绍,目前普通市民对电磁辐射的概念和电磁辐射的检测工具两方面都有一些混淆。
首先,正常情况下,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太阳光、雷电、基站、家用电器等都会发出不同的辐射。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医学用途的X光和伽玛射线可以让分子和原子发生电离,称为“电离”辐射,长时间照射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而红外线、可见光、家用电器、电动车在内的称为“非电离”辐射,它的能量不高,所发出的辐射无论剂量多大,多长时间,均不会造成分子电离。二者容易被普通市民混淆。
据悉,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WHO)历时十多年研究,依据研究中动物发生微小行为改变时的值作为“非电离”辐射临界值,再以该临界值除以50作为全球公众安全准则限值,其中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限值分别为5kV/m和100μT。限值并不是安全和危险之间的一个界限。暴露在高于安全准则限值的“非电离”辐射下不意味着一定对健康有害,但可以确定暴露在安全准则限值下是安全的。
现场工程师提供了一种专业检测设备,是一套约40万人民币、德国品牌Norda生产的低频磁场暴露测试仪和电磁辐射综合场强仪,相比而言,市民在网络上购买的普通电磁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要比专业设备差得多。由于每个电器的工作频率不尽相同,要测试相对应的频率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非专业测量设备的测试值,参考价值十分有限。
现场:纯电动车辐射值远小于微波炉辐射
为消除的哥的姐对电动车电磁辐射的疑虑,本次随机挑选了一台参加活动司机的出租车,在比亚迪EMC实验室进行电磁辐射检测,同时测试普通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强度进行对比。
测试电动车上的两名比亚迪员工,分别是试车司机和电磁辐射检测工程师,另外,现场也随机邀请了一名的哥、两名摄像者,一同上车见证、拍摄汽车加速时的电磁辐射情况。
南方+记者是这次唯一受邀上车见证、拍摄的记者,并在随后也跟踪了普通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检测。
汽车提速时的电磁辐射数据一直是的哥关注焦点,本次现场电动车内一共进行了三个频段、每个频段8个点合计24个监测点,包括主、副驾驶位的头部、胸部、脚部以及左右后座的脚部和胸部。随后跟踪检测家用电器包括微波炉、日光灯和电脑主机。
南方+记者记录了比亚迪纯电动车内在提速时电磁辐射测试值(详见视频),车内外有多名的哥见证。测试结果数据显示,e6电磁强度最高值仅为国家规定限值(100μT)的1.564%(该频段数据南方+记者现场没有拍摄到),与电脑主机差不多,且远低于微波炉的39%,以及在高频段日光灯的274.6%(该频段数据南方+记者现场没有拍摄到)。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在车内现场视频拍摄到的e6纯电动车电磁场辐射暴露测试最高值,为0.347%。
测试、电磁辐射知识普及以及随后的座谈问答,让现场的哥的姐打消了对纯电动出租车的电磁辐射的疑虑。
“今天比亚迪搞得这个探营活动非常好,让的哥和企业人员直接面对比亚迪技术问题,及时消除掉疑虑,特别是像电磁辐射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解决以前的误会了,希望以后这类活动多做。”参加活动的哥江先生称。
【记者】李荣华
【摄影/摄像】李荣华
【剪辑】刘玳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