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却的历史|抗战时期广州未曾闭门停业的柔济医院

广医三院
+ 订阅

今天,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一个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73年前的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从1931-1945

14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终于迎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在那段充满苦难与血泪的历史时期

身处广州西关的柔济医院艰难前行

抵抗日本侵略

拯救受伤民众

从未停止过一天办医

在医院的百年历程上

书写了一段不可忘却的故事

中国人民抗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回忆一段柔济往事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抗战时期广州未曾闭门停业的柔济医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次年广州不幸沦陷,时局艰辛,市内各大医院纷纷关闭,或向内地转移。为救治伤员,国际红十字会力挽各医院留在原地继续开业,得到柔济院方和员工们的积极响应。从此,柔济医院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运营,从未停办过一天。

日军侵占粤海三灶岛后,扩建飞行场所,使用陆机(重型轰炸机),企图对华南地区疯狂轰炸。1938年4月,日军飞机轰炸广州市区,造成102人死亡,199人受伤,其中,27人被柔济医院收治。尤值一提的是,医院成立了航空救伤队,政府航空军与日军在广东上空激烈交战,英勇受伤的航空将士大都在医院得到妥善救治。

广州沦陷

广东空军抗战史上记载了柔济医院抢救旅美华侨空战英雄关孟祝、黄新瑞的事迹。

1938年初夏,日寇南侵,海豹机扫扰。关孟祝驾机空中警戒,值班巡逻,正准备交班、着陆休息时,警报忽起,敌机来侵,孟祝年轻气盛,义愤填膺,不顾疲劳,锐意杀敌。飞至粤北韶关上空,与敌机遭遇,孟祝先发制人,立即对一敌机开火,敌机中弹,倒葱飞栽,坠毁于曲江县犁市河边上,孟祝凯旋返航至中途,发现三架敌机尾随,双方几番冲击,交火,无奈众寡悬殊,中弹着火。孟祝半身被烧,急速跳伞。敌机尾追,用机枪向孟祝猛烈扫射,孟祝不幸左足中弹,降落广州西郊河畔,迅即得到军民抢救,被护送到广州柔济医院,医治十余天,因火毒攻心,返魂无术,就此成仁取义,光荣为国牺牲,时孟祝华仅25岁。

而黄新瑞在空战中跳伞获救,被送往广州柔济医院救治,在左手取出不少破碎弹片,并将伤重小指切除,月余后左手逐渐恢复知觉。复参加武汉空战阵亡。黄新瑞遗孀刘惠贤,战后在柔济医院当护士,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任内退休,安享晚年。

抗战时期的救援

抗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认购救国公债是支持抗日的举动。当时柔济医院的欧美医生有的认购国债,从经济上支持抗日,有的则投身于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医院还积极协助“战时儿童保育会”,收容难童数十名。此外,广州沦陷后,医院设法收容贫苦无告之难胞上百人,每日供其菜饭,并在可能范围内帮其解决生活及谋职问题。

医护人员参与抗战救治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柔济医院的美籍员工陆续回国,教会经济资助亦告中断,柔济医院人力和经济都陷入困境。据统计,柔济医院当时只有医生6人,药剂师2人,护士14人,其他员工10人,合计32人,病床120张。但医院的医护人员克服困难,逆境谋生:医生带领医学生救治病人;经过短期培训的助护人员在护士的带领下,分担护理工作;即便是工勤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外,也还要负责看护病人等工作。

1942年6月,日伪政府发令省立医院接收柔济医院,9月派员进驻。柔济医院全体员工不愿意为日伪政府服务,一致要求离院,自行开业或撤往大后方。住院病人得知消息后,亦要求出院。由于员工和住院病人的抵抗,日伪接收人员在柔济医院待了7天便撤离,接收失败。

在日伪统治时期,伤寒、结核、天花、霍乱等传染病曾一度肆虐广州。在王怀乐院长带领下,柔济医院员工全力投入到救治病人工作中。除完成医院繁重的诊治工作外,还派出医护人员进驻岭南大学、白鹤洞难民区救治病人。梁毅文医生和张德颐护士在岭南大学难民区每天为大量的患者诊治;黄才英医生还在白鹤洞难民区为一产妇接生,一胎产2男2女共4婴,母婴平安,在社会上传颂一时。

组成战地救护团,参加抗战活动

柔济员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图存活动。年轻女护士黄静芳就是其中的一员。

1944年6月的一个午后,广州市爱群大厦顶层飞散出无数的抗日传单。印刷、散发传单的人,就是柔济医院年轻女护士黄静芳。缺少经验的黄静芳,当场被日寇宪兵抓走,遭到严刑拷打,在监狱度过一年多,至日本投降后才被释放出来。黄静芳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后来不知所踪。

抗日地下工作者杨绍元在《临江仙》(抗战感怀)一词中,记载了这段鲜为人知的事迹:长忆凯旋归穗日,先鞭跃马羊城,倭奴屈膝竖降旌。沙面狂欢夜,歌舞到天明。痛饮红楼偿誓愿,此中尽是豪英。如烟往事去无声,石门怀猛士,荔浦念柔情。“荔浦念柔情”一句,便表达了他对柔济医院的怀念和对护士黄静芳的敬佩之情。

八年抗战,柔济医院的员工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社会服务工作不因处敌人势力之下而减少,且反以当时市民生活之困难而增多,扩大赠医施药,救治伤患,从未停办过一天。至1945年,柔济医院有员工130人,病床150张,月门诊1600多人次,住院病人近300人次。

抗战期间救治病人统计

抗日战争胜利后,

柔济医院董事会致函王怀乐院长,

对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守职行为表示感激,对留守员工予以奖励。

柔济医院员工,

在艰苦战争岁月努力践行当时

“拯救生命、传播真光”院训,

柔济人的精神和气度得到诠释与发扬。

文/转载自《发现·柔济》一书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