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天河体育中心——真情不变30年》征文评选结果出炉,获奖名单在这里!

南方艺见
+ 订阅

由南方日报社和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联合举办的《我与天河体育中心——真情不变30年》征文评选活动,日前结果揭晓。《天河之名》《“天河”情 体育缘》等55篇征文获奖。

作为广东、广州重大体育和文化盛事的地标性建筑,天河体育中心沧桑嬗变30年,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和美好的回忆。她不仅是外来者初次到访广州必须拜会的“朋友”,更是本地人三天两头串门的“芳邻”。参选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寄托着一段段难忘的情谊。其中,既有外地人的第一印象,也有本地人的日常活动;既有几代人共同的梦想,也有两夫妻的甜蜜回忆;既有运动健身的激情,也有演唱会的疯狂,还有花市的热闹……

征文活动吸引了众多来稿,作者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各年龄层。其中包括81岁高龄、写有《雅马哈鱼档》《情暖珠江》等名作的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章以武,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艺奖获得者刘迪生等名家。此外,还有30年前为天河体育中心写稿、创作漫画的老作者,初出校门的90后,体育中心的志愿者、安保人员,在这里参加比赛的残疾人运动员,每天在这里健身运动的抗癌斗士,还有与体育中心结有福缘的新婚夫妇、新晋父母……

本次活动,不仅是作者对天河体育中心的真情告白,更是体育与文化的联姻。各位作者通过富有文采的笔调,记录了与体育中心的种种情缘,表达了对广州、对健康、对生活的热爱。


【获奖名单

序号

题目

作者

一等奖

天河之名

刘迪生

一等奖

“天河”情 体育缘

薛东

二等奖

这是广州的风水宝地

章以武

二等奖

醉心于天河体育中心

谢显扬

二等奖

三篇美文

陈建族

三等奖

我和你,真情不变

刘茉琳

三等奖

这里曾经有个”苗莆”站

陈东明

三等奖

三十年的斑斓

王元

三等奖

与爸爸一起的游泳时光

林文静

三等奖

玫瑰姑娘

刘妍

三等奖

城市的”留白”

尹广

三等奖

最美的风景在眼前

肖曙光

三等奖

天马奔腾

刘第红

三等奖

女儿与天河体育中心同龄

罗文湘

三等奖

跑步,一种独特的体检

王静

三等奖

情系天河花市

李玉婵

三等奖

三十年前的投稿

何信能

三等奖

梦圆两代人

邱海宁

三等奖

天河体育中心的“福缘”

