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梭在地铁上下班的您
有没有发现
“蛤地”的读音已经从“Hádi”改为“Gédi”
车站标识、LED显示屏、广播等相应做了更改
路过的时候可以留意看一下哦~
为什么要更改“蛤地”的读音呢?
先科普一下“蛤地”作为地名读音的由来吧
蛤地:
据了解,“蛤”为多音字,念“Gé”时意指青蛙,念“Há”时则指蛤蟆。 东莞将“蛤”用作地名时应为“Gé”。
主要原因有四点
01
蛤地社区指出“蛤地”的读法代代传承下来都是“Gédì”,市民认同度非常高。
02
根据《东莞市地名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记载,“蛤地(Gédì)在莞城镇9公里处,属篁村,清朝置居。当时博罗人在此建一穴坟形似青蛙(俗称蛤),故名”,也佐实此“蛤”为青蛙的意思。
03
蛤蟆素为丑陋、讨人嫌的事物,用作地名略显不雅。而青蛙守护庄稼,在民俗中属于吉祥物,两者相较应取后者为佳。
04
在近期开展的“二标四实”地名梳理中,南城街道上报市民政局地名委员办公室批复的“蛤地”注音也是“Gédì”。
为尊重民风民俗
配合市民政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工作
市轨道公司组织对2号线“蛤地”读音的设备设施进行排查
更改了车站、列车语音广播和车站读音标识
小伙伴们在出行的时候注意啦!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坐错站了哟~
如有疑问,可拨打服务热线0769-88176666咨询
来源:东莞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