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子组团式帮扶,海岛迎来三甲医院专家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2019年1月8日,汕头南澳县人民医院急诊接到一位棘手的病人,70多岁的王伯被怀疑患上急性脑梗塞,按常规处理,医生会马上建议转送到40多公里外的市级医院,这对家属来说无疑是下下签,路途颠簸会导致病情加重……

王伯是幸运的,刚好在医院帮扶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陈思洽闻讯赶来,经过详细的查诊,他判断这只是一例并不危重的高血压脑病,就地收治入院更有利于病情康复。

近几个月来,像王伯这种本需舟车劳顿到市区最后安心留在南澳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原因是海岛来了三甲医院的专家。

去年底,按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汕大一附院)与南澳县人民医院(下称南澳医院)启动了“院对院”结对帮扶活动,帮扶组团进驻1个多月后,组团式帮扶取得一定成效。

▲11月23日,2018年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会在广州召开

三甲医院来帮扶

由大小37个岛屿组成的南澳岛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这座被北回归线贯穿的小岛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风景宜人,适合度假。

但对于南澳岛的居民来说,海岛风情带给他们的不完全是美好。2015年之前,从南澳到汕头市区,需坐车、乘船再坐车折腾上一天。2015年后,即便有了“一桥飞架南北”的南澳大桥,从县城到市区,也要走上四五十公里。

南澳居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当地资质最好的南澳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由于诊疗环境较差、设备落后、人才流失、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海岛居民一旦患上危急重症就左右为难,留着怕治不好,辗转送到市区大医院,又怕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早在2017年,汕头市中心医院就全面托管南澳医院,在人财物上给予强力支持,先后派出32名医护技和管理人员进驻,使医院面貌焕然一新,两年时间业务量翻了一番。但随着医院规模和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南澳医院人才缺少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2018年9月,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卫健委共同组织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省内14家三甲医院与14家县级医院签订帮扶协议,南澳医院位列其中,和其结对子的正是粤东地区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一流的三甲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8年11月23日,两家医院正式签订协议,汕大一附院派出了皮肤、神经、血液、放射和麻醉5个专科的医生。10天后,在汕大一附院副院长陈永松的带领下,5名专家悉数上岛,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团式”帮扶工作队

创新扶弱渐起色

五个帮扶科室的挑选,几乎个个击中痛点。

海岛风吹日晒,岛上居民普遍患有皮肤病。令人惊讶的是,南澳医院此前并未开设皮肤科,帮扶队队长、汕大一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洁思进驻后马上着手创建皮肤科,在配备了电离子治疗仪、冷热喷等必要设备的基础上,临时采购10余种皮肤常用药品,南澳岛上第一个皮肤科由此正式开诊。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皮肤科就接诊了50多名患者,这对于总人口只有6万余人的南澳岛来说已是极高的就诊率,免除了居民一旦患上皮肤病就需跑到几十公里外看病的麻烦,直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1万多元。

▲帮扶队员们进入各自的角色

作为队长的李洁思还兼任副院长,带来了三甲医院优秀的管理经验,着重病案规范及管理,督促核心制度的完成。

同样为科室带来新生的还有帮扶队成员、汕大一附院血液科主治医生严丽君。作为一个新成立不久的临床科室,南澳医院血液净化科在专业技能上极为匮乏。严丽君很快就得以发挥技术专长,指导当地医生为血透患者实施动静脉造瘘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等手术,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填补了县医院血透手术空白。

临床科室的强大离不开辅助科室的保障,同为帮扶团成员的麻醉科主治医师刘春仁和放射科主治医师李雯靖也拿出三甲医院的真本领,助力刷新南澳医院在这些领域的新标准。

“基础专科缺失,临床能力薄弱,是基层医疗的两大硬伤。县医院少配一个专科,意味着流失一类病源,群众增加一分看病难痛苦。”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蔡榕介绍,通过创新扶弱,使县医院专科建设有明显起色。

传帮带把技术留下

帮扶不是为了秀技术,把技术留在当地才是目的。

在帮扶队的欢迎仪式上,南澳县副县长彭壮松意味深长地说:“县人民医院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对待此次帮扶工作,紧紧抓住帮扶契机,不断提高医院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南澳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做好传帮带,使县医院医务人员获得造血功能,这是对口帮扶更为重要的使命。

▲帮扶队员正在授课

随着自身能力的提升,南澳医院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近期县医院临床科室计划再增设无痛胃肠镜服务,县医院辅助科室CT读片能力显著提升。

“市区来专家,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工作态度,这么大牌的专家一丝不苟为患者问诊,甚至连午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南澳医院一名年轻的护士举了个例子,新开设的皮肤科门诊设在没有电梯的五楼,每次听说有腿脚不便的老年患者来挂号,帮扶队的李洁思主任总是亲自到楼下接诊,这种言传身教,让很多年轻医生受用终身。

“对口帮扶的成效,短期看病例诊疗,长期看能力建设。”蔡榕介绍,帮扶组团就是要迅速进入真挂实干状态,从思想、业务和感情上对接融入,这种人到、心到、情到的健康扶贫,才能为下一步帮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李楠楠 

编辑|苏海宁  责编|黎晓心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