谢文华

三等奖

如诗年华的美丽情怀

吴少玲

三等奖

我与体育中心的漫画缘

梁树庭

三等奖

心中永恒的存在

张建平

三等奖

认识你,真好

倪西赟

三等奖

志愿者,相约在天河体育中心

张咏欣

三等奖

致天河体育中心的一封信

伍丽燕

优秀奖

承载梦想的方舟

熊杰

优秀奖

一位抗癌明星的故事

李敖

优秀奖

我与体育中心一起腾飞

王琦

优秀奖

体育中心 你我温馨

罗宇杰

优秀奖

天河有星

唐芳磊

优秀奖

我的天河情

麦友安

优秀奖

忆天河体育中心乒乓球石台

谢宝光

优秀奖

我的健身梦

袁斗成

优秀奖

三代人眼里的天河

阎友新

优秀奖

两张照片

李检波

优秀奖

心中的奥布莱恩杯

刘恩

优秀奖

与体育中心的快乐之缘

郭新国

优秀奖

真情不变何止三十年

张大彤

优秀奖

我和天河体育中心二三事

路易

优秀奖

运动的生命更精彩

曹祖兴

优秀奖

感恩,我和体育中心的故事

许凌云

优秀奖

广州体育梦 天河卅年情

丁运时

优秀奖

天河体育中心的爱

胡小卫

优秀奖

爱跑步的外孙女

钟志红

优秀奖

天河礼赞:以健儿的视角接近

黄鹤权

优秀奖

羽毛球拍中的幸福

余显斌

优秀奖

陪伴是最长期的告白

陈建梅

优秀奖

温情的纽带

黄志尧

优秀奖

心中永远的彩虹

黎尊乾

优秀奖

体育梦,天河颂

倪贤秀

优秀奖

我与天河体育中心的岁月情缘

廖庆衍

优秀奖

怀梦30年

苗云辉

优秀奖

“天体”今昔竞飞翔

霍无非

优秀奖

天体有我的篮球梦

贺翰

优秀奖

我与天河的不解之缘

赵建华

【优秀作品选登】

《天河之名》(一等奖作品

● 刘迪生

滔滔天河浪,滚滚珠江潮。天河,这是一个令世界羡慕的名字。“纵目游骋,她的潋滟与润泽,向东波及黄埔,在西连接越秀;珠江玉带在她的南边逶迤而过,白云山色在北面与她为邻……天河,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杂然并存,现代都市气息浓烈,更见众多大学校园内红棉临风摇曳,梧桐傍水舞蹈……”杨建城先生在《天河文物志》的序言里,这样描写天河。因天水得名,这条河流在广州人的身上流动,这是一条生命的河流,奔腾不息。

“天河”之名,不禁让我想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在广州,“天河”二字好似一个璀璨的星座,天河体育中心则是这星座中央的熠熠明星。

(刘迪生)

“下一站,体育中心”——许多广州人的一天是从体育中心开始的。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毗邻广州东站与中信广场,体育中心站承载着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天河体育中心也陪伴着广州人,30余年寒来暑往。我的一天也是从天河开始的,作为天河体育中心的“老邻居”,晨起步行10余分钟,就可抵达天河体育中心东门。和很多“老邻居们”一样,在体育中心晨练,耳边响着曼妙的音乐,一边小跑一边想着心事,偶尔会有一些关于写作和工作的灵感涌现;我的几部作品正是在体育馆的跑道上酝酿而成的。而我的办公室,则坐落于体育中心西侧,透过窗户便能望见体育中心发生的故事,它们为我提供了诸多的遐思和小憩的时间。

30年前,“天河”二字在广州还是蒙着尘土的荒野以及天河村旁废弃的民用机场。始建于1984年的天河体育中心,历经六运会、世界杯女足、九运会、亚运会……广东男足六运夺金、中国女足走向世界、广州恒大勇夺亚冠……一场场体育盛会的上演,一声声呐喊和赞叹,擦亮了“天河”这颗明珠。恒大的球迷把天河体育中心称为“天体”,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星球,高悬于他们热爱运动的炽烈内心;喜欢游泳的人,总能在恒温的游泳馆里一显身手;歌迷朋友会无惧风雨与他们的偶像台上台下一起欢歌……这座综合性多功能的场馆,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殿堂和全民健身乐园,更是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的“城市客厅”,她热情洋溢,接纳着五湖四海人们的驻足和欢声笑语。天河像一道连接天下的彩虹,怀抱世界的港湾。可以说,天河体育中心的发育史就是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也是一代乃至几代广州人的个人史。

“行花街”几乎是所有广东人美好的记忆。除夕前夕,天河体育中心会被繁花环绕,真正的“花城”燃烧着,这是广州最温馨的时节,也是天河体育中心最浪漫的篇章。天河体育中心原本就是一个园林式的体育公园,芳草如茵、绿木葳蕤,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在亲近自然中领悟“生命在于运动”的音律,而在“行花街”的冬日,更是将岭南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每天从花木中走过,携带着一身芳菲,工作一天也神清气爽。与家人、朋友三三两两,在花木中间穿梭,你也许还会想到郭沫若笔下的“定然在天街闲游”的美好情志。

