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20岁儿子心脏骤停后,佛山南海这位父亲作了这个决定

佛山记者帮
+ 订阅

“把我儿子还能够用的器官捐献给别人,让生命能延续下去。希望接受他眼角膜的人,能代替他看到光明。”

20岁的儿子心脏骤停后,佛山南海的这位父亲作出了捐献儿子器官的决定。这是中年丧子的痛,但是,痛的背后有无私助人的大爱。

郭细强一家送别郭伟健。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大沥镇金城大道上,榕树青翠,树上知了鸣叫。拐进一条同样长满榕树的巷子,很快就到了郭伟健家的楼下。这是郭伟健每次从学校回家的路,但是,这个年轻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在这条路上了。

今年20岁的郭伟健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3月21日,他在学校操场跑步时,心跳骤停,倒地不起,两天后被认定脑死亡。一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建议下,父亲郭细强开始考虑捐献儿子的器官:“儿子,你还这么年轻,如果能够帮助别人,我们也希望你的生命能得到延续。”

“我相信儿子会支持这个决定。”郭细强说。郭伟健一直喜欢做公益。去世前,他已累计无偿献血1300毫升;有空时,他还会去医院当志愿者。

3月26日,在考虑了一晚上后,父母决定捐出伟健的肝脏、心脏、双肾和眼角膜,让伟健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留在这世上。

借着这个决定,广州四所医院里终末期肝病、肾病、心脏病以及失去光明的六位患者中,四人重获新生,俩人重见光明。他们不认识郭伟健,但是郭伟健给他们带去了生的希望。

26日早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在捐献器官手术前,医护人员向郭伟健遗体鞠躬。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郭伟健离去已经21天了,家里的一切好像都已经平静下来。父爱如山,父亲这个称呼与生俱来的稳重,让46岁的郭细强强打起精神操持着一切。采访过程中,他不时地将手搭在妻子李金娣的腿上,以此安慰哭泣的妻子。

骤然离去的儿子,让这个家庭陷入莫大的悲伤,继母李金娣依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掩面哭泣。尽管没有血缘关系,郭伟健和继母的感情十分浓厚。

在李金娣的记忆里,儿子说的最多的就是——“别太累了,我马上就要毕业了,到时候就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了。”每每想到这里,李金娣总是泣不成声。

这个优秀的儿子从小读书成绩都是班上头几名,每年都拿三好学生。高考后,他考取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还作为优秀大学新生获得了1万元奖学金。

现在,这个优秀又孝顺的儿子再也没有办法回家,再也没有办法兑现曾经许下的承诺。


4月10日,南海区、大沥镇两级文明办一起为郭伟健父母送来了点赞证书和慰问金,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进行表彰。

郭伟健的骨灰盒还寄存在广州,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接他回家,回到南海。南海区文明办副主任吴慧仪表示,南海区文明办正在联系广州方面及南海区民政局和殡仪馆,办理相关手续,将帮助伟健找到安置的地方。

“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家庭付出的一切,将大爱、博爱的精神弘扬出去,作为我们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推动更多群众去做好人、做好事,帮助他人。”吴慧仪说。

【撰文】肖霞 盛正挺

编辑 潘智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