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也是广东头号毒菇杀手
——致命白毒伞的高发季节!
误食50克(一两)可使人致命!
什么是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致命鹅膏),它的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常在黧蒴树树荫下群生或散生,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大量生长于春季温暖多雨的3~4月;
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它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90—100%。
警惕!广东出现毒菇“白毒伞”
近日,广州市食药监局官网发布消费提示,通告显示,3月7日,有专家在白云山发现了致命白毒伞的“身影”。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与一种名为鸡枞(又称三八菇、鸡肉菇)的食用蘑菇颇为相似,容易被误采而出现食物中毒。
长得还挺像
街坊们要小心辨别啦!
食药监君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避免毒菇中毒死亡悲剧再次发生!
其他需要关注的“野生毒蘑菇”
① 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是常见的剧毒蘑菇,在广东省的农村、山区分布较广,通常在夏秋季雨后的草坪、蕉林土地上群生或散生,其普通的外形和生长环境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极度相似,容易被误采误食。
铅绿褶菇具有毒性,其所含有的毒素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有些具有类似白毒伞的毒性,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进食量大时也会致命,是近年省内引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最多的种类之一。
② 奥米粉褶蕈
奥米粉褶蕈是近年才被发现的一种“新型”毒菇,值得注意的是其外形与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蚁巢伞(荔枝菌)极度相似,因此被误采误食的可能性较高。
由于该品种被“新”发现,其可能引发的中毒症状等目前仍未完全明确,但曾出现食用后引起肠胃炎症状的案例。
预防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提示
1、拒绝“土方法”辨识毒蘑菇
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不要尝试用听来的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为很多方法都是讹传,没有科学依据。
即使是专家,在分辨的时候可能也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才能将外形相似的品种分辨开来。
(点击可放大浏览)
2、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踏春郊游期间,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3、谨慎购买混杂的野生菇菌类食物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4、不食用加工野生蘑菇
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5、出现毒蘑菇中毒该怎么办?
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上文所述症状,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须立即前往医院就,千万不能拖延,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自我急救可采用催吐方法,将未消化的毒蘑菇排出体外,但如果患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并尽快拨打120送医院救治,同时保留野生菌样品供医务人员救治参考。
佛山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佛山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放心肉菜”保障工程、“放心粮油”保障工程、农产品市场管理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化工程(“明厨亮灶”、“阳光厂房”等)......佛山一直在行动!通过创建,将全面提升佛山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