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珍馐美味,唤醒秋日味蕾

云浮文化
+ 订阅

食色性也,食不可辜。说起饮食文化,不得不提起古诗词中珍馐美味。懂吃谈吃的诗人不在少数,山珍海味,一粥一饭,一两句古诗词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人生在世,美食与诗不可辜负!

| 豆腐 |

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被称为“植物肉”。

豆腐味美而养生因此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而诗人们对豆腐也是偏爱有加。

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元·郑允端《豆腐》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苏东坡《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仿绍不真真绍有,芙蓉豆腐是名汤。

——清·杨燮《豆腐诗》

| 螃蟹 |

其实,中国人吃螃蟹由来以久,而且花样繁多。明朝时发明了“蟹八件”,它们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用“蟹八件”吃螃蟹,显得斯文风雅许多。

不负初寒蟹螫手,床头小瓮拨新醅。

—— 宋 · 陆游《视东皋归小酌》

盈盘紫蟹千卮酒,添得临岐泪满巾。

—— 唐 · 罗隐《东归》

蟹螯得橙齎,风味正如许。

—— 宋 · 李处权《简友生促酒》

| 鲈鱼 |

鲈鱼一直是中国人喜欢的河鲜,关于鲈鱼,还有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晋代文人张翰不满权贵斗争,因思念家乡鲈鱼,辞官回家,因此后人用“莼鲈之思”表示思念家乡。

不只是张翰,许多文人墨客也十分钟情鲈鱼,且看这些诗词。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

—— 陈尧佐《吴江》

湖上客来金橘熟,桥头人卖玉鲈肥。

——吴宽《吴江晚眺》

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

—— 陆游《秋晚杂兴》

| 美酒 |

在中国诗人看来,酒怕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了。无数诗人墨客开心时,喝酒;难过时,喝酒;聚会时,喝酒;一个人时,也喝酒……酒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样。试想一下,如果“诗仙”李白不喝酒,那会给诗坛留下多少遗憾呢?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问刘十九》

这些伟大的“吃货”诗人,以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一首首诗来诠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美食……


编辑:依桃

图文:国家公共文化云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