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以梦为马
□南方日报清远新闻部
30年前,在广东的版图上,突然“多”了一个清远市,带着激情和喜悦,带着热望和期昐,1988年永久地定格在清远人的心中。
在清远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撤县建市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开启了清远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30年风雨如磐,沧桑巨变,从板壁青瓦到高楼大厦;从“寒级”到“发展热土”。蓦然回首,那山、那水、那人、那城已在悠悠历史岁月中褪去昔日原色,而记忆中那些泛黄的陈年往事却鲜活照旧,历久弥新。
星移斗转,如今当人们再次低头俯瞰清远大地时,辽阔的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当人们抬头再次仰望清远天空时,天空一片蔚蓝,晴空万里。
一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回溯清远的发展轨迹,需要把时钟回拨到30年前。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地级)和清远市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县级),市委、市政府设在原清城镇;将广州市所辖的清远县、佛冈县和韶关市所辖的英德县、阳山县、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划归清远市管辖。
2月6日,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初步确定清远市近期经济发展目标;
2月28日,清远市成立大会暨三级干部会议在清城剧场举行,“中国共产党清远市委员会”“清远市人民政府”衔牌正式揭幕。
这是新清远的开始一刻,这是清远人追逐新梦想的启航一刻,这是清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刻。
自此,清远的历史,开始了新的一章。
二
三十而立,对一个人而言,三十岁的人生历经磨炼能自立于世;对于一座城市来讲,三十年的岁月是一部风雨兼程的发展史诗。
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回顾清远这30年?
有人说,这是困难与突破交织的30年;有人说,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30年;有人说,这是充满激情和干劲的30年……
30年前,新成立的清远市,各项事业刚刚起步,人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
30年间,清远伴随着发展的浪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奋勇前行;
30年后,清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借力振兴粤东西北和广清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清远正向着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大步迈进。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奇洞之乡、中国英石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宜居城市……这一项项桂冠,是对清远30年发展印记的最佳注解。
三
如大树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一般,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只有把民生事业放在首位,发展才会有强大而厚实的根基。
清远建市,一座城市开始了新的成长历程。伴随着清远成长,民生工程年年推进,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幸福的音符洒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2011年底的清远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清远”的目标。5年来,清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同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清远市对民生的倾情投入和不懈建设,换来的是一座共建共享、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城。
以2016年为例,该市民生投入23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3%。特别是新时期精准扶贫三年攻坚扎实推进,完成4.5万相对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收入增长了、出行方便了、心情愉悦了……在这桩桩可触的事实中、在这件件可见的实事中,清远人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四
改革是清远发展最大的红利。
人杰地灵的清远,从来不缺乏改革的智慧和勇气。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清远曾创造了一系列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洲心经验”“清远经验”,影响了时代走向。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30年来,清远人凭借着强大的创新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清远集“老、少、山、边、穷”于一体,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如何更好地让高寒山区群众脱贫奔康?清远积极探索扶贫双到,取得显著成绩。
2012年,对清远广阔的农村地区而言是重要的一年。因为这年开始,清远农村综合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清远农村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村党组织建设重心下移、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在内的“三个重心下移”和包括整合土地资源、整合涉农资金、整合涉农服务平台在内的“三个整合”。
从农民的自发探索,到清远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再到成为国家改革试点,清远农村综合改革从“江湖”走向了“庙堂”,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面旗帜。
“清远现象”的频频出现,离不开清远人的创新与实干,突破了传统的依赖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思维定式,打破了“有想法没办法”的被动局面。
在一系列重要又复杂的关口,正是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力量,赋予了清远人智慧与勇气,推动着发展的航船破浪前行。
五
静谧的北江穿城而过,江水带走了悠悠岁月,带不走30年来踏过的无数足迹。
30年前,清远从起点出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30年后,清远从又一个新的起点出发,开始又一段逐梦之旅。
走过30岁的清远,有困难、有收获,有阵痛、有喜悦,年轻的清远披荆斩棘,在不断突围中开辟出一条符合清远实际、符合群众愿望的发展新路子。
回顾发展历程,不仅是为了重温昔日辉煌,更是为了看清自己的优势、总结自己的不足,为了下一段新征途积蓄力量。
站在三十而立的节点上,我们面对的未来,也许路途难免坎坷,但我们目光坚定向前,矢志不渝。
三十而立,以梦为马。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带着希望和梦想上路!
山之美 在于绿
千姿百态的山峰、神秘莫测的岩洞、嶙峋怪异的岩石,吸引这众多游客慕名而至。
用歌舞欢庆丰收,用歌舞互诉衷肠,面包与爱情的理想在这里完美实现。摄于连南耍歌堂
一千四百年的古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云雾缭绕,诉说着千年来的世外桃源。摄于连南千年瑶寨
百里瑶山,崇山峻岭,游人如织,风景如画。
美丽乡村建设,让连州市丰阳镇畔水村呈现出新气象。按村庄建筑布局,溪水流向规划,畔水村的建设不仅仅是换新貌,更融入了文化元素,完成了村容村貌的华丽蜕变。
层次分明的花朵铺在田间;五颜六色次第开放;似片片祥云……从高处俯瞰,像是铺盖了色彩纷呈的花被子。
云雾、竹林、农舍星罗棋布点缀其间,浓郁乡土气息的田园风光,置身其间,大有青山、碧水回归大自然的神韵。
横跨两座峰,一路通南北。阳山县杜步镇的杜步高架桥全长1128米,最高的桥墩距离地面126米,号称亚洲最高公路旱桥。
英西峰林有小桂林之称,山势雄伟,景色奇特,大小溪涧、河流穿绕其间。
水之美 在于清
远眺山峰连绵,脚下碧波荡漾,山水相互映衬。英德九龙镇风光如画,不愧有“飞借桂林山,漓江换明迳。游廊迎奇景,簪峰振九龙”的评价。
高空俯瞰下的连州畔水村小水坪水库,形状独特,无处不雕刻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夕阳将北江染得金光闪闪,北江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人家。
一条江一座城,一个独特的小气候,滋生的不仅有万般风情,更有百种滋味。
泉水在山间飞流直下,换个角度看天子山瀑布,竟别有一番趣味。
清远大桥以西,至今还聚居着不少北江渔民;每天傍晚,渔舟唱晚的场景都如常在此上映。
曲折蜿蜒的连南涡水河月亮湾,每年吸引着众多珠的风光摄影师到此采风。
伦洲岛犹如一颗明珠般镶嵌在北江之上。周末里,家长带着孩子乘坐渡船到此,渐渐地成了市民休闲踏青的好去处。
城之美 在于变
7月20日,伦洲大桥全线通车。东城旅游片区、省职教基地、武广高铁站、清远长隆项目等重要发展节点被串珠成链,形成一条重要的发展轴和旅游黄金通道。
风景优美的飞来湖湿地公园连接着清城区与清新区,也成了两区市民平时休闲好去处。
落日余晖映红了伦洲岛,冲积形成的沙滩上曾装载着多少市民的欢笑。
夜色下的凤城大桥,犹如一条金色巨龙,紧紧缠绕着江的南北两岸。
高空俯视下的九龙小镇,两只小黄鸭在亲昵。
静福广场旁,环卫清扫车喷淋过后的道路,又变得焕然一新。
从高空俯瞰连山县城,交错的道路,规整的绿植,构成了一幕幕几何美学。
俯瞰职教基地,教学楼拥簇下的人工湖竟是一个长辫子女孩的模样。
林立的高楼矗立在北江两岸,凝望江水奔流,见证清远成长。
看完航拍图片是否很震撼呢?
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
不急,往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