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惯了下面这几家医院的市民们注意了
今后去看病
要么会发现医院大变样
要么得换地方看病
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
近日
《主城区综合医院优化提升方案控制性详细规划》
获得通过
涉及4家大型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二院)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其中中山二院将在
海珠区的洛溪桥脚新建总院部
原来沿江路老院区的历史建筑
将改造成为医疗博物馆
其余三家医院将进行原址优化
中山二院:总院部将迁往海珠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国家卫健委属(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835年,是我国第一家西医医院,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目前,医院于中心城区内共有两个院区,两所院区均面临用地紧张,设施老旧残缺,医技空间受限,教研用房不足等问题。
而海珠区现状医疗卫生资源紧缺,未达到广州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每万人60个床位的要求。
本次中山二院新院区选址西至洛溪大桥,南至环岛路,北侧靠近海珠儿童公园,东侧为长江百货交易城,南侧为广航总部,用地面积47364平方米,1500床规模。未来将作为中山二院的医院总部,建设成为集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现在位于沿江路的北院区部分功能将搬迁至新址,原有院区历史建筑将改造成为医疗博物馆、展览馆,相关项目立项正在积极申请中。
中山二院新址位置图
省中医二沙分院:新建一栋6层医技综合楼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是全国三甲医院,位于越秀区二沙岛大通路北侧,北临珠江,南临广州发展公园,项目红线范围2.6公顷。现状建设规模已无法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根据通过的规划,院区内的建筑面积由现行指标20856平方米调整为29801平方米;容积率由现行指标1.08调整为1.54;建筑密度由现行指标25%调整为35%。
规划在医院西侧网球场,游泳池位置建设一栋地上6层医技综合楼,同时建设3层的地下室。扩建后二沙岛分院总计容面积8945平方米(其中地上计容面积6935平方米,地下计容面积2010平方米)。
省第二人民医院:拆宿舍区新建综合医院大楼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前身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七医院,2004年更名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下称省二医),是全国首个省级应急医院。
该院已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拟按照广州城市更新政策规定,医疗区局部拆除腾挪广场绿地,宿舍区征地拆除后新建综合医院大楼及回迁住宅。
根据调整后的规划,地块容积率调整为6.16,建筑面积214906平方米(其中保留原有医疗建筑95630平方米,规划医院大楼91589平方米,回迁住宅27687平方米),建筑密度40%。增加5处公建配套,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测,垃圾收集站,文化室,星光老年之家。
将改造现有医疗区,南部宿舍区整体拆除重建,同时新建地下车库。
中山三院:院内设负一层大堂 直通BRT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一所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医技医学教育和科研任务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项目位于天河区天河路南侧,毗邻石牌村,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距离地铁三号线岗顶站100米。总权属用地面积65823平方米。
规划调整后,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由130411平方米调整为198250平方米,增加67939平方米。容积率由2.93调整为4.53;建筑密度由24.2%调整为35%,绿地率由45%调整为30%。
为改善医疗科研及住院环境,规划新建外科住院综合楼:拆除沿天河路现13层高门诊楼,拟建地上25层(建筑面积109300平方米),地下4层(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3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09300平方米。
此外,由于岗顶区域交通拥堵严重,中山三院本次优化提升将对院内交通“动大手术”:天河路主入口交通优化,人车分流,空间独立,快速到达;院内整体设置地下负一层大堂及交通枢纽;改造医院正门人行广场,设置负一层通道于BRT,地铁站直接连接,构建完全人车分流立体交通模式。
还有6个医院调整项目待审议
为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大型医疗机构布局比较集中分布在老城区等问题,广州通过了从化区中医院(加挂从化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从化),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花都),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何贤医院(番禺)等5个项目,重点强化增城,从化,花都等外围城区的综合医院建设,推进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外围城区倾斜。
目前,待调整的医院项目还有6个,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天河区中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荔湾区儿童医院、荔湾区增滘医院。
政务功能:落户广州 | 135项社保卡应用 | 异地就医结算
养 老 金:刷脸认证 | 短信通知 | 报销申办
公 积 金:手机提取 | 异地转入手续简化 | 不受开户行限制
服务知多D: 出租车专属二维码 | 社保遗失办理
食 为 天:买菜扫码更放心 | “煲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