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赞茂名》 爱好心之城

茂名政协
+ 订阅

一甲子经天纬地绘蓝图,

六十载风雨传薪铸辉煌

 

六十年来

茂名人民艰苦创业

让油城崛起于南海之滨

建成了令人瞩目的

好心之城、生态之城

魅力之城、幸福之城

 

为纪念茂名建市60周年,记录茂名60年来沧桑巨变,更好地宣传推介和展示“好心茂名”形象,让人们全面、便捷地了解茂名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和发展成效,市政协牵头,会同市委宣传部共同编写了《点赞茂名》(精选集)。

《点赞茂名精选集》简介

 

《点赞茂名》(精选集)是由市政协黄心强主席提议,经请示市委同意,由市政协主编、市委宣传部协编,以张慧谋为总统稿的13位作家团队编写,丘立贺等5位摄影记者负责图片拍摄。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张海为本书题写书名,广东省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作序,花城出版社出版。

 

《点赞茂名》的初衷是编写一套系列丛书,即名贤、名山、名水、名地、名校、名村,也统称为“六名”。根据市委意见,为向茂名建市60周年献礼,主持编撰丛书的茂名市政协、茂名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及茂名有关文史专家从原计划编写的“六名”丛书中,精心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篇目和内容,编写成《点赞茂名》(精选集),以此作为对外宣传推介和展示“好心茂名”形象,让人们便捷了解茂名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和发展成效的简本。

目录

目录

目录

向下滑动显示更多图

本书非史籍,只借古通今,以史为据。总体风格是根据花城出版社建议的编撰方向而定位的,不偏重写史,不做游记散文,不介入小我意识,结合当下,以史为据,编一本文笔清新、图文并茂、可收藏阅读的好书给读者。另外,本书结合茂名当前的发展书写,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大主题,凸显茂名的历史地位、人物作用、发展优势和建设成果。

值得期待的是

《点赞茂名精选集》

将于3月19日举办新书首发仪式

并与茂名人民见面啦!

那么

这本溯源茂名上下千百年

延推茂名海陆百千万的著作长什么样呢?

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

先睹为快吧!

《点赞茂名精选集》精彩节选

作为历史人物,潘茂名享受极尽的荣光。他的姓与名,曾让中国历史重要的朝代隋、唐等冠以县名、州名。隋代开皇十八年(598)设立茂名县,是以潘茂名之名命县名,用以纪念潘茂名对粤西人民之恩德。唐代贞观八年(634)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贞观六年才改高州为南宕州)为潘州。如今的茂名市名字也因之而来。中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以名命名地级市,唯潘茂名一人。

——《走近潘茂名》

潘茂名像  

 

当时俚人没有和汉人通婚的先例,于是议论纷纷,家人也并不看好这种异族联姻之事。14岁的冼夫人,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见卓识,态度坚决,排除压力,答应了和冯宝的婚事。汉人的地方长官和俚族女首领的结合,意义非同寻常。此事开启了汉俚通婚的先河,直接促成了岭南诸越和汉民族的融合,标志着一个岭南望族——冯冼家族的诞生。

——《岭南圣母冼夫人》

高州冼夫人塑像

大雾岭的云雾,瞬息万变,变幻莫测。天池深处,刚刚还是花红叶绿,那是岸边的景象,好像给天湖戴上了五彩缤纷的花环,然而,还没看清那绿叶的鲜嫩、花瓣的娇艳,水面一缕轻烟随风飘来,走近一点,以为会看得更加真切,但转眼间浓云滚滚,一泻千里,天、地、湖和人以及万物融在一起,如同回到了混沌初开的状态。

——《大美雾中岭》

大雾岭

博贺与电城是滨海新区麾下的两大重镇。早在唐正德年间博贺渔民已开始浅海捕捞作业,明清时博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港,历来是电白渔盐集散地。自1994年起,博贺港在渔港面积、码头长度 、渔船数量、单船马力、卸港量、渔业产量、渔业生产总值七项指标均居广东之首,目前为国家级中心渔港。

