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公益创投组委会联合平安通发布《2017年度高新区(江海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平安通项目大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该区针对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居家安全事故数量、程度均有明显下降。从覆盖程度来说,高新区(江海区)已累计服务各类对象2040人,占比全区目标人群的70%。根据现有规划,将在今年覆盖目标困难对象的80%,其中高活跃度用户占比超过30%,且呈现较高增长态势。
以“独居无惧·老有所依”为主题的高新区(江海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平安通”项目,开展2年以来有力地保障了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居家安全,提升了这类特殊对象其家属的居家安全防范意识。
在居家安全保障层面,“平安通”项目两年间已累计处理各类紧急支援案例145例,2017年度共47例,其中超8成涉及到对象生命安全,包括昏迷、跌倒、骨折、中风、痛疼、呼吸道堵塞等各类意外情况。
在服务对象层面,独居老人、两老同住(空巢)老人、老养残家庭的比例最高,占比超过56.25%。而这部分群体也是居家意外的最高发人群,其意外发生风险较一般家庭高50%。
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度高新区(江海区)线上服务电话5822通,其中平台外呼39312通,对象打入18908通,日均电话量159通。显示出老人、残疾人对于居家安全、居家生活服务、情感支援等服务存在较大需求,尤其是情感支援。在高龄老人中,存在较严重、普遍的抑郁倾向,其倾诉、交谈、社交需求超出预期。
平安通根据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年度话务工作中,2分钟以下问题解决导向的通话占比下降,6分钟以上高品质通话比例上升。其中年度通话最长时间为65分钟,为情感疏导个案。
在线下居家服务中,服务对象呈现出较多的居家生活需求,包括燃气配送、义仓物资申领(针对困难用户)、家庭病床、水电维修、家政保洁、送餐等需求,伴随着的平安通平台配套资源的提升,此部分订单数量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430%。
高新区(江海区)2017年线下关怀性入户巡访4826次,显示该区公益创投活动已深入社区、村居,并初步形成重点对象、非重点对象的高低档巡访机制。
据介绍,随着社会建设工作在保障与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的逐步推进,针对老人、残疾人服务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高新区(江海区)公益创投组委会联合平安通计划根据服务对象的切身需求,开展面向社区困难老人、残疾人的慢性病预防与管理服务,通过自我提升、多元参与、社会协同等方式同步探索社会关系与医患关系的底层修复。
【记者】马立敏
【通讯员】王颖 张怀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