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石肯)梁氏好威水,“大太公”原来系明朝太师!

南海桂城
+ 订阅

桂城人常用“落手打三更”

来形容工作一开始就出错

但你们知道吗?

原来“落手打三更”

背后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还是由这位桂城太师一手策划的!

且听桂城君为大家细细道来

……

人 物 档 案

梁储(1451年-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桂城石(石肯)人。成化十年(1474年)中举,十四年参加会试登榜首,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开始踏入仕途,官至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宰相)。嘉靖六年(1527年),梁储在家乡病逝,终年76岁。朝廷辍朝一日,追赠太师,谥“文康”,御赐葬祭。

六岁出对联:跌倒小书生 扶起大学士

在南海石(石肯)村,梁储是家喻户晓的梁氏“大太公”。站在如今的梁氏大宗祠门口仰望,宗祠瓦脊上 “一品当朝”的字样依然可见。

史书记载,梁储自幼异常聪慧。《五山志林》中记载,梁储六岁时,一天不小心扑倒在地,父亲扶起他说:“跌倒小书生。”梁储应声道:“扶起大学士。” 明成化十四年,27岁的梁储高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开始踏入仕途。

位于石(石肯)村的梁氏大宗祠

心生妙计:让乡里衣锦还乡

“落手打三更”典故的原型,便是梁储与襟兄蓄意谋划的“冒死返乡”事件。

梁储介绍陈氏八世到紫禁城内打更(即夜间报时员)。打了二、三十年后,陈氏想还乡,于是请梁储出谋帮忙。梁储妙计一生:建议陈氏故意多次早报更。要知道在当时,打错更是死罪,要杀头,虽有梁储做担保,但陈氏心里仍唯惶唯恐。

结果,陈氏故意打错更令官员早起苦不堪言,官员们纷纷面谏太师梁储。梁储为其解释:陈氏年事已高,应告老还乡,望各位见谅。官员们觉得太师所言甚是,还相互凑了些盘川给陈氏,让他衣锦还乡。

梁储

慧眼识英才:选拔唐伯虎为“解元”

梁储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正德帝不体恤民众之苦大兴土木,他上《请停工疏》劝正德皇帝节民力、固国本;明武宗自封“威武大将军”欲率军亲征,梁储入宫力谏长跪不起,面对皇帝拔剑相逼,他一掷乌纱宁死不从,最终让武宗停止荒唐行为;担任顺天乡试期间,梁储更是慧眼识才,选拔了苏州才子唐伯虎为“解元”。

一品当朝,梁储也为故乡带来了荣耀。喜欢微服出游的正德皇帝问老师梁储:“卿家故乡在哪儿?朕想去走访一下。”梁储答曰:“臣家在五岭之外。”于是,正德皇帝翻五岭而至石(石肯),将梁氏赐封为“五岭名家”,福泽和典故延绵至今。

石(石肯)梁氏在明朝被赐封为“五岭名家”

看过梁储的故事后

你是否对桂城又多了解了一些?

桂城君日后将发送更多

关于桂城的历史文化故事

有兴趣的街坊记得留意啦!

编辑:南海桂城微信编辑小组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