——《博贺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博贺新港防波堤

最不能错过的,是浪漫海岸的落日。晚霞美得让人叹息。火红的太阳一点点坠入南中国海,余晖把天边的云彩都烧成明艳的橘色。听着海潮拍打沙滩的声响,静静地坐着,真的会醉在夕阳中的。

                             ——《浪漫海岸,广东首席『爱与浪漫』主题景区》

浪漫海岸栈道

放鸡岛岛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的休闲、观光、度假、览胜的旅游资源。岛上有自唐代以来令人称奇的自然奇观:“南天飞石”“鸡海回澜”“仙石听涛”“羊礁观日”“鲤鱼吐珠”“群石卧澜”“雄鸡鸣晓”。岛上人文景观为:“湾州寻古”“李陈庙祠”“渔火闹汛”“灯耀南海”“群鸟翱翔”。

——《放鸡岛,南中国海最美丽的小岛》

放鸡岛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于1954年创办,建校64年来,秉承“因油而生、为油奉献”的办学理念和发扬“艰苦奋斗、求实献身”的办校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3万多名毕业生,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石油化工行业和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其中既有大型国企的管理精英,也有弄潮商海的商界翘楚;既有春风化雨的学界名师,又有守土一方的党政领导;更有一大批奉献在基层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普通建设者,为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官渡校区

坐落在水东湾新城的茂名市第一中学,充满岭南特色的建筑风格,红墙绿瓦,美轮美奂。校园气势恢宏,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校园内绿树掩映,湖泊静谧,曲径通幽。这里名师荟萃,人才辈出,蜚声岭南杏坛。由南国油城学府,铸造成粤西沿海地区著名高级中学。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茂名市第一中学》

茂名市第一中学

宝光塔、文光塔、艮塔分别筑于高州古城西面、东面、北面方位,鼎足而立,虽然各塔位置不同,但三塔的塔顶都在同一条水平线,说来十分神奇。现在高州三塔保护良好,三塔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高州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神奇的高州三塔》

宝光塔

走进化州孔庙,宛如走进历史之门,慢慢地走过长廊,缓缓地经过尊经阁,寂言的古树承载着千年来的文风武云,叶落的宁缓和远古的回想铭刻了历史思想的脉动。抚今思古,叩问历史,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思绪飞扬:春秋代序,岁月不居。

——《化州孔庙,春秋代序尊经阁》

化州孔庙

调皮的水鸟打破水面的平静,静谧的水库仿佛刚刚苏醒。湖风阵阵,送来清爽与凉意。云雾在山水间漫卷徘徊,如游子眷恋故乡,不舍离去。在大坝上近观远望,天空高远,远山旷达,山水与天空连为一体,高古而舒美。

——《高州水库,人造的仙境》

高州水库

在那些老建筑群中,凸显出来的是传承着远久文明的学宫书院。一千多年来,相继建造了诸如学宫(大洪国王宫)、起凤书院、陇西书院、藜照书院、简斋书院、文昌宫、文明楼、李仰吾公祠、开越大夫祠、信宜县国民政府、会馨楼、信宜县师范学校、杨筠松纪念馆,以及古郡民俗建筑群等等。计有19间书院、12间公祠、12间庙宇和7间旅馆。

——《八坊村的文化传奇》

信宜镇隆八坊村新貌

四季如春的庭院,草木葱茏,生机盎然。豪宅无语,厅室空荡荡。宽阔的四合院式庭院,高大的广府式骑楼,融合欧洲风格。藤蔓覆盖部分楼阁屋顶,园中央野菊花绽放,只见一株粗壮的含笑树,虬枝遒劲,虽老犹荣,坚守着主人显赫世家的尊贵。安静的含笑树,背后是灰黄斑驳的老墙,穿越深邃院落的丝竹墨香,在那岁月峥嵘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含笑树花开了,苞润如玉,香幽若兰。“宿露苞含新楚态,迎风倚竹烂盈姿。”不难想象,粤西首府当年丁财兴盛,满庭芬芳。

