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广东检察
一年365天,天天都开车,难免有违章。在违章面前,罚款是小事,扣分才是重点,可一本驾照就12分,于是有人就打起“买分卖分”的主意,拿别人的驾照去消分。
网上一搜,各种处理交通违章的广告比比皆是。前段时间,“3月1日起,不绑定备案就不能处理非本人名下车辆”的说法在朋友圈不胫而走,引起市民恐慌,纷纷扎堆办理违章。
可是,花钱买分真的能替自己“消灾”吗?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以帮被害人消除违章记录为幌子的诈骗案。
案情回顾
被害人陈某受朋友所托需处理朋友车辆违章被扣的27分,因听说微信群内一个叫“桅晴”的人专门负责帮人消除车辆交通违章扣分,就联系上该微信名为“桅晴”的曾某。曾某称可以处理,1分要收180元,27分共计收费4860元,外加违章罚款1670元,一共需要6530元,十五天办妥。
被害人将6530元通过微信转给了曾某,15天过去后,陈某发现扣分仍然没有消除,也联系不上曾某,遂报案。犯罪嫌疑人曾某被抓获后承认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处理而予以隐瞒,声称可以办理,骗取被害人陈某共计人民币6530元,已构成诈骗罪。
顺德区院于2018年3月1日以曾某涉嫌诈骗罪向法院移送起诉。
检察官有话说
以处理违章扣分为幌子骗取被害人金钱属诈骗罪,而涉及驾驶证“买卖分”的行为也实属违法。
前不久,东莞8名买卖驾照记分者被行政拘留并处以罚款。对卖分者而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违法当然不值,对买分者而言,一经查实,不仅买分的行为违法,通过买分处理的交通违法记录也将被恢复。
所以,检察官奉劝各位不要以身试法、参与这种买分卖分的交易。
互联网+交通
By the way,为方便群众网上处理交通违法,挤压“黄牛”非法牟利空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了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原有可以处理本人名下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基础上,新增了自助处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功能。
注意,只是新增渠道,驾驶人在交警部门违法处理窗口处理交通违法(含非本人名下机动车交通违法)仍按现有政策办理。
也就是说,“3月1日起,不绑定备案就不能处理非本人名下车辆”是误读,公安部已经作出明确解释啦。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违章行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