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我们一起并肩走过
——惠州市技师学院年终大盘点
“
导语:又到了年终岁首的时刻。回首刚刚过去的2017年,惠州市技师学院教育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向惠州市人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的“年报”:大力推行“正学风、立教风”活动、“手机课堂管理”、“禁烟行动”等举措,主动营造优良的学风、教风;圆满完成3000多人的秋季招生工作任务;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当地企业输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教研科研热潮在学院兴起,学院教师积极投入教研科研,努力提升教科研水平;“科技·技能节”改版升级,科技、创新、发明成为一年一度技能节上师生的新技术研究方向;成功举办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并斩获冠军┉┉
一路走来,充满风雨与艰辛,也展现出迎难而上的勇气与智慧;惠技师人从不退缩、从不言败,因为他们上下一心、凝聚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与突破。
成绩不属于某一个人,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都是惠技师发展历史的书写者与见证者。
2018年,在新的征程上,更期待惠技师人携手并进,再创新的成绩、新的辉煌!
”
大事件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优良学风教风
学院在2017年2月16日新年伊始的工作布署会上,首次提出要深入开展“正学风、立教风”活动,拟用3-5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师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形成乐教尚学的校风。一年来,学院积极推行“正学风、立教风”活动、“手机课堂管理”、“禁烟行动”等系列举措,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感言:
以严谨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思想指导“正学风、立教风”深入开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生日常管理,严格课堂纪律,加强教学环节监管与质量监控、规范教学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学风浓、教风正的良好局面在学院已初步形成。
大事件2:教研科研新突破,成为学院发展新动力
学院首次被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单位”;2017年,学院第三次被中职协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单位”、“年度科研工作优秀组织奖”。
感言:
2017年,学院获评中职协优秀教研科研成果达66项,其中一等奖5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学院教师积极参加中职协、省职协、省市级、校级的课题研究、优秀论文撰写、调研报告、优秀实训实验室设备、教学设计等各项教研科研评比活动,在学院教师中掀起了爱科研、勤科研的热潮,教科研已成为学院实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大事件3:“科技·技能节”改版升级
2017年5月18日—19日,学院成功举行一年一度的“科技·技能节”,87个竞赛项目精彩上演,竞赛项目及参赛人数创学院历届技能节之最。此次“科技·技能节”最大的亮点是:科技集技能于一体,发明与创新同展示。在技能节上,一批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项目以及师生的发明创新作品大放异彩,赢得了各方的赞誉。
感言:
与往届相比,本届“科技·技能节”融合了“科技、创新、发明”元素,当今先进的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3D造型、工业机器人操作、无人机飞行展等项目纷纷亮相,使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彰显“创新技师”的新内涵。本届技能节融入互联网思维,邀请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手机客户端《掌中惠州》直播平台,对活动开幕式及部分项目决赛进行了全方位的现场直播报道。直播报道以图、文、视频等传播手段直观、立体地进行了展示,3个多小时创造出浏览量突破10万+的宣传效果,受到社会及家长的高度关注及赞誉。
大事件4:秋季招生工作圆满完成
2017年3月22日,学院全面部署2017年秋季招生工作,正式启动了招生工作。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3000多人的秋季招生任务,为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感言:
面临生源总量紧缩、高中教育普及、高职院自主招生、民办职校异军突出的严峻招生形势,学院全体教职工上下一心,提前谋划、主动出击,落实“全员招生、全过程招生、全方位招生”三全招生理念,努力开辟新生源市场,调整招生结构,主动牺牲休息时间,7月1日招生报名启动前就完成了3成的招生任务,至8月30日圆满完成3100名新生的报名工作,并完成全市首届国际交流班的招生。2017年招生任务圆满完成,我们用事实再次证明,只要全院教职工同心协力、风雨同舟,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能轻舟上行,共渡难关,取得胜利。
大事件5:一体化示范课推动学院内涵发展
2017年,学院先后举行了5次市级一体化示范公开课,为全市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学院在所有专业中全面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感言:
一体化课是技工院校教学特色与亮点,学院在推进一体化课改中,涌现出一大批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青年教师走在一体化课改的前列,并主动承担市级一体化示范公开课,为推动学院创新驱动、内涵发展贡献青春与智慧。
大事件6:凤凰五德文化滋润莘莘学子
2017年,学院推行“世界读书日”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全院学生积极参与,掀起一股阅读与读书的高潮。在惠州市“弘扬孝道,传承美德”——“新二十四孝”主题征文活动中,我院杜京文、杨柳等12名同学分别获得“优秀奖”与“人气奖”,我院参赛团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我院基础教育部杨旸同学在第五届惠州市大中专学生校园科技文体艺术节——校园主持人大赛中荣获冠军,勇夺大赛最高荣誉——金话筒奖;汽车工程系于佳佳同学荣获“魅力星主播”称号及“最具潜力奖”。
感言:
凤凰文化是学院校园文化主题,“五德树人,一技成匠”是学院的校训。凤凰五德文化已经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书香校园、技能圆梦、文化引导的育人环境已初步形成。
大事件7:成功举办国家一类大赛,并首获冠军
2017年12月18日—23日,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我院隆重举行,我院3支师生参赛队取得优异成绩:均获一等奖,其中1支参赛队荣获第一名,2支参赛队荣获第二名;学院同时获评“冠军选手单位”、“突出贡献奖”,被提名为大赛“最佳风尚奖”。
感言:
这是首次在惠州举行的国家一类大赛,大赛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我院作为协办单位,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等重重压力,举全院之力、聚全院之智,出色、成功地举办了大赛,赢得了各方的认同和赞誉。我院3支师生参赛队代表惠州出征,全部荣获了一等奖,并首获职工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再次证明了我院师生扎实的技术功底与高超的技能水平,也再次说明,只要不畏困难、勤学苦练就能斩获佳绩。
大事件8:人事工作新突破,师资结构大优化
2017年,学院人事人才和职称评审工作也不落后,实现了双丰收:顺利完成了学院25个专业教研室主任的选聘工作,为教研教改树立了带头人;大力引进博士1名,积极鼓励在职教职工攻读硕士学位,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展强师工程,大力培养名教师、名班主任;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评审通过率创新高,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感言:
“强教必先强师”。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和工作机制,促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积极锻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学院实现新一轮创新驱动、内涵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大事件9: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
2017年,学院首次在院系二级学生会中设立了科技部,在班级中设立科技委员,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中,我院师生作品 “百家集服装设计工作室”荣获优胜奖;在“青商杯”第三届惠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两个项目荣获“季军”好成绩,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创新创业大赛中,一个项目荣获中职组“二等奖”;在第一届“恺莘杯”惠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三个项目荣获“优胜奖”。
感言:
学院把“做人教育、技能教育、创业教育”进行完美结合,积极推进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师生参与国家和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贡献。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学院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大事件10:专业建设为学院内涵发展加分添彩
2017年,学院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服装设计、模具制造3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改造升级相关专业,并先后申报了4个新专业:3D打印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商务礼仪服务,这4个新专业在2017年秋季招生中受到了考生的热捧和报读。
感言:
专业建设是学院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学院实施创新驱动、内涵发展战略的一大举措。学院坚持“以产业定专业”的原则,根据惠州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坚持就业引领、特色创新原则,不断丰富专业建设的内涵,从多方面、多角度推动学院内涵发展。
大事件11:国际化办学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2017年,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合作,开设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和市场营销2个国际交流班,并首次开展招生工作,采取“2+2”模式共同培养服装设计、文化创意、市场策划等行业国际化技能人才;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产教中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感言: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实施创新驱动、内涵发展战略的一大举措。近年来,学院在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引进和发展“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为学院实现“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事件12:在省市体育竞技活动中斩获佳绩
2017年,我院体育健儿参加广东省技工院校教研会第五届田径运动会荣获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学生参加2017年惠州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团体第一名;我院篮球队在惠州市第三届校际3人篮球赛中荣获季军。
感言:
学院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的目标之一。在每年举办学院田径运动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育学生强健的体魄。
大事件13:工作室建设凸显办学特色
2017年,学院投入重金,积极打造凤凰创客空间,先后建设了服装创意工作室、针织创意工作室、绣印创意工作室、移动网络创新工作室、云计算工作室、惠州龙门画大师工作室等,集教学实训、校企合作、对外交流、科研创新、品牌展示等功能,努力打造成为学院办学新的特色和亮点。
感言:
学院不断丰富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把创建工作室、开展项目教学作为打造办学特色和亮点的一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