——《安良堡村,民国粤西首富府第》

安良堡大院

走进根子贡园,四季都会感受到高凉古荔韵。这些古老荔树根若龙盘,虬枝屈节,枝干交错,千姿百态。在贡园边有一株树龄约1300年的巨大的菠萝蜜树,人称“拴马树”。大树盘根错节,苍劲参天。相传唐代高力士回高州采荔进贡时,军士在此树拴马。“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晚唐诗人杜牧或许想不到历经二千公里,岭南茂名的荔枝还能保鲜飞送到长安城。

——《柏桥村,岭南最古老荔枝园》

古荔枝树“力士回首”

激溅而下经过山地与深涧,千百个弯道后依旧是永不停止的清流,满腔情怀经过了30多个镇、百万人口的座座村庄,滋润了那种植荔枝、龙眼、芒果、杨桃、香蕉的中国水果之乡色丽味香的辽阔幅地,使粤西古老的土地在四季循环中变得丰茂而年轻,呈现于闪亮而光荣的劳动画面。

——《小东江之魅力》

小东江夜景

清晨,平静的水域弥漫轻纱似的薄雾,旖旎氤氲,似无限情意依恋着湖面,似从岁月深处袅袅升起又缓缓飘散。薄雾在微风拂动中徘徊于环形的湖岸之间,似要向人们披露这里已发生的一切,要向人民讲述曾经辉煌的历史。

——《好心湖,神奇的见证》

市民在湖畔休闲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雨后初霁,大仁山云雾掩映。丛林苍翠,雾萦烟绕。黄瓦庙宇,道家仙踪。簇拥的道观建筑群中,三五道士,青色长袍,头挽道髻,手执拂尘,鱼贯而入八仙观殿堂,新一天的功课才刚刚开始。

——《大仁山—粤西道教名山》

大仁山旅游度假区

浮山一游,最美“浮山观日”。晨曦之时,立于峰顶,极目远眺。西北方,荔林绿浪,荔乡风光尽收眼底。正东面,南海归帆绰约。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彩云飘动,令人心旷神怡。人们伫立浮山岭顶,宛如进行了一次明净清新的空气浴。

——《浮山岭,南脉祖岭潘仙道》

雾绕浮山岭

春天的袂花江,沿岸绿草如茵。阳光灿烂,蔚蓝色的天幕之下,微风吹起圈圈涟漪,泛着粼粼的金光。一艘艘木船沿江而下,渐渐与地平线的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袂花江-沙琅江,流香溢蜜的母亲河》

袂花江夕照

倒流湾两岸青山如缎,生长着茂盛林木的山岭岚雾浮动,江岸草色青青,田野一年四季生长青红黄绿的庄稼,鸟儿飞翔啼鸣不息。罗江流至此处急湍而深湛,似有神奇的力量推动江水在急流中回旋之后再向前奔泻,似游子眷恋故土时顾盼依依。 

——《罗江向南流》

罗江林尘段

团队创作花絮

《点赞茂名精选集》以史实为基础,力争较准确反映茂名历史人文和社会发展脉络,突出茂名地方特色,力求将乡土性、真实性、可读性、收藏性及现实性相统一。为此,由张慧谋等13位作家组成的写作班子,用时四个多月深入茂名各地采风,搜集第一手材料,编撰完成此书(初稿)。

张慧谋(右一)在茂名滨海新区采风

庞积聪(右二)在茂名滨海新区港口村采风

黄华(左一)在浮山岭采风

官演武在高州水库采风

廖君(左三)与当地专家深入马鞍坳寻找摩崖石刻

何火权(右一)在金塘镇白土村采风

 

