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热水烫洗碗筷有没有必要?实验告诉你真相!

佛山市药监局
+ 订阅

食药实验室

生活中一些常见却容易被人忽略的食品药品小知识无处不在!《食药实验室》,有实验有真相!涨知识啦~

往期精彩:

食药实验室|家里的鸡蛋到底该不该洗?真相出乎意料!

煎炸过食品的油还能吃吗?实验结果让人吃惊……

外出聚餐,

作为地道的广东人,

我们的交流从lǒng碗筷开始。

lǒng碗筷三部曲

只有完成了上面三步,

咱们才可以心安理得点单

来源:微博@微调家刘巴布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用热水涮碗真的可以消毒么?

这一期的《食药实验室》

来告诉大家真相!

实验步骤

1

制备样品

准备9套烧杯和筷子,进行高压灭菌,确保无菌。

选取三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往烧杯和筷子涂抹适量浓度的菌液,每种细菌涂抹三个烧杯,晾干。

2

用不同温度热水作用于样品

对涂抹了三种细菌的三组烧杯进行处理。

模拟涮碗的动作,涮洗后倒掉。

其中一组未烫洗;另外两组用60℃、80℃的热水。

3

洗脱及培养

用无菌生理盐水对上述烧杯和筷子进行洗脱。

将洗脱液加入培养基,放37℃培养箱培养。

实验结果

图中圆形平板上的斑点(黑色、红色、白色)就是细菌啦~

实验结果表明:

未烫洗:细菌大量繁殖。

60℃水烫洗:与未烫洗组对比,无明显区别。

80℃水烫洗:烫洗可以杀灭一部分细菌,但是并不能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

这么看来,

餐前用开水烫碗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实验人员表示,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温度、时间 。如果提供的热水温度达到了80℃但是涮洗时间太短,则不能达到消毒效果;如果涮洗时间长而水温比较低同样无法有效消毒。因此,如果餐具被致病菌污染了,热水涮洗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知多D

沙门氏菌:80℃以上,加热15分钟以上才被杀死。

金黄色葡萄球菌:80℃以上,加热30分钟才被杀死。

致病性大肠杆菌:55℃1小时或60℃5-20分钟才会被灭活,有些菌株62.8℃30分钟也不能被灭活。

诺如病毒:85℃加热1分钟以上才被杀死。

轮状病毒:55℃加热30分钟以上才被杀死。

餐具卫生如何保证?

1

居家碗筷消毒方式

1、消毒