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英德市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在坑口咀社区正式挂牌成立并向选民群众开放服务,标志着英德市在行政村(自然村)分片设立代表联络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正式挂牌成立
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办公室
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作为英德市首个挂牌成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做到了有牌子、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在筹建代表联络站的过程中,英红镇人大积极总结2017年度代表联络室建设及运行经验,在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设立了办公室(接待场所)和议事厅,建立完善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制度》、《人大代表驻站工作职责》及《人大代表“议事会”制度》等工作制度,设有站长1名、副站长2名、工作人员1名,并明确了岗位分工。同时,为确保联络站正常运行,英红镇人大将该镇辖区内的人大代表进行分组,制定了各组代表联系接访选民群众安排表,其中第一组人大代表全部进驻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并按照值班安排表开展联系选民群众和接访活动。
此外,为真正实现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群众向农村基层延伸,提升市镇人大工作整体实效,根据英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设想,2018年将借助在行政村(自然村)分片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之机,在各镇统一部署开展“三问一评”活动,“三问”即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并指导各镇人大在即将召开的镇人代会上,要求各镇政府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列表分解,并明确责任单位,方便驻站代表随时跟进监督,随时询问进度;“一评”即在年初的人大例会上,组织人大代表对所在镇政府上一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针对存在的问题,由人大代表跟踪监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同时,为统筹镇人大代表联络室和代表联络站资源,确保发挥室(站)联系选民群众、监督政府工作的最大实效,英德市人大常委会正着手指导各镇人大代表联络室对有关工作制度进行及时修订完善,在保留镇人大代表联络室联系接访选民群众职责的基础上,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即每月月底由镇人大主席召集镇人大主席团组成人员及各代表联络站站长召开联席会议,商议解决代表联络站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研究部署代表联络室和代表联络站下一步工作,确保室(站)运转正常、发挥实效。
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相关制度及人员分工
英红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议事厅
据悉,为落实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行政村试点设立代表联络站的工作部署,英德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多次组织开展摸底调研,决定在英红、大站、东华、青塘、浛洸、大湾等六个镇开展代表联络站建设试点工作。2月23日,英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班子成员及部分镇人大主席,到省人大常委会的联系点和全省乡镇人大工作示范点——韶关市新丰县梅坑镇人大学习借鉴代表联络站建设经验做法,并决定在英红镇选点率先开展代表联络站建设试点工作,力争在4月份前完成六个试点镇的建设任务,随后在全市23个镇全面推广。
(英德市人大办 郑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