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松茸你买对了吗?顺丰优选携手参之源举行2019年度鲜松茸季发布会

南方+ 记者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将鲜松茸带入了大众的视野,营养又美味的鲜松茸迅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价高品次、消费者不知如何挑选等痛点。

7月13日,“顺丰优选鲜松茸季发布会(广州站)暨鲜松茸品鉴会”在广州圣丰索菲特大酒店举行。广东参之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参之源”)携手顺丰优选,开展了一场具有优选特色的鲜松茸专家品鉴会,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参之源鲜松茸刺身、香煎松茸、松茸鸡汤等舌尖美味。会上,参之源产品专家还现身讲授了鲜松茸品鉴秘诀。

发布会现场

本次发布会上,顺丰优选门店营运部负责人曾筠、顺丰优选商品部负责人谢耀汉、参之源董事长张宇分别就2019年鲜松茸季工作筹备和对合作成果的美好期待发表了讲话。

顺丰优选门店营运部负责人曾筠发表讲话

顺丰优选商品部负责人谢耀汉发表讲话

广东参之源健康科技董事长张宇发表讲话

“鲜松茸是参之源原料基地和前端把控的标杆品类,以出口日本级别标准严选品控。”据参之源董事长张宇介绍,参之源作为50余年历史的香港品牌,始终耕耘沉淀在传统滋补产业。滋补品讲求正宗品质与道地原料,参之源在核心品类领域(包括燕窝、鱼胶、阿胶、海参、野生菌)不遗余力建立源头优势,建立原料基地,并与产业专家进行深入的研发、溯源、生产合作。“参之源将致力于在产业前端布局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不断推动滋补标准化与即食化,为顺丰优选消费者创造更多健康美味的滋补体验。”

张宇表示,随着现代社会传统滋补品消费价高品次、功效不明、使用不便的痛点凸显,作为滋补标准化和即食化的倡导者,参之源立志通过标准化和即食化,解决传统滋补的消费痛点,让健康便捷的新式滋补品成为现代家庭的消费主流。到目前为止,参之源已经拥有1.2万亩的中医药产业种植基地、超过2000亩的深海有机捕捞基地、27间国家溯源注册燕屋,建立了国内首个鱼胶营养安全研究中心和中印两地燕窝溯源营养实验室,是广东省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参之源在滋补食材的营养安全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研究进展,未来将在滋补产品溯源控制领域不断研发、突破。

四川省山珍进出口协会副会长、四川品高农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高”)总经理黄彤是参之源鲜松茸原料基地唯一共建商,作为参之源在前端生产和原料控制领域深度合作的典范,品高也是中国野生菌领域的权威专家。据介绍,品高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标准,拥有25道工序,6道关键点检测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每年鲜松茸出口量排四川省第一。

“鲜松茸虽好,但品质良莠不齐。”黄彤在会上提到,松茸作为一种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菌种,其产量低鲜味独特的特性使得鲜松茸市场永远处于供不应求的境地。以喜好鲜美的日本为例,由于稀缺,鲜松茸的价格更是高达每千克7800元人民币。但正是由于鲜松茸的稀缺和珍贵,使得行业内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将鲜松茸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也将鲜松茸产地之一香格里拉推上了神坛。香格里拉松茸以其优秀的品质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但实际上国内野生鲜松茸最大的产区是四川省甘孜州,其年产量达到3500吨,占国内总产量的60%。但产量大并不能代表达到鲜品标准的数量就多,四川省鲜松茸出鲜率也仅仅只有总产量的30%左右,因此一般市场上常见的鲜松茸质量可以说参差不齐。 

“六字诀”鉴定道地品质鲜松茸

鲜松茸的品质鉴别主要分为观色,闻香,品味,鉴形,触质,辨瑕六步,黄彤简单地将其总结为“大白干甜硬圆”六字秘诀。市面上常见的鲜松茸色泽上各有不同,但以菌柄乳白,菌帽浅棕为最佳。高品质的鲜松茸具有独特的松林香气,其口味甘甜,菇形圆润饱满,质地紧密不发软,且少有鸟伤虫害等瑕疵。鲜松茸作为国家濒危植物物种,其在出口方面的监察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

黄彤现场传授鲜松茸烹饪方法

鲜松茸好吃,也要用心烹饪。众所周知,日料以其注重食材新鲜度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而日料对松茸的诠释,更多的是对嗅觉的取悦,还原食材本身的味道。而国内更多的是注重味觉享受,也由此产生各个不同派别的菜系。平时大家最常见的松茸食用方法就是松茸鸡汤。在演讲中,黄彤更是贴心地向在座的嘉宾传授了一个煲制最靓松茸鸡汤的小秘诀。在煲松茸之前先放入部分干松茸提鲜,与鸡肉一起炖足两个小时,鲜松茸入锅煲制过程要控制在30~60秒,以保留其最佳的鲜味。 

【记者】赵兵辉

编辑 马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