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鸡不成宴的典故竟然与杏花鸡有关,走进封开品尝正宗杏花鸡

肇庆市旅游局
+ 订阅

了解一个地方,要从味蕾开始。然而,如果用舌头去了解封开,那么游览的地图就要重新描绘,“天下第一石”大斑石被皮脆肉嫩骨香的杏花鸡所取代;麒麟山只剩下了清甜可口麒麟李;端州一转身就闻到了肇庆裹蒸的香味……当一副活色生香的美食封开地图乍现眼前,喜爱美食的食客变得兴奋莫名;当渐行渐近发觉,整个封开,香气弥漫。

广东的名鸡天下闻名,食鸡文化蔚然成风,这一期我们寻味肇庆封开杏花鸡,将品牌农产品端上餐桌。杏花鸡是广东省三大名鸡之一,产于封开县杏花镇,当地人称其为“米仔鸡”,建国后因产地易名“杏花鸡”,追根溯源其养殖历史接近1100年,名声最鼎盛的是在清朝年间,被列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据传,唐朝首魁状元莫宣馨把家乡特产杏花鸡带到京都给皇帝和大臣享用,由于味道特佳,龙颜大悦,所以宴请必备杏花鸡,“无鸡不成宴”的典故也是由此传开。

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味道鲜美,皮薄肉脆、骨细易嚼,享有“玻璃皮、蔗渣骨”之誉。可通过白切、豉油、盐焗等多种烹饪手法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也可做全鸡宴。

其中“白切鸡”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鸡的原味,反映出杏花鸡的特有鲜滑美味,也是广东人对本地物产自信的流露。白切鸡系肇庆一道名菜,制作简便,取走地鸡一只,宰杀干净,将整鸡放入90度微沸的开水,“七上八下”的温烫使鸡膛内温度与鸡肉表面一致,再浸泡20分钟,待杏花鸡熟透后,捞起过冰河,配上一碟沙姜酱油或姜葱作为酱料,即可装盘。

浸熟后,整只鸡油光闪亮,色泽金黄,淡黄的皮肤下包裹着白嫩的鸡肉,蘸上姜葱后连皮带肉一块咬下,姜葱的清爽带出了鸡肉的清新,一股鲜香鸡味直冲肺腑,吃一口鸡肉劲道十足,唇齿生香!这种口感用封开杏花鸡尤为明显。

封开杏花鸡系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其羽、咀、脚(啄)皆黄,颈、身、脚皆短,标志性特点是肤如凝脂,骨细皮薄,肌纤细嫩。在肇庆,养杏花鸡的组织多达200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封开县智诚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其出品的杏花鸡确有独到之处。

“原装”纯种的杏花鸡

杏花镇养鸡有2000多年的历史,封开杏花鸡从品相、肉质上严格把关,不仅保持了外观上表皮光泽、体形匀称,而且从种源上坚持原种生产,不引进大型鸡进行杂交。

养殖天数足够

别人养120天出栏,但智诚家禽育种公司养足150天。在肉鸡上市前15天,智诚家禽育种公司对杏花鸡进行“品质提升”,即将肉鸡净化饲养,对鸡的药物残留进行监控,确保鸡的品质,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山间传统放养

封开一带是广东特有的“火山泥”地区,雏鸡养到45天后,即散养于山林,溪水清清,任其拾食遗穗、虫蚁、野果,从而吸收“火山泥”中的矿物质,保证杏花鸡自然生长。

无鸡不成宴,有宴就有杏花鸡。封开杏花鸡驰名海内外,可不是浪得虚名,这次小编驱车赶到肇庆,有幸品尝了地道的杏花鸡,咬一口柔嫩骨香,鲜甜尽显,不禁感叹150天的精华都浓缩到了这只鸡上,骨头里也是充满鸡香,让人意犹未尽~

小贴士:杏花鸡历史

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封开人民代代相传,流下了回味无穷的杏花鸡。据封开县志记载,杏花鸡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养殖历史,明清年间一直是朝贡的贡品。

来源:南方农村报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