又或许,天河体育中心本身就是一棵高大挺拔的亚热带植物,它的树冠稠密,枝桠茁壮。它在烈日中、台风中、寒流中,总是给予人们生命的热情。它也像一个亲密的邻人,静静陪伴着人们,上车、下车、跑步、行路、欢呼、歌舞……如果你正去往那里,它就像你的老朋友,不经意地亮出了天河之名。天河体育中心所代表的现代城市的未来意识、前卫的理想格局,是世界城市文化和文明前瞻性和现代性的缩影。

体育之美就是人类的生命之美,体育中心之美就是城市与人类交互的现代文明之美。天河,凭借着南中国改革开放的恢宏舞台,镀上了朝气蓬勃的时尚金色。在这里,我们经历了从农耕文明到商业文明的羽化,参与并创造了城市新的气象。30年间,人们的奔跑、跳跃与欢呼,凝合成了天河体育中心的心跳,它的频率正在与世界共振,踏出时代的足音。

《“天河”情 体育缘》一等奖作品

● 薛东

我小时候梦想的职业是:当一名出色的体育记者。这注定自己要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结下一生的情缘。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湖南湘中的小县城求学时,机缘巧合能看到来自广州的《羊城晚报》,并喜欢上了追看其中的体育版。那个年代,全国报纸基本都是4个版,能拿出半个版登体育新闻的,全国独此一家。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揭幕时,还在读高中的我,第一次通过新闻的传播,头一回见识了我国自己建造的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梦想成为一名体育记者,踏遍世界大赛的赛场,成为我的唯一职业规划。1988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中山大学中文系。

乡下伢仔第一次出远门,便是到了千里之外的大广州,一切都新鲜。不像别的同学,到广州的第一个周末,大多是去白云山等景点。我到广州后的第一个假日,便是请我同校的师兄带我去天河体育中心看看。我记得非常清楚,1988年到天河体育中心参观,是要买5角钱门票的。就这样,我的第一张掏钱买的景点门票,贡献给了我心中的天河体育中心。第一次踏进当时国际顶尖水平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我的心震撼不已……

1991年,由于天河体育中心一流的场地,广东争到了首届世界女足锦标赛主办权,共设有广州、佛山等5个赛区,主赛场便设在天河。那时,我已在广州一家大报的体育部实习。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有幸在那一年,在天河体育中心见证了大赛开幕的盛况,在随后的揭幕战中,中国女足4比0狂胜欧洲亚军挪威队。铿锵玫瑰在天河怒放,我体育记者生涯的第一场国际大赛,就这样在天河迈步……

人是要有一点梦想的!1992年夏,我如愿以偿进入了广州一家大报,成为一名正式的体育记者。从此,与报社大院相距3公里的天河体育中心成为我跑得最勤的地方:约访在此办公的广州市体育局官员、参与在此举行的全民健身运动、采访在此举办的大大小小赛事……我用勤快的脚步践行自己要当一名优秀体育记者的誓言。在这里,我也曾写出不少独家好新闻。本人供职的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广州获准申办2010亚运会》一文,正式对外公布了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申办亚运会的新闻。这便是本人抢发的独家重磅新闻。为何能抢到此新闻,秘诀便是本人在天河体育中心内跑得特别勤。

在天河体育中心,本人经历过的重大国内外赛事有第九届全运会、广州亚运会、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但最令人难忘的是,当年,本人曾高擎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天河体育馆绕馆一圈。体育记者的最高境界是能采访奥运会、世界杯等顶级大赛。最令我想不到的是,20多年体育记者生涯中,不仅采访了多届奥运会、亚运会及世界杯等顶级大赛,还因在这一方面的出色表现,当选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那天在广州的火炬传递结束后,近200名火炬手全部在天河体育中心集结,举行当天圣火收集仪式。而对天河体育中心怀有一种特殊感情的我,情不自禁再次高举火炬在此慢跑起来……

5年前,本人离开体育采编第一线,从此,去天河体育中心的机会也少了很多。但每次路过这里,我都会默默深情一望……

【统筹】罗宝雯

【策划】李贺

【编辑】陶明霞

【图片】由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提供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