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骑着没路了,与行人汽车抢道,广州骑单车的人多了却缺单车道

咩事
+ 订阅

进入广州市场两年多,共享单车越来越普及,成为了不少街坊出行的新选择,“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一项最新的共享单车调研报告显示,至今年2月,广州共享单车总量约40万辆。共享单车大量驶上街头,广州的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南都记者日前走访了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等广州中心城区多处地方,发现广州的慢行系统存在着自行车道不足、设置不合理、使用不规范等亟须完善的问题。

骑车第1难:自行车道连续性差

突现路桩。

路桩横在自行车道上。

垃圾桶挡在路上。

环市路区庄—动物园:

骑着骑着自行车道“神秘失踪”

梁先生是位有着30多年骑行经验的老单车客。“骑自行车绿色环保,还锻炼身体。但城市发展让我们这些骑行者无路可骑。相比起以前,现在的骑行体验没法比了。”城市发展、交通工具迭代,梁先生认为无可厚非,但他认为不能因为使用的人群少了就忽视他们的需求。他强烈建议城市主干道要加大自行车道的建设。如今,广州市区自行车道连续性差的问题是他和一众骑行者最大的麻烦,在很多路段,他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在环市东路西往东方向的柏油路上,自行车道靠近南侧人行道进行铺设。此处的非机动车道宽阔平坦,在上面骑行非常舒服。然而从区庄地铁站到动物园地铁站中间这将近一公里路程,自行车道被多个公交车站和路口切割,骑着骑着自行车道就“神秘失踪”,再骑行一段后,自行车道又突然重新出现。很多时候,遇到公交车进站把前路堵住时,梁先生并不会按照路标指示,把自行车推到人行道,继续前进,而是直接从左侧绕过公交车,骑到机动车道。“只要看准(旁边没车)就没事,走上人行道,颠颠簸簸,很不舒服。”梁先生说。

在农林下路与环市东路的交叉路口,自行车道就随着右转车道的出现而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T字形路口,数道白色铁马将不同车道的车流分开。而最近的过街斑马线,则设在了农林下路与犀牛路交界,骑行者如果绕行,还有爬一段百余米的斜坡才能回到环市东路。记者在场观察了约5分钟,就有超过10位市民贪图一时之快,骑着自行车穿越机动车道横过马路。

车陂地铁站C出口到路口:

100多米的自行车道被切断了多段

作为中山大道BRT“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套设施,在中山大道沿线,广州市建成了第一期广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道也随着BRT沿线走向建设起来。虽然如今广州市公共自行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中山大道绿道沿线有不少的大型住宅社区和人口密集的城中村,这里的自行车道使用率仍然非常高。

在中山大道西车陂地铁站附近路段,自行车道设置在人行道上,漆黑的自行车道在红色透水地砖中间显得十分显眼。这里周边就是车陂城中村,小路小巷密布,自行车道被数个路口切割得更加零碎。从车陂地铁站C出口到车陂路口,100多米的自行车道被切断了多段,每段只有十几二十米。由于人行道和路口有一定的高度差,骑行者在这路段上,上上下下,很不方便。

自行车道突然消失的情况还出现在天府路与中山大道交界处。在天府路两侧,一米多宽的自行车道分列路边两侧,部分路段还设置了护栏,算是比较规范。但到了东方一路口路段时,自行车道突然“收住”了口。原来,前方是机动车右转位置,由于只能容纳一辆车右转通过,所以自行车道只能提前让路,为机动车腾挪位置。如要继续骑行,只好与右转车辆抢道,或者将自行车搬到右侧的人行道上。

骑车第2难:没有自行车道

骑在马路上。

人车混行。

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无隔离。

赤岗北路:

骑行者与行人或机动车抢道

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的调研结果显示,广州主城区近600公里的主次干道中,仍有近30%的道路没有自行车道。在没有自行车道的状况下,不少骑行者的选择便是走上人行道,有些甚至走到机动车道与汽车争道。

在赤岗北路并没有专门设置的非机动车道,若不想与机动车争道,只能走上人行道。从新港中路转入走了不到50米,人行道被一家牛奶店铺拦腰切断,行人也只好走到机动车通行。记者在走访时就遇到一名推着婴儿车的妈妈,走到断头路前只好停下脚步,将婴儿车挪到机动车道,暂时借道而行。“这边本来就只有自行车道,公交车一开进来,道路就没剩多少了。”这位妈妈抱怨说,除了要等公交车通行,还有避让飞驰而过的电动车和自行车,每次走这段路都提心吊胆的。

在赤岗北路,骑自行车者迫于无奈跑上人行道;在天河路上,自行车道却是划在了人行道中间,结果造成了行人和骑行者之间相互吐槽。骑车者说,在人行道上,行人不管旁边规划的是否自行车道,照走无误,他们只能在行人中穿梭骑行,人多时往往要推车前进。走路的人说,骑行者不顾路人危险,横冲直撞。

在正佳广场到天河立交的天河路路段,虽然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有明显的颜色区分,但无论行人还是骑行者都没有留意到差别。记者在场发现,有骑行者时而走在自行车道上,时而越过自行车道,与行人混行在一起。在天河路商圈,车铃声和提醒声不时从行人身后响起。

新港中路:

分不清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人车混行

而在车流人流量大的新港中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界线就没有这么明显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均是大理石材质铺设,旁人只能从自行车道的始末端刻上的自行车logo辨识“这是一条自行车道”。每到晚上交通高峰期,自行车和行人混杂通行。由于自行车道占道较宽,人行道上基本上只剩下盲道可供通行,因此行人大多走在自行车道上。一路上,有报刊亭、违停小汽车和石桩出现在自行车道上。特别是路过公交车站,等车的人群聚集在公交站周围,骑着自行车只好下车推行,不断响铃让行人注意避让。

