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专家支招,教你防治荔枝蒂蛀虫!(收藏)

农财网荔枝龙眼通
+ 订阅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荔枝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技术水平,推动荔枝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促进果农持续增收,6月29日下午,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省农业厅主办的全国荔枝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暨广东省市县农业部门培训在广州从化举办。

会上,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虫害岗位专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炳旭针对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深入讲解。

一虫:“兼前-抓中-控后”防治蒂蛀虫

陈炳旭提出绿色防控技术的理念,他认为,针对荔枝虫害防治,不仅要科学用药,还需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达到绿色防控、增产增收的目的。

陈炳旭针对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深入讲解

在科学用药上,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做好病虫害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对症用药,做到一方多治,减少药剂防治次数。二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或机油乳剂等矿物源农药,以及生物农药、特异性杀虫剂、微毒化学药。三是选用高效施药器械,改进施药方法,提高精准施药水平。四是交替轮换用药延缓病虫抗药性产生,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

蒂蛀虫是荔枝最主要的虫害,具有世代重叠、钻入果实快、产卵多、白天不活动,夜晚不趋光、夜晚活跃,飞行力强等生活习性,给防控防治带来很大挑战。陈炳旭建议,可以重点采取统一放梢、清除冬梢、捡拾落果、间伐修剪等农业防治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蒂蛀虫的虫源基数。

除了农业防治,还需要采取药剂防治。陈炳旭提出“兼前-抓中-控后”的防治策略,分别针对蒂蛀虫的成虫、幼虫、卵进行药剂防治。防治时期的选择也很关键,可以通过预测预报的方法,提前预测蒂蛀虫爆发高峰期,在高峰期来临前施药。在药剂选择上,尽量选用高效药剂,菊酯类、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霉素对成虫和幼虫高效,灭幼脲、除虫脲、氯虫苯甲酰胺对幼虫和卵高效。

蒂蛀虫最佳施药时间

两大病害:霜疫霉病、炭疽病防治方案

荔枝病害目前已记载的有49种,荔枝霜疫霉病和荔枝炭疽病是荔枝上最常见的两大病害。荔枝霜疫霉病可为害梢、叶、花、枝、果柄、小果和成果,主要为害花和近成熟果,导致大量落花和落果,损失30-80%。贮运期继续危害,引起大量烂果。炭疽病早期为害嫩梢、叶片、花穗、枝条和幼果,有的果园病叶率达30-40%,后期为害果实,造成大量落果。

陈炳旭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一是清洁果园。果实采收后,结合修剪,清除树上枯枝和地面的病果、烂果,集中烧毁,然后用铜制剂等喷树冠1 次,可降低病原菌基数。

二是栽培管理。强化肥水管理,平衡施肥,培育健壮树体;控制冬梢,增强树势;短截长花、适当疏花。

三是控制果园湿度。完善排水系统;深耕培土、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质疏松;间伐修剪确保通风透光。

针对荔枝霜疫霉病,陈炳旭建议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首先是保护性药剂:主要有铜制剂、代森锰锌、百菌清和福美双等;其次是内吸性药剂:瑞毒霉(雷多米尔、甲霜灵) 、乙磷铝(疫霉灵)、霜脲氰、恶霜灵、安克等。

针对荔枝炭疽病,可以采取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多菌灵、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代森锰锌、福美双。是传统广谱杀菌剂,具保护作用。

以下药剂对两种病害均有防治作用: 25%阿米西达SC, 40% 嘧菌. 戊唑醇(颖润) SC等嘧菌酯类药剂;250克/升凯润乳油、 凯特(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百泰(60%唑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双博(62%多.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吡唑醚菌酯类药剂;

本文系农财网荔枝龙眼通原创,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农财网荔枝龙眼通(订阅号:ncwlzlyt)

作者: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吉龙 徐灿红

今日编辑:晁海娟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