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中老年人或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都容易出现脚跟疼痛的症状,这就是所谓的跟痛症。跟痛症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和应对?今天由骨十二科(中医创伤骨科)主任陈衍尧主任中医师为大家介绍几招日常应对方法。
为何会出现脚跟痛?
其发病机制包括跟腱止点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跖筋膜炎、跟骨结节部骨刺等。
1
跟部滑囊炎
跟部有三个滑囊,跟部滑囊炎主要是与穿鞋摩擦有关,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跟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
2
足跟部脂肪垫炎
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行走时不小心,足跟部踩到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造成局部充血、水肿、增生。
3
跖筋膜炎
跖腱膜起自跟骨结节而止于跖骨头,是足底较大的弹力腱膜。外伤、劳损及寒冷潮湿易引起跖腱膜炎症,尤其拇外翻患者容易患此病。
4
跟骨骨刺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跟疼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跟底部有压痛。活动开后,症状减轻。X光片显示跟底部长有骨刺, 多见于中老年人。
跟痛症的表现有哪些?
从中医角度看,跟痛症还可分为以下几种:
1
足跟痛如针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
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3
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治疗效果明显
佛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舒筋洗外用颗粒
除了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患者在家中也可进行简单的易行的按摩和训练,促进康复。
一
推拿按摩
可选用我院制剂陈渭良伤科油轻揉患处,以达到疏筋通络、活血止痛的效果:
1.取俯卧位,自患侧足跟至跖腱膜施以滚法5分钟,配合按揉法交替应用。
2.取仰卧位,拇指重点按揉跟骨结节,并按揉申脉、照海、然谷、太溪等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度。
二
康复训练
毛巾拉伸练习
1、坐位,将患侧腿伸直,用毛巾经前脚掌环绕足底,双手握住毛巾两端。
2、双手用力拉毛巾,使踝关节背伸(钩脚),并维持姿势不动。
3、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
4、练习时,每天3组,每组3次,每次坚持15-30秒钟。
站立位腓肠肌牵拉练习
1、站立位,面对墙壁,手臂抬高与肩同宽,身体前倾,手掌撑住墙。
2、健侧腿在前呈弓步,患侧腿在后绷直,脚跟不离地。
3、将患侧腿脚跟轻轻向外旋,同时身体前倾压向墙壁,感觉小腿后方有牵拉感,维持姿势不动。
4、注意保持患侧腿膝关节伸直。
5、练习时,每天3组,每组3次,每次坚持15-30秒钟。
坐位跖腱膜牵拉练习
1、坐位,将患侧脚放于对侧膝关节上方。
2、手握住足趾掌侧,并向背侧牵拉,直到感到舒适,或有足弓牵拉感。
3、练习时,每天3组,每组3次,每次坚持15秒钟。
跟腱牵拉练习
1、患侧足前脚掌和健侧足站在台阶上。
2、患侧足跟向下一级台阶下落,直至感到有足弓牵拉感。
3、练习时,每天3组,每组3次,每次坚持15-30秒钟。
平衡与伸展练习A-B
1、站立位,患侧腿单腿站立,并将足跟抬起,脚尖抓地,健侧放一把椅子,手扶椅背维持平衡。
2、(A)患侧手臂向前伸展,尽全力伸向远方,允许患侧腿弯曲。
3、(B)患侧手臂绕过胸前,尽全力向健侧伸展,允许患侧腿弯曲。
4、练习时,每日2组,每组每个方向做10次。
饮食:宜吃补益食物
温补:有温中、助阳、散寒作用。如羊肉、狗肉、桂圆等。
清补: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平补:适用于疾病的恢复期,也适用于正常人的补益。如鸡蛋、鸡肉、猪肉、银耳等。
日常:睡前可热水泡脚
● 宜穿宽松底软的厚底鞋,鞋内放置海绵厚垫或足跟减压垫,以保护足跟和减少跖筋膜张力。平足者可选用足弓矫形垫,垫起足弓。
● 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浸泡脚和小腿约15-2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促进下肢肌肉、韧带和关节血液循环,预防跟腱周围炎的发生。
●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平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游泳、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行动不方便者可以每天做下肢关节和足部肌肉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力量,减缓韧带退变松弛。
(肖彬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
佛山市中医院周末健康讲座,逢周六上午8:45在6号楼3楼电教室免费为市民传授各类健康科普知识,欢迎参与。
骨十二科主任陈衍尧主任中医师(右二)、范伟锋副主任中医师(右一)等为患者查房。
专家简介:陈衍尧
主任中医师,骨十二科主任,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协会康复委员会骨关节与运动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30年,擅长中医手法正骨技术,对常见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获得满意复位,特别对不稳定前臂骨干骨折运用经皮穿针固定技术,取得满意复位固定效果,使患者免除开刀之苦,伤肢美观无疤痕,很快恢复工作生活,对骨科杂病、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与运动损伤康复有丰富经验,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开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开诊地点:门诊大楼1楼骨科诊室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