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深耕,只为守护肇庆这绝美的“天空之镜”和跨越千年的诗歌长廊!

肇庆发布
+ 订阅

七星岩作为我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直以来,

市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志愿者

都坚守在保护它的第一线。

在他们的努力下,

七星岩的秀丽风光也变得愈加迷人。

△ 梁亮 摄

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都对

七星岩的保护工作赞不绝口,

就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上周考察七星岩时,

都忍不住夸赞。

△ 西江1号 摄

其实,

在七星岩的保护工作中,

讲究一个“变”与“不变”的平衡法则。

那么,

在实际保护工作中,

如何达到平衡,

使整个七星岩景区变得更好呢?

不用着急,

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生态修复,一湖浊水变清潭

不少细心的市民都会发现

现在的星湖里湖比以前更清了也更美了,

远观湖面仿若洁净无瑕的天空之镜

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群山绿树。

△吴勇强 摄

近看,

又能发现清澈的湖底

鱼群畅游,

宛若一个个舞动的精灵。

△吕健 供图

星湖里湖的“旧貌换新颜”

始于一年多前的

《七星岩·里湖地表水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该项目由肇庆市生态保育慈善会首席科学家吕健博士带领进行,覆盖七星岩里湖约325000㎡的面积。项目于2018年元旦正式开工,采用全球首创且源于鼎湖山的“5SSK-A&S”技术,分阶段对星湖生态水质进行治理和修复。目前,七星岩里湖具有自净抗污的能力,水质能持续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甚至Ⅰ类。

△左图为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所用材料,右图为工作人员在种植经过优化改良能净化水质的沉水植物。 右图 潘学聪 摄

吕健:我们这个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对星湖生态水质的治理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并且形成了“鱼群空游”、“天空之镜”和“氧气冒泡”的七星岩新三景。前不久,四川省眉山市副市长冉登祥还亲自带领67人的团队来考察我们的项目,对我们的项目大加赞许。

工程前

工程后

自2017年以来,

肇庆市生态保育慈善会

每周日都会组织“约见星湖”的水质保育志愿活动,

让市民大众参与到星湖水质的治理,

亲身感受星湖的变化。

肇庆市生态保育慈善会志愿者 梁元妹:我们志愿者有500多人,包括市民群众、大学生,甚至还有小朋友。每周我们都会清理湖面上漂浮的水草,让星湖水更清、环境更美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一起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湖”。

△吕健供图

接下来,吕健博士的团队还将对

星湖青莲湖、羚山涌部分河涌流段等水体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让肇庆水更清、环境更美、生态更宜居。

石附人事,“千年诗廊”沧桑不变

在七星岩景区深处的摩崖石刻群,

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含莲花洞、龙岩洞、碧霞洞、双源洞等在内,

共有630多题。

△吴勇强 摄

为了保护摩崖石刻的“不变”,

我市于2017年出台了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文物管理规定》。

它是我市首部景区文物管理规定,

填补了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漏洞。

△《端州石室记》吴勇强 摄

上至唐宋,下至现代的名家佳作,

从山河游记到历史变迁,

都能在七星岩的摩崖石刻上找到。

因此它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陈毅

撰诗赞誉为“千年诗廊”。

△周忠明 摄

由于长期暴露于潮湿阴凉、风吹雨淋的环境中,

摩崖石刻群极其容易受到腐蚀,

星湖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常常需要

对岩壁进行清洗、去地衣、除苔藓、清理枯叶等工作。

△工作人员还需定期使用防水耐晒且不会对石质产生化学影响的材料对岩壁上的字进行“填红”。 图源网络

星湖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组织人员定期巡查,以及修建雨水分流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石刻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磨损。同时,我们还积极申请国家文物专项保护资金,开展摩崖石刻抢险加固保护工程等项目。

接下来,

景区有关管理部门及文物保护责任单位

将继续进行保护工作,

让这个记录肇庆历史的文化瑰宝

保持最初的样貌。

千百年来,斗转星移,

人们在保护七星岩的过程中

渐渐习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七星岩在人们的保护下,

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各种景观不论是“变”或“不变”

都一样美不胜收。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七星岩的秀丽风光

会被更多人所熟知和喜爱。

实习记者 编辑 梁璟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