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秒识可疑人员!这个巡察神器让外逃人员无处可逃

南方杂志
+ 订阅


核查通APP让警员手机变秒级“巡察神器”

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市民,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往往有很强的侥幸心理,而过去也确实有不少逃犯和逃官短期逃脱抓捕的情况。不过,随着依托“公安网+”、“人脸识别”和“大数据”而创新的“巡察神器”,为每个警员都戴上了“天眼”,今后犯罪分子犯事不自首而逃亡,将面对“恢恢天网”。

为破解“巡而不查、查而不实”的全国性难题,天河警方自主开发“核查通APP”的警务手机,让每位民警联入“天网”秒查市民身份。即便是在没带身份证、谎报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只要用警务手机对准市民脸部进行拍照,1秒即可人脸识别,是否可疑是否通缉,瞬间掌握。目前已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和天河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从今年9月起在广州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正式全面铺开。

APP让警员手机变秒级“巡察神器”

天河区是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也是广州市新的城市中心,经济发达,人流密集。在只占全市总面积的1.8%的土地上,聚集着占全市11.5%的实有人口,承载了占全市15.2%的流动人员,容纳了占全市17.5%的出租屋,辖内还有5大客运站场、7家三甲医院、25条城中村、61所高校和职业学校、96家大型商场、5000余栋高层建筑、900余个住宅小区、3000多条街巷、85万余套出租屋,社会治安管控压力巨大。

如何结合辖区治安特点,深入创建“平安天河”?在广州市公安机关推进“六位一体”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天河警方紧紧抓住实兵巡逻这一现代警务工作的基础性勤务,以盘查做强巡逻,以巡逻带动防控,以防控提升平安。2016年初,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天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河警方引用“公安网+”思维,以智慧警务为导向,以强化实兵巡逻盘查为抓手,依靠自主开发,在全国区县一级公安机关中首建“盘查管理平台”,推出“公安网+盘查”巡逻工作模式,对全区所有路面巡逻组民警的巡逻盘查工作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调整和指挥考评,实现盘查工作对警情峰值和重点部位的全覆盖。

两位市民被警方要求出示身份证

近日,记者在广园东路特警巡查现场看到,警员只需用手机上安装的“核查通APP”即可对身份证或者现场拍照核实被查人员身份。“核查通APP”拍照后,立即会通过公安网接入公安网大数据,1秒就弹出了比对信息名单。并按照识别度高低列出名单,现场随机进行了三次测试,网络好时最快仅1秒,而三个样本识别度最高的均为本人,属于秒级“巡察神奇”。记者看到,列表有身份证照片,姓名、性别和身份证号码,点进去还可获知是否被通缉、是否涉案在逃、是否有案底、是否吸毒人员等安全信息。

照片提交2秒后,市民的姓名、身份证号、民族、地址和是否有案底全部均被调出

自2016年4月推行“公安网+盘查”工作模式以来,天河警方累计盘查354万余人次,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1673人,抓获全国在逃人员118名。推行21个月内,平均每5天就抓获1名全国在逃人员,而在推行之前,天河区一年仅抓获1名全国在逃人员,秒级“巡察神器”让警员手机变成了“照妖镜”,大大提高了巡察效果。

今年3月的一天,天河警方东站派出所的刘sir像往常一样,在广州火车东站某出口开展巡逻盘查,刚好发现一名蹲在路边的男子形迹可疑,遂上前对其盘查。该名男子神情慌张,称自己未带任何证件,也记不清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刘sir将其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调查。在民警的细致询问下,该名男子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信息,民警随即通过警务手机核实男子身份。经缜密讯问,该男子刘某(男,33岁,四川泸州人)最终供述了其于2013年在某省实施入室抢劫的过程中,将屋内一男一女扼颈后纵火逃离的作案过程。天河警方依法将刘某控制,向某省警方核实案件情况,并移交该省警方处理。