写作班子集体校稿

为了拍出我市高山大河名村名地的特征,5位摄影记者(茂名日报摄影部主任丘立贺、副主任黄信涛、记者岑稳、刘付思明、闵灿)冒酷暑,爬高山,过海洋,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寻找到最佳角度,拍了大量照片,保证了《点赞茂名》丛书的配图需求,出色完成了任务。

丘立贺(右)在拍摄高州市平云山途中的留影

那么

创作如此鸿篇巨制的大师们

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大家且往下看

写作、摄影团队成员简介

张慧谋 

《点赞茂名精选集》总统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文学院第三、四届签约作家,原《茂名文苑》杂志主编,第十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和“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丘立贺 

《点赞茂名》(精选集)摄影团队总负责人,现任茂名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从事摄影30多年,2006年被评为茂名市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有《选村官》等一批摄影作品荣获省级、国家级一二三等奖,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曾经三次担任广东省新闻摄影年赛评委。


庞积聪

原电白县政协副主席、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文学传记《墨缘》,在全国和省级刊物发表过小说、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散文若干。先后主编《烛光》(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报),《炎黄风韵》(冼夫人研究会会刊),《文史撷英》和《新电白》(电白政协机关刊物)杂志等。


黄 华 

电白电视台记者、编导。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多部中短篇小说载于《北京文学》、《广州文艺》等杂志,出版长篇多部。其撰稿、编导的电视专题片连续获得2016、2017年全国县市台电视评比一等奖。大型话剧《世纪风流》由广东话剧院演出,并荣获广东艺术节一等奖。


官演武

诗人、作家,画家。原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散文诗学会会长。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选刊》《散文诗》《作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诗和散文诗多次获全国大赛一、二等奖和优秀奖。散文诗入选《全国散文诗年选》《散文诗精选》等多个选本,诗歌入选《羊城晚报五十年诗歌精选》等选本。著有散文诗集《逐日的旅人》《灵地》《弦上的舞蹈》、诗集《诗人眼中的村居律师》、诗文集《诗意茂名》《法官精神》、散文集《水石纪事》等七部。画作广被收藏。


廖君

又名西粤君,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师承岭南文化大师梁剑波。广东省创作扶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奖获得者。出版《岭南道》《茂名年例》等多部文化专著。大型纪录片《年例》总撰稿人。在《中国作家》《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及粤西官方报刊发表大量作品。音频文学入驻蜻蜓FM全球广播电台,作品收录多种文化丛书。代表作《回避诗情》《茂名,拿什么来爱你》《娘子你是我的江南》。


何火权

曾任《南方论刊》副总编、编辑部主任,现为茂名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向卫国

文学硕士、副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南方诗歌研究所所长,茂名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中西诗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梁建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茂名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先后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400万字,获各种文学(征文)奖30多次,出版过长篇小说6部、短篇小说集2 本、散文集2本。

团队其余作家介绍

★梁柏文,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高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已在多个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60余篇。曾获广东省和茂名市廉正小说作品征集大赛优秀奖和一等奖。

★向梅芳,二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现供职于广东省信宜市文化馆,兼任广东茂名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信宜市文联副主席、信宜作协主席。著有代表作“南洋客”三部曲第一部;曾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18年出版散文集《此在与远方》。

★温程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小说、诗歌作品多次获省、全国奖;出版有《502房客》《多么伤心的夜》《追赶大潮写春秋》等小说集、诗集、报告文学、通讯集多部。

★黎贵,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化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多家报刊特约记者、撰稿人。曾在多个报刊发表作品千篇(首),约150万字;出版专著8部,主编文学书籍多部。作品曾多次获国家、省、市征文大奖。

 

★周泽明,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高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历任高州市文化馆副馆长,专门负责音乐创作和《高凉文苑》《高州文艺》杂志编辑工作,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故事等文学作品230万字。

如此一本集茂名“六名”于一体的大作

作为茂名人的你是不是很想拥有一本呢?

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面世吧!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