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对于这首诗,想必你一定非常熟悉!的确,每到清明节,总是少不了淅淅沥沥的雨。但是细究起来为什么清明就会雨纷纷呢?难道是老天也有些感伤要“过节”?
当然,这其中是有科学原理的。
今年的清明节还真应了景——5至6日,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中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明洁之意。这时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满园春色。
2018年清明节天气
理论分析:为什么会集中在清明下雨呢?
中国的气候受两大老虎支配: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和来自太平洋的暖风。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照射到的地方不同,两只老虎的势力此消彼长。秋天西伯利亚冷风“猖獗”,太平洋暖风退居海上。春天太阳照射增加,太平洋暖风则高歌猛进,带着暖湿气流北上。
春季为冬夏之交,冷暖气团都很活跃,频繁互动,互相‘斗争’。
清明节前后,江南地区是两股气流割据战的前线。冷风在下,暖风在上,暖气流就液化成雨了。两股风没完没了地打,雨就没完没了地下了。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这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江南一带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
数据说话:清明时节总是“雨纷纷”吗?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从节气上来说,一般清明节气在4月5日至4月19日前后,正是4月中上旬。从气候上来讲,“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般是指我国南方春季的降水频繁,4月江南雨日大多数在16天左右,雨量在1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雨量甚至更多。
在每年的清明节气这15天里,我们把当天降雨量达到0.1毫米或以上的日子作为一个雨日,来看看1961至2017年间,全国部分省会级城市在清明节气期间的雨日概率。
可以发现,南方地区清明时节的雨日概率普遍比北方地区高,江南地区的长沙、南昌出现雨日的概率超过60%,清明时节经常是“淫雨霏霏,连日不开”的场景。代表华南地区的福州、广州也不甘示弱,因为4月份往往是华南前汛期的开始,下雨天会逐渐多起来。
而北方地区清明节气期间出现“雨纷纷”的情况并不多,好多地方的概率不到20%,银川雨日概率甚至不到10%。
4月4日,一名市民在北京新街口街头冒雪出行。新华社发(陶冶 摄)
4月4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景区,一名游客在雪中行走。当日,受冷空气影响,北京出现降雪。新华社发(侯继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