首建“盘查管理平台”挤压违法犯罪

依托用手机开展盘查,只是天河警方“公安网+盘查”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据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刘玖宏介绍,目前,天河警方组织600余名巡逻民警组成126个巡组,每日通过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步行等方式,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社区、网吧、旅业等场所,用装载着“核查通APP”的警务手机,盘查遇到的可疑人员。他表示:“以前核查是离线数据,验证非常慢。现在我们的APP对接公安网,几秒就可以验证身份信息,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核查通APP’主要给巡逻民警、治安民警、社区民警三个警种使用。”刘玖宏透露,天河警方还筹措采购400台第二代验证通、1000台移动终端,并安装自主开发的“天河公安核查通APP”,以此打造“公安网+”盘查系统。民警在路面巡逻时,只需取出警务手机,打开“核查通APP”,即可快速对可疑人员、车辆等进行一站式核查。

据悉,除此之外,天河警方还同步开展视频巡逻,采取非重点时段“扫描式”、重点时段“靶向式”等方式,进行事先预防、事中发现和事后取证,构建起一张由无人机、“天眼”和视频监控全覆盖的高中低防控“天网”。在做实做强“实兵巡逻”的同时,天河警方融合“六位一体”中的“视频”和“卡口”两大项,同步开展视频巡逻,采取非重点时段“扫描式”、重点时段“靶向式”等方式,进行事先预防、事中发现和事后取证,构建起一张由无人机、天眼和视频监控全覆盖的高中低防控“天网”。

而天河区公安局还对遍布全区巡组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调整和指挥考评,不但实现盘查工作对警情峰值和重点部位的全覆盖,还以盘查做强巡逻,以巡逻带动防控,以防控提升平安。利用大数据,天河警方让巡逻盘查工作更有针对性,把握规律性。依托“盘查管理平台”,通过对警情数据和盘查工作的时空对比分析,科学评估,不断优化执勤民警的巡逻盘查工作。引导各巡控单位针对案件高发地段坚持持续用警,针对案件高发时段采取集中用警,针对违法犯罪分子流窜特点设置卡点显性用警。真正做到逢疑即查、“警力跟着警情走”,全力挤压违法犯罪时空。

据刘玖宏透露,目前正研发在动态视频如“执法记录仪”和“视频监控”上对“人脸识别”的巡查应用,届时可进一步提升巡察力度。

获公安部、省厅市局肯定和大力推广

2016年5月某日,“公安网+盘查”刚实施一个月,石牌派出所巡逻民警何sir带着组员巡逻至天河路某电脑城门口时,发现一名正在路边兜售手机的男子,形迹可疑。何sir随即带着组员上前对该名男子进行盘查。通过盘查发现,该男子不能如实交代自己的身份信息,且提供不了其兜售手机的开机密码、发票、手机卡等,民警何sir等人迅速将该名男子控制,并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通过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该名男子李某(27岁,广西人)为公安部督办的发生在某省的一起杀人案在逃犯罪嫌疑人。天河警方盘查工作成效凸显,协助侦破外省杀人案,成功抓获潜逃4年之久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公安部专门就该案对相关民警进行了激励表扬。

不久,天河警方先后制定下发了《巡逻盘查工作规范》、《巡逻盘查工作考核办法》和《慰问激励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建立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每月的绩效考核当中;对盘查成效突出的单位、民警予以表彰奖励。同时编发盘查工作配套的法律指引,保障执勤民警人手一台执法记录仪,确保盘查工作各环节措施到位,发展有力。

自2016年4月推行“公安网+盘查”工作模式以来,天河警方累计盘查354万余人次,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1673人,抓获全国在逃人员118名,盘查人数及查控前科、涉毒人员数均居全市第一,推动全区2016年4月至今(截至2017年12月19日)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2%,其中盗窃、“两抢”和诈骗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0.8%、29.9%、18.1%。,取得对违法犯罪分子“查获一批、震慑一批、驱离一批”的显著成效。

大平台带动的大机制,天河“公安网+盘查”工作模式不但有效破解了“巡而不查、查而不实”的全国性难题,还通过“一个平台+四个机制(运行、考核、奖励、监督)”构建起了一个管理高效、架构扁平、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的盘查体系,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和天河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据介绍,天河这一“盘查管理平台”和“公安网+盘查”巡逻模式也开始在全市推广开来。据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处副处长李胜强介绍,从今年9月起,广州警方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正式全面铺开“公安网+盘查”平台的常态化应用。可以预见,随着“核查通APP”的普及和推广,“恢恢天网”雏形已现,在“公安网+巡查”模式面前,不再有官员和群众的分别,且每次联网巡察均会有记录,违法犯罪或将无处可逃。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张亮

通讯员丨黄晓平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