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征文活动 | 二等奖作品展示

云浮共青团
+ 订阅

保持初心  不畏将来——回首改革与法治同行的那些年

李明静 

大家好,我是《统计法》,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的35周岁生日。回首过往,“逝者如斯夫”的哲人感慨于我确有共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些话想对大家说。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1983年12月8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作为新中国法治发展的亲历者,带着打造“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数据的重大使命出生。党和人民赋予了我“良法”的生命,希望我与广大统计工作者一起依法治统,构建健康的统计生态。可是,少年时期的我,看起来木讷、弱小,还有点小自卑,一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着。成长过程中,身边总会有“统计数据的水分太大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事情太多了”等流言蜚语,甚至很多人在背后叫我“豆腐法”,说我难以发挥作用。这一切都困扰着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我知道改革奋进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压力,我迎难而上,与广大统计调查工作者携手砥砺前行。在我步履维艰、无所适从之际,统计工作者不抛弃不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言出法随,把我推介给社会各界。他们带着我走街串巷、摆摊设点,带我上电视,把我推送到各种平面媒体和微信朋友圈里,不管田间地头还是厂矿企业,不管是年报培训还是统计执法,他们都让我陪伴左右。随着他们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大家终于慢慢认识、了解、接纳、认可、理解和重视我。经过2006年和2009年两次修订,我完成了蜕变,2010年1月1日正式施行。

“独木难成林, 风雨同舟行。”这些年,随着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我的身边多了很多好帮手。一部部推动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法律法规制度接连出台。《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给了我力量,让我张开了双手,拿起了“依法统计”的戒尺;《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给了我勇气,让我挺直了的腰杆,坚守“真实可信”的底线;《统计法实施条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给了我信心,让我鼓起了动真碰硬的“斗志”。我们一起致力于调节统计关系、规范统计秩序、化解统计矛盾、提高统计效率、惩治统计造假,不折不扣的为营造统计权利有保障、统计权力受制约、统计违法必追责的良好环境而奋斗。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随着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深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视数据质量为第一生命线,举起了我这柄利剑。只要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并肩,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统计数据,生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数据,坚守统计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伟大理想,我就是您的保护伞,为您保驾护航;当然,如果您一不小心对我嗤之以鼻,忽略我的存在,任性的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漏报重报、代填代报,我也会像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在你的头顶。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三十五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深切感受到在中国法治建设的任重道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统计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要抓住历史最好发展机遇,不忘初心,践行法治理想,在统计调查体制改革路上砥砺前行。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支持我,与我一起并肩作战,净化统计调查的环境,抵制歪风邪气,传递统计调查正能量。让我们携手谱写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新篇章,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统计答卷,祖国的前途无限美好,民族复兴的梦想必定成真。

冬 至

吴凯娜

这个周五,阳光和煦。父母说想看一眼港珠澳大桥,我便买了周六的票和他们一起到云浮东站高铁站。此刻,车还没到,我们便寻了一处坐下。爸妈在身旁兴奋地翻看微信上关于港珠澳大桥的各种信息,像两个小娃娃在各自的想象中碰撞火花。

我笑着拿出手机,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两行诗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寥寥几字,燃起了一幕幕冬至的回忆。

我是一名八零后,小时候关于冬至的记忆莫过于番薯汤圆、白切鸡腿。冬至,虽没有春节的鞭炮烟火来得热闹艳丽,但在寒冷的隆冬,这一天无疑是最温暖的——长辈们聚在一起聊着天,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其乐融融。而这一天,也是外婆的生日,她始终以慈祥温暖的笑容看着前来贺寿的子孙们。饭后,我总爱缠着外婆,听她讲“以前”的各种故事。

“那时没什么肉吃,但那天你太婆就会用米换点肉回来弄成肉碎,和土豆一起炒了吃”外婆抱着我,微笑着说起她小时候生日的点点滴滴。回忆往事中,她时不时看着远方,又低头看看我。如今的我才得以知晓,她双眸中所闪烁的光芒,是对艰苦日子里难得的温存所表现的无限怀思,而我眼中的白切鸡腿,也许在和平年代才能得以一尝。

