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将推动中国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丝路新乐章正在奏响。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惠州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和中韩产业园建设等机遇,正加快开放步伐。根据国务院的批复要求,惠州将努力把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成为中韩对接发展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先行区。
4月25日,韩国驻广州总领事洪性旭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和中韩产业园建设,将为粤韩、惠韩企业深化合作带来更多机遇。洪性旭表示,希望借助这些机遇,加强韩国与惠州以及广东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谈惠州印象
对东江和西湖印象最深,想去巽寮湾
南方日报:今年3月,您到惠州考察访问,我们也采访了您。当时您说,对苏东坡在惠州留下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印象深刻。惠州还给您留下哪些印象?
洪性旭:我从2018年5月任职之后,共参观访问惠州3次,包括今年3月才到惠州访问。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惠州的母亲河东江和具有岭南风情的惠州西湖。
另外,我听说惠州的巽寮湾也很漂亮,虽然我还没去过,但是如果下次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
谈粤韩合作
去年惠州对韩国贸易额达765.5亿元
南方日报: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广东集聚了一大批韩国企业,惠州则是对韩经贸合作大市。您如何评价双方的合作?
洪性旭:根据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2018年韩国在广东省直接投资56.5亿元,广东省现在共有1400多家韩资企业。广东与韩国之间的贸易额占中国与韩国贸易总额的近1/4。通过韩国企业的投资,希望与中国合作企业达成共同发展关系,为广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惠州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初,在惠州市的韩国企业数累计达到256家,其中包括三星电子、LG电子、LG化学、SK、晓星、可隆等韩国大企业都选择到惠州进行投资,并且约有3500名韩国人常住在惠州,从事韩国企业相关的人员近4万人。
去年,惠州对韩国贸易额达765.5亿元,占惠州对外贸易额的22.9%。中国有3个中韩产业园中有一个就在惠州——中韩(惠州)产业园。由此可见,韩国与惠州在经济层面也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谈粤港澳大湾区
大湾区对韩国企业很有吸引力
南方日报: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受到广泛关注。您觉得这里的发展前景如何?
洪性旭:2月18日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广东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政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借鉴了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涉及大湾区的创新、融合、集聚(金融、产业、人才)等内容。
目前,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基础设施已经投入使用,各个地区也都在贯彻实施具体行动计划。由此看来,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给韩国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洪性旭:大湾区的创新生态圈和产业合作模式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预计能促进以文化、医疗等具有相对优势、以服务业为主的韩国先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还没公布之前,广东省就已经拥有巨大的市场,制造业及IT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放的企业文化等要素,对韩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使大湾区进一步开放。随着大湾区内广东地区产业和市场的发展,期待以高端服务领域为中心的投资也跟着进一步扩大。
谈“一带一路”
为两国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能为韩国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洪性旭:中国政府正在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韩国的“新南方政策”在涉及的地域和范围、在对象、内容等方面有很多重叠之处。中韩两国在推进这项合作的过程中,也为两国企业提供发展机会,两国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包括以下几方面合作的可能性:
一是经济走廊建设等加强区域内国家间联系的合作可能性;二是绿色能源的构建和跨国电网连接等能源领域的合作,以及在利用IT技术构建数字丝绸之路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三是结合韩中企业间的优势,通过在第三国共同开拓第三方基础设施市场的合作可能性;四是韩中及区域内国家间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可能性。期待中韩两国携手走向繁荣与和平的未来。
谈中韩(惠州)产业园
要多向在惠韩企宣讲,带动以商引商
南方日报:中韩(惠州)产业园是中国3个中韩产业园之一。对于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您有什么建议?
洪性旭:去年,我访问惠州时,发现惠州有很多韩国企业,但是位置太分散了。希望分散在惠州各地的韩国中小企业能聚集在中韩(惠州)产业园里,提高企业间的活跃度。
如果把分散在惠州各地的韩国中小企业都迁移到中韩(惠州)产业园,并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易活跃度,形成韩国商业圈,对推动惠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好处。针对韩企迁移到中韩(惠州)产业园,希望惠州能够出台一些支持的政策或方案。
此外,要通过宣讲说明会向韩国企业不断宣传中韩(惠州)产业园的优势、发展规划、优惠政策等。如果坚持这样做,在惠州的韩国企业自然会向韩国国内的企业宣传惠州的良好营商环境。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韩国企业来惠州投资。
谈政策支持
希望惠州“直通车”惠及更多韩企
南方日报:近年来,为吸引韩国企业来中韩(惠州)产业园投资,惠州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您怎么看?
洪性旭:去年出台的《惠州市支持中韩(惠州)产业园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韩国人关心的医疗服务(设立韩资企业人士专门接诊处室或VIP诊室)、教育(支持建设中韩双语国际学校)等方面。我觉得,为让韩国企业在中国更好地进行投资和企业经营,需要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针对这些方面,希望能持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目前,惠州公布这个政策措施大部分都是为吸引韩国企业而制定的,但针对之前就已在惠州投资的企业,我认为也有必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今年3月,在与惠州市委书记李贻伟会面时,他谈到惠州每月有“直通车”活动,惠州市领导通过“直通车”帮助有困难的中国和外资企业直接解决问题,建立了一站式企业服务机制。对此,我们表示欢迎,并希望对韩国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
谈合作愿景
希望促进高级人才和青年企业家交流
南方日报:韩国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产业非常发达。惠州也正在加快发展这些产业,可以学习借鉴韩国的哪些经验?
洪性旭:过去,韩国有部分技术比中国发达,但如今中国的技术水平发展得很快,反而是韩国对中国高端产业,如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有着高度的关注和需要更多的学习。
现在韩国和中国都在加快高端产业技术研发。在广东省内,惠州以电子制造业和化工为中心产业,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关联的核心地域。
我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拥有卓越技术的高级人才将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要素,因此也关注韩国和惠州之间的高级人才交流,并希望促进相关活动。希望韩国和惠州市能作出努力,为未来的青年企业家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机会。
谈意见建议
期待惠韩加强城市和文化交流合作
南方日报:惠州是制造业大市,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未来惠州与韩国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洪性旭:虽然韩国和惠州市之间取得了很多经济成果,但一直以来都是以电子制造业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希望今后在更多其他产业领域上继续合作。两地之间加强经济合作,也将会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2016年,韩国城南市与惠州市结为友好城市。最近,惠州市代表团访问了韩国并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希望韩国与惠州除了经贸合作外,还可从城市环境、文化等多领域进行合作。
惠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地方文化特色。如果未来能与韩国其他的历史文化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可以实现中韩之间更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记者】周欢
【摄影】王昌辉(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