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作的年轻人要多读书”,安意如在珠海畅谈人生理想

南方+ 记者

近日,阅潮5周年“文化再生”系列邀请了作家安意如举办见面会。在采访中,安意如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古典诗词普及、写作、阅读、旅行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古典诗词的普及是建立读者与诗词的亲近感

记者:人们在您的身上贴了两个标签,一个是“80后美女作家”,一个是“古典诗词作家”,您对这两个标签有什么看法?

安意如:80后这个标签只是代表了我是80年后出生,是哪一批作家,对我而言没有任何问题。我20多岁的时候就被很多人叫安老师,现在三十多了,会被人喊阿姨或者姐姐,但我很喜欢。我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成长,我不要永远活在18岁。

至于古典诗词赏析,我觉得是老天爷赏饭吃。文学可写的东西虽然很多,但是能找到一个跟自己契合、大众又买单的,在风格上又能跟别人有所不同的,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比较幸运的是,我的第一本书就能够被大家认可,进入这一行。

因为本身有着良好的读者基础,我也将古典文学的普及视为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但是除了诗词之外,偶尔也会写一些诗词之外的东西,换一种思路和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才华不够,想表达的表达不出来,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将学到的诗词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字去建立诗词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亲近感,这是我所认知的普及的功能。

写作需要多读书

记者:您对现在爱好写作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安意如:多读书。

其实任何一个家庭的书房藏书量都没有书店来的多。小时候家就在新华书店旁,每周末父亲都会将我放在书店里看书,等到下午、晚上来接我的时候会让我挑一本书带走。

我当时最大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一名书店的售货员,觉得能够每天与书为伴太幸福了。到二十多岁,我自己第一个主动应聘的工作也是这个,但是被婉拒了,书店需要搬书,而我腿脚不便。

小时候在书店里看书,就只有两个感觉,一个是书店里的书真多,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完,要抓紧时间看;第二个感觉就是,其实不管在什么时代,在图书馆和书店里都能够看到爱学习的人。

少年时期我并未意识到自己有写作的天分,只是因为读的书多了,自己写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难,发现别人能写的其实我也能写,也就是一种不畏难的情绪。

阅读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记者:现在每年新书出版那么多,那么该如何挑到好的书?

安意如:我觉得现在的书多、碎片化阅读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所有的东西,它本来就是碎片,你阅读完,还是碎片,那它就是个问题。如果你自己已经建立一个比较坚实的知识架构,你知道要把这个碎片贴在哪一块,那它就成为你整体的一部分了。

阅读时,你要清楚自己阅读的趣味和方向在哪里,你的知识架构中欠缺的部分是不是你愿意去弥补的。比如我,我数学特别欠缺,但是我这辈子都不想去弥补它。

但是,我觉得自己光读诗词不行,我还要读人文、历史、社科、经济学、政治学方面的书,那么这些就是我愿意去弥补的。

生活就在身边

记者:您经常外出旅行,在旅行中曾经碰上过什么灵感吗?

安意如:我的旅行其实并不刻意,出差都可以当作旅行。当工作对你而言不是压力,那就能够变成一段愉悦的时光。

很多人喜欢旅行,以为生活在别处,但其实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你所向往的远方,就是别人想要逃离的地方。远方并不会让你的梦想实现,反而可能把你的盼望搅碎。更重要的是,当你想去远方的时候,你究竟是想靠近那个未知的地点,还是想打破自己的一些局限。

我自己喜欢旅行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天生腿不好,少年时期就非常渴望去很多地方,靠自己的能力见识到大河山川。所以当我能够将写作当作工作,能够以游历作为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乐在其中。

【采写】郑慧梓

【图片】刘艳婷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