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顺德做大妗姐有多难?口才犀利,堪比嘻哈选手!

均安乐园网
+ 订阅

作为顺德婚嫁习俗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大妗姐被称为新娘的“守护神”。大妗姐最早出现是在公元1100年,是安排整个结婚礼俗的主要人物。

“食个糖冬瓜,等老爷奶奶日日笑哈哈,

新抱快快脆脆添个男苏虾,

生个仔仔顶呱呱,靓仔过刘德华。”

站在新娘旁一边帮忙斟茶,一边说着押韵又搞笑的吉利话。

一句句吉祥话语中,新娘端起茶杯,

向新郎家的长辈鞠躬敬茶。一旁的英姐,

还不时指导新娘如何尊称家里的长辈。

大妗姐除了要懂得结婚的一切习俗,说些应景吉利话,还必须是“有福气”的人。口才极佳的英姐家庭美满,是合适的人选。邻村的朋友求她帮忙,做一回大妗姐。英姐虽然有点犹豫,但还是答应了。

婚嫁习俗繁琐复杂,过大礼及回礼、办嫁妆、安床、上头、出门入门、三朝回门,每一环节都有禁忌。

婚嫁涉及百余种吉祥物品,龙凤被、子孙尺、各种喜果、百担礼饼等,一样都不能少。新人双方的亲戚辈分,叔伯兄弟姨妈姑姐,长辈斟茶顺序等,喊错一个也够尴尬的。

热闹背后需过“三关”

每个行当都有各自的辛酸,做大妗姐自然也有苦衷。从婚礼前一晚的安床开脸上头的仪式,到婚礼当天的迎亲筹办,甚至还有婚礼当天统筹应变和制造气氛,都是大妗姐需要照顾的地方。

因此,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妗姐必须过“三关”———口才关、体能关和心态关。

大妗姐靠一张嘴揾食,口才好是首先必备的条件。

“大妗姐脑中要储存上百句祝福语,倒背如流、信手拈来。比如,老爷奶奶拿喜糖时,要随机应变。吃糖果就要说‘食粒糖开大厂,好事成双打孖来’;莲子就是‘莲子连孙连昌盛,莲子连孙连万代’。

其次,大妗姐得跟足新人一天,到处斟茶、敬酒,对体力是个考验。

“7点到男家,开始铺床、摆新房、参花、采花、煲好红鸡蛋和酸姜、煲好开枝茶、做好接新娘回来的一切准备。晚宴过后,还有闹洞房等。正日当天,大妗姐都要陪伴在新娘左右,直到11、12点才结束工作。”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男娶女嫁过程经世代演绎,而成求婚、订婚、下庚帖、送聘礼、迎娶、成婚礼仪、回门等习俗。但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婚嫁习俗同中存异。

过去,顺德民间的婚嫁风俗是按“三书六礼”的规制结就秦晋之喜的。比如男家选中女家小姐后,是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女家若收了礼物,即表示同意该门亲事。

随后,便是送礼了。男家便请媒人到女家通知已择定的良辰吉日行骋礼,即为新郎上新娘家提亲。提亲要带上礼金、礼饼、成双成对的红米酒,礼饼就是顺德特有的龙凤饼,有莲蓉的,有蛋黄的,一盒一对分红白两色,即今日的“派嫁女饼”习俗沿革的由来。随后,女方也要送上姑爷裤料,大发松糕等回礼。  

“亲戚不送礼不请,朋友不请不送礼。”顺德长者吴海成介绍,由于亲疏关系,亲戚关系的必须要等对方先送礼再下请帖,而朋友关系的则是先下请帖,对方才会送礼。而且请了其中一个,同辈的亲戚朋友都要请。  另外,女家还要在男家去迎亲前的一二天,将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顺德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友好出来迎接,这叫“迎妆”。

但这些婚俗不过是尘世间的小礼节,让婚礼锦上添花。这些习俗都是为讨个“好意头”,但维系婚姻的,最重要的不是习俗,而是两个人的感情。

大妗姐嘻哈祝福语

饮杯新抱茶,富贵又荣华,银纸有渣拿。第一杯祝老爷奶奶一本万利、一帆风顺、大吉大利、顺顺利利、儿孙又满地;好事成双,明年请吃姜,头威头势,等新抱早生贵子,夫妻到老白发齐;生生猛猛,三年抱俩;四季兴旺,老少平安;五世其昌丁财旺;年年顺景,好事陆续有来,龙凤胎又打孖来;饮茶见杯底,新抱生翻几个大肥仔,生亲仔仔都打孖来。吉星高照,八方来财,长长久久,儿孙一大兜,银纸一扣扣,有车又有楼,间间银行大把利息收;大吉大利,顺顺利利,结婚生意旺,十全十美旺丁财。

食粒糖开大厂,好事成双打孖来;莲子连孙连昌盛,莲子连孙连万代;糖甜蜜蒂荣华富贵,儿孙代代齐;食粒朱古力,搵银纸搵翻几个亿;掘大藕,儿孙一大兜,藕丝咁长,子孙代代有储备粮,家中大细有商又有量;欢欢喜喜,儿孙满地剥开花生又有银,等你们出路遇贵人。

来源:今日顺德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