“没有非机动车道就要和行人来抢空间?这对于步行者和骑行者都是不公平的。”市民文小姐表示,自行车和行人在同一平面上通行容易造成混乱,这样的设置不合理,但市区内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如此“人车混行”的自行车道。

对于骑行人而言,自行车出行要求并不高,主要保障三点:有路骑、有地停、有人管。而他们对自行车道的最大期盼还是安全。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广州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普遍没有物理隔离。记者走访发现,如中山八路、体育东路、天河路灯地方的自行车道均没有设置栏杆。市内部分路段虽然设置了隔离栏杆,但也是随着自行车道的断头而造成“东一搭西一搭”。起义路、石牌东路的自行车道就属于这种情况。

骑车第3难:自行车道被霸占

自行车道被小汽车占道。

自行车道被货车占道。

自行车道被货亭占道。

天河翰景路:

汽车为了方便超车,开上自行车道

就算是划上了明显的自行车道,同样免不了与机动车“过招”抢道,自行车道经常会被“花式霸占”。

在早高峰的翰景路,不少汽车为了方便超车,直接开上自行车道,自行车、汽车抢道时有发生。在五山路口金山大厦上班的刘先生,租住在华景新城,每天骑车10多分钟,从翰景路东边骑到西边便能到达公司。他表示:“骑着骑着就听到后边车在按喇叭。有时候刚给一辆车让完道,又有另一辆车嫌你挡住他的路了,不得已只能骑上人行道。”

刘先生说,在午饭时间,这里的自行车道被霸占的情况更是严重。由于此处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平时也少有交警执勤,因此不少的士司机中午时分都会将车开到此处,将的士停靠在路边,在这里吃饭休息。“每天都有至少10辆。”刘先生说,虽然中午时分骑车途经翰景路的人并没有早高峰这么多,但有不少学生会在这里经过。自行车道被占,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区庄立交桥底:

自行车道上停着十几辆机动车

在区庄立交桥底,自行车道呈环形分布,自行车和机动车虽各有车道,但汽车常常不顾自行车行驶路线,任意行驶。在记者走访时就发现,不仅仅是社会车辆“借用”自行车道,警车也停在了自行车道上。在环市东路上有专用的自行车道,这也恰恰方便了那些有临停需求的小汽车司机。从淘金地铁站一路往东,自行车道上起码有十几辆机动车,有的打着双闪灯,有的直接熄了火。骑车人士根本无路可走,要不在马路面危险穿插,要不径直骑上了人行道。记者走访发现,特别是在一些过街天桥的桥底位置,违停占用自行车道的现象更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交通管理部门的失职。”区庄立交附近一商户表示,机动车占道上落,稍微停一下可以理解,但完全停在一边久久不走,那就严重侵占骑车人的权利了。

在车陂路的自行车道上,记者看到的“霸占”自行车道的主体更多了。一旁餐饮店的小三轮、电力检修车、违停的小汽车,还有被随意堆放的垃圾桶,记者在自行车道上每走一段路就会遇上一类障碍。在老城区,沿街商贩摆摊位、货车装卸货、手推车拉货等行为也令广州的骑友们头疼不已。骑行至一德路、万菱广场等专业市场路段时,面对庞杂交错的车流、人流,车技不够好的骑行者只好下车推行。

市民:希望有平整、有隔离的自行车道

日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发布广州共享单车调研报告,建议政府加大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利用发放绿色出行补贴、加强自行车道规划建设、扩大共享单车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等措施,提高共享单车的公共性。

在已经相当狭窄的城市主城区,还要在其主干道和次干道上建立自行车道,会不会让已经相当拥堵的交通主干道雪上加霜?政府出资安排绿色出行补贴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为了直观了解市民对目前广州自行车道的评价以及建议的看法,南都NDX实验室发起了“热点站站队”投票。截至3月29日12时,共有3752人“站队”。

结果显示,共享单车出现后,超过50%的人通过单车出行的频率有所增加。53.7%认为目前广州的骑行环境一般,仍有待改善,评价“不满意,很不友好”的占39%,满意的仅有7.4%。

针对骑行环境需要改善的方面,最多人选择“缺少护栏等阻隔,安全性差”,占比28.9%,其次为“经常遇到断头路,连续性差”(21.6%%)以及“行车路面不平整,舒适性差”(20.7%)。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骑行结束后,通过共享单车APP对自行车道的骑行环境、管理等进行评分和反馈,以便后续优化。

热点站站队

1 你满意广州目前的骑行环境吗?

A、满意,骑行体验好 7.4%

B、一般,仍有待改善 53.7%

C、不满意,很不友好 39%

2 你认为目前广州的骑行环境还需改进哪些方面?(多选)

A、经常遇到断头路,连续性差 21.3%

B、单车道宽度过窄,时效性差 17.5%

C、缺少护栏等阻隔,安全性差 27.7%

D、行车路面不平整,舒适度差 20.8%

E、停车的位置不够,耗时较多 12.7%

3 共享单车出现后,你通过单车出行的频率有增加吗?

A、增加了 56.6% B、没变化 40.4%

C、减少了 2.9%

4 政府为鼓励市民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假如发放绿色补贴,你支持吗?

A、支持 67.6% B、反对 19.9%

C、无所谓 12.5%

5 当共享单车骑行结束后,你是否愿意通过APP对单车道的骑行环境、管理等进行评分和反馈,以便后续优化?

A、会 73.5% B、不会 5.1%

C、说不定 21.3%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尤立川 摄影:南都记者 夏嘉雯

编辑:梁建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