后来有一年,母亲想以“别开生面”的方式给外婆祝寿,买了车票要带她到广州游玩。那是90年代,云浮还没有全程高速直达广州,只能在国道、乡道穿梭。历经中途转车、路途颠簸,外婆脸色愈发苍白。“外婆怎么了”,我问妈妈。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外婆就急忙说道“我没事,能坐车已经很好了”,说罢,向我投以微笑。是的,那时的我并不懂,为了让舅公上学,和当时的我年纪相仿的外婆背着他,要走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学校。对她而言,能坐着车穿山过江已是幸福的。

时间总不停留,白色的华光也悄悄地爬上了外婆的头发。记得在云浮即将要开通直达广州的高速那年,外婆的腿摔伤了,从此与拐杖为伴。那年的冬至,我在饭桌前给外婆夹着菜,回忆小时候一起到广州的经历,说现在通高速了,去广州更快了。她乐呵呵地说“以前去广州要大半天,现在通高速了,你们以后读大学了也可以回来和我吃冬至饭啦,外婆老了,就不出远门啦”。我看着她依然慈祥的笑脸,却难掩心中的惋惜,只恨时光不能走得慢点、再慢一点……

大学的第一年冬至,我下课后如约回家,坐着广州到云浮的直达快巴在高速上奔驰,赶在饭前出现在外婆家。一听到我的声音,她依旧慈祥地笑着,乐呵呵地说“大学生回来啦,真的是高速啊”,顿时全场都被她逗乐了。我从包里拿出包装好的羊毛帽子和生日卡,呈到外婆跟前道“外婆,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她开心地接过,然后说“外婆看不清了,你写的什么呀”。我疑惑了,心里嘀咕着不是戴着老花眼镜了吗,怎么看不到了?饭后回家问起才知道,外婆前不久得了眼疾,妈妈怕我刚上大学担心,没告诉我……擦干眼泪,心里不禁想:时光的确不曾饶过谁,但幸好,幸好我还能如约回来送她一顶帽子……

“各位旅客,由云浮东开往广州南的高铁X次列车还有……”高铁到站的声音的突然到来,打断了回忆的思绪。爸妈立马站起来往进站口走去,我连忙跟在他们后面,就像小时候外婆在身后看着我往大巴走去一样;寻了位置坐下不久,列车便以两百里时速直奔广州,轨道两旁的景色在车窗外飞驰变换,父母不由自主地开始解说——那里以前是怎么样的,有过什么往事,现在又怎么样了——就像小时候外婆第一次和我到广州时一样。如果此刻她也健在,也许她仍然会慈祥地笑着听父母说话。

杜甫经历了仕途不顺、漂泊流浪的一生,在晚年的冬至写下了《小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而我,因为党的领导,见证了外婆和平安定的晚年生活,因为改革开放,能在周末陪父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何其幸运!

又是一年冬至。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改革开放·成长

林思淇

时光,如阳光照射在河畔上“波光粼粼”的水面,缓缓地,闪动着;岁月,如微光照在绿叶上的一道金光,散发着“熠熠夺目”的光辉……改革开放,40年的风风雨雨,不知不觉就悄然过去,这40年都去哪儿了……

我从那个远方而来,走过了山山水水,但心灵却此终保留了有那么一处村庄,她是一个抵在了灵魂的深处,是一个心灵得以栖息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

在我的印象中,我那可爱的家乡是人来人往的,也是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的地方。我很喜欢家乡的春天,早晨醒来时,一缕温柔的阳光便调皮地闯了进房间来。当睁开我那惺忪眼眸的时侯,却感受到的是几许温暖的气息,暖暖的,很美好……

一阵阵肉香,我静静地看着碗里的肉饼,我发现了,这40年偷偷地藏在了这里。小时候,爷爷和我讲他的革命故事,总不忘提起吃的,爷爷说,肉在之前,是一个“奢侈品”,每逢过节的时候,才能勉强看见肉,肉的量可不多,每人只有一两块,可是现在肉食均衡,营养协调,40年呀,原来你在这里!

打开我那小小的衣柜,我翻着一件一件的衣服里,我发现了,这40年又偷偷藏在了这里。我亲爱的大伯,他曾经说,从前一件衣服,要哥哥穿完留给弟弟,弟弟穿完留给堂兄弟,甚至一不小心还会落到“女扮男装”,简直是把衣服的使用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的作用。我妈妈还说,之前,衣服可是至少穿好几年的,俗话说得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是如今,试问谁家没有一柜子的衣服?春夏秋冬颜色多多款式,“天天穿衣不重样,时髦才能赶得上”已成为一些人的穿衣的时尚要求。40年呀,你是如此的美丽!

今天晚上月色很美。夜色深沉,月光朦朦胧胧,如纱一般,轻罩这那皎洁的月亮,星光的闪烁,映出了充满希望的天空。我独自走在一条回家的路上,宽而大,静而美。听邻居说,从前,我的爷爷经常骑着自行车在村外跑,有时候,自行车上紧紧地绑着两袋大米,有时候带着几样生活用品,那弯弯曲曲的泥路,土路上留下了爷爷那晶莹的汗水,闪闪的星空是他的路灯,照应着他回家的路。现在,来来往往的汽车,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一辆辆的火车,缩短了亲人相聚的时间;明亮的路灯,时刻为行人保驾护航……40年呀,你是如此的奇妙!

当我走到一栋栋房子面前,会想起小的时候,家里住的那些瓦屋,那低矮的瓦屋,那昏暗的灯光,那五六口人挤在一间屋子里,虽然有一种你挨我挤的家庭热闹,但更多的是拥挤的无奈。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新,现代化科技不断创新改造,一间间楼房“鳞次栉比”,每家不仅有各种生活居住分区,还有美丽时髦的屋子装饰、现代的家用电器,可谓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40年呀,你是如此“精神抖擞”!

“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的点点滴滴,但却也确确实实的感受的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千变万化,有的时候改革开放是手机视频中你我面对面的十几公分长度,有时候改革开放是点点鼠标看遍万千世界的力度,有的时候是出国挺胸抬头时越来越自信的气度......这些小小的不起眼改变,可能你我都觉的稀松平常,但构成了中国迈向富强的一大步。”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过目不忘的句子。

原来,在我们成长中,是这40年一直日日夜夜陪伴着我们……

时光,如阳光照射在河畔上“波光粼粼”的水面,缓缓地,闪动着;岁月,如微光照在绿叶上的一道金光,散发着“熠熠夺目”的光辉……改革开放,40年的风风雨雨,不知不觉就悄然过去,这40年都去了哪儿……这40年都在这里!在中国!希望这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坚持不懈地怀着中国梦,勇敢地走下去!

记忆与变化

胡 鸿

“回家的路有多长,一边连着爹和娘……”寒来暑往,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们到广东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每年的假期,父母都在期盼着、期盼着,像期盼着春天一样,期盼着我们回家团聚。年轻时的我们读不懂父母的心情,为人父母后,我们深感父母的不易。特别是人到中年,随着怀旧的情结与日俱增,探望父母兄弟姐妹的欲望更加强烈。一南一北,相隔千山万水;一来一往,路途千里迢迢,我们如候鸟迁徙,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感谢改革开放的春风,无论吹到哪里,哪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感谢四十年来党的好政策,交通基础设施的提速提质发展,使我们在外游子的回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从“早上在广州喝早茶,中午回到老家吃午餐”的中国高铁速度中,感受到了祖国综合实力的变化,感受到云浮山区的发展与进步。

 “家有一老,如获至宝。”“父母在,则家在;父母在那里,则家就在那里。”八十多岁的父母听说我们要回来,早早地就准备了许多我们爱吃的好东西。

 “喂,你们到哪儿了?”这不,刚上高铁,父母就打来电话催促。坐在高速飞驰的高铁上,我想起了父母曾经去广州的往事。

八十年代初,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劳动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我国的粮食产量年年喜获丰收。有一年的秋天,刚刚忙完秋收的父母应南方姑妈之邀,带上一些农家特产去了一趟广州,结果那火车超级的慢,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千公里的路程就走了一天一夜,加上母亲晕车厉害,一路疲惫不堪,广州归来,母亲像生了一场大病。从此,父母很少出远门,因为他们害怕坐车。

九十年代初期,正是百万民工南下广东的高峰期,坐火车仍然是那时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一票难求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记得我第一次来云浮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用历尽千辛万苦来形容。九五年的春节,人们还沉浸在一家团聚的节日氛围中,家乡的火车站、汽车站已经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挑着蛇皮袋,拖着行礼箱外出打工的乡亲。父亲左祈右求的找熟人,好不容易总算弄到一张火车站票,可当我们赶到火车站时,里里外外挤满了人,连月台上也是水泄不通,每当绿皮火车经过,总是人潮涌动,车门刚打开,里三层外三层潮水般,人挤人,挤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动作快的爬窗户进去,动作慢的只有等待下一趟的机会。那时,我就是踩着父亲的背,然后父亲用力把我托起塞进了火车的车窗,可父亲背上的两只脚印却一直深刻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一生的记忆。那时的火车大多是慢车,不晚点是不正常的,从早上8点出发,一路不慌不忙,慢慢腾腾,当我们赶到达广州时,已经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了。由于太晚,本来已经很少到云浮的客车也全部走完了。怎么办?要么在广州住一晚,要么坐车到其它城市转车,实现“曲线救国”。好在有个好友是“广州通”和“云浮通”,他带着我从广州坐汽车到佛山,从佛山转车到肇庆,再从肇庆转车到云浮,折腾来折腾去,直到第二天早上到达云浮,那时天已蒙蒙亮了,我们也累得半死不活的,好像倒下去就醒不来的样子,这就是我云浮“一来三补”(即来一次云浮要补胎补气补腰之说)的最初经历。

往事并非如烟。随着云浮撤县设市,又由县级市变成地级市,云浮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国道324线的升级改造和西江快艇的开通,广州至云浮多了几条便捷的通道,从广州到云浮的时间也由一天时间缩短为半天之内。再后来,广梧高速公路和南广高铁的正式建成,云浮纳入广州1.5小时生活圈。

说起改革开放的惠民政策,感受身边巨大变化,难忘的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高度发达。记得十年前的中秋佳节,我和朋友结伴同行,本想错开人流高峰,来一次潇洒的自驾游。我们几个骡友老乡,相继约好凌晨3点出发,按正常时间推算,中午即可赶到老家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共享天伦之乐。当我们一路畅通地赶到惠河高速公路时,由于车流猛增,一路交通事故频发,拥堵不断,险象环生,原本仅需走12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却走了20多个小时。当我们赶到老家里时,十五的月亮早就“睡觉”了,迎接我们的却是十六日冉冉升起的红太阳。

说起回家路途的艰辛,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可谓一言难尽。但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梦,再苦再累都值得。

时光荏然,岁月如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经济高速增长,科技一日千里,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身边的变化如数家珍,但给我印象最深最直接的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正如中国高铁,成了中国速度的代名字。不知不觉,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我们到云浮创业也二十多个年头了。昔日的家已经变成了老家,而云浮由陌生城市变成了温暖的新家,我们由外地人变成了云浮人。现在无论是从江西到云浮,还是云浮到江西,便捷的交通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无论回哪一个家,我们倍感方便快捷,汽车、火车、高铁、飞机,只要打开电脑或者手机,轻轻一点,就能马上订好回家的机票或车票,而回家的时间,则由曾经的十几个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之内。这是何等的了不起!

“回家的路有多长,一边连着爹和娘……”公休假很快结束,离开家乡的时候,我们又想起了家乡的童谣。曾经不敢想像,千山万水,千里迢迢,现在说走就走,说回就回,就想科幻电影一样,云浮昔日的“一来三补”也早已成了历史故事。

有人问我,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是什么带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广大群众纷纷表示,是党的好领导,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这是国之幸、民之福。让我们携手同行,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点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点赞!为云浮人民的富足安康点赞!

喜看今朝路

 吴杨梅

改革开放在风雨里砥砺前行40年了,一路上它像一股春风,滋润着中华大地,它像束神光指引中华儿女走向繁荣富强,它像个巨人带领中华儿女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和奇迹!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路’!因为路是我回家的必经里程,是我走向成功的重要指引,是我奔向世界的中枢纽带!

——题记

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有无数条,而我走得最艰难的就是学校到家的那一条,我家住在罗定市边缘山区的小村里,从家到学校虽不必翻山涉水,也不需飘洋过海,但村里所有的道路都是泥路,路上一遇到大风,我的眼睛总容易进沙尘,于是不得不在风尘中停下脚步,双手捂住眼睛和鼻子,任由大风吹刮,回到家甩甩头发,拍拍衣服,抖抖裤子,又是一场从上而下的沙尘暴。要是遇上下雨天,那就更麻烦了。每次下雨天,只要我在路上,我的背后都会沾满泥迹,即使穿上了长筒的雨鞋,两个脚还是会把泥拖到裤子上,特别是内脚踝的位置,因此经常被人嘲笑我是拖泥带水的人。这样的泥泞路折磨了我整个童年。终于上中学了,去中学的是条石子路,风来了不会吹起沙尘,雨来了不容易沾起泥浆,我以为石子路就是幸福的开始,没想到生活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来我考验!去中学要骑自行车,车子骑上这石子路,竟然像蚂蚁下热锅一样,蹦蹦跳,零件被震的轰轰响,可怜的我五脏六腑几乎都被震碎了,宝宝心里苦呀!妈妈安慰我说:“现在你脚下的路不是你可以选择的,也不是你可以改变的,你能做的就是努力读书,那将来你就可以选择你想走的路,可以改变你未来的路了!”为了能走我想走的路,改变我未来的路,我努力考上了高中,再考上了大学。可回家的路却被我越走越远了。2014年我到新兴县的一个乡镇中学任教,学校离家有120多公里,回家一趟要花3个小时,我遥远的家呀!我漫长的回家路呀!终于江罗高速出现了,它使我与家不再遥远。傍晚下班,我驾车驶江罗高速公路奔向家,车子飞驰在那平坦宽敞的高速公路上,十分平稳、宁静,公路两边的花草成群,树木成荫,远处的高楼大厦、延绵不绝的山锋不断冲入我的视线,风景未看完就回到村口,村里的路灯已经亮起来了,宽厚结实的水泥道路延伸到我家门口,几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1小时,仿佛此路就是为我而开的!

每当走上这平坦宽厚、温馨结实的回家路时,我就倍感自豪我是中华儿女!想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公路只有几万公里,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今天我国公路已建成通车400万公里,现在连我家小村都打上水泥路还有路灯,而我国高速公路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改革开放从零开始到今已建成通车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途径我市的高速,从10年前只有广梧高速到今天已有横跨我市的江罗高速、包围我市的罗阳高速和汕湛高速,这丰硕的成果就是改革开放为我们奋斗来的!改革开放它就是一股春风,滋润着中华大地,它就是一束神光指引中华儿女走向繁荣昌盛,它就是个巨人,它带领中华儿女创辉煌!

旅行的路

有一句很火的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喜欢读书,更喜欢旅行,那我读书的时候去了一场旅行是不是双赢了?不是的,因为路很长,世界很大,一场旅行连冰山一角都看不完,妄想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记得第一次旅行是去凤凰古城,这趟旅行让我终生难忘,我坐的是特快火车的硬座,700多公里的路要坐20多个小时,20多小时的久坐,导致我的双腿血液循环不足出现大面积水肿,还有车厢里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足以让我窒息,到站的第一时间不是去看风景,而是看医生,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坐火车去远游了。路束缚了我远去看世界的脚步,我只能期待高铁快到我身边吧!

2014年10月7日,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降临了,这天一列动车在南广高铁云浮云安蓬远河特大桥飞驰而过,云浮要步入高铁时代了,我知道世界和我不再遥远了!我也按奈不住去远方的脚步了!今年暑假我坐上了高铁去云南!高铁车厢环境干净整洁、安静舒适,列车乘务员态度和蔼可亲,使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从云浮东到云南丽江有一千多公里,睡一觉就到了!看着云南的蓝天白云,风花雪月,我不禁惊叹高铁给人们带来的时间、空间观念的跨越!我更敬佩改革开放为我们创造的一切,相信我们未来的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好的!

改革开放它就是一股春风,它会源源不断地滋润中华大地,它就是一束神光继续指引中华儿女走向繁荣富强,它就是个巨人,它会继续带领中华儿女创辉煌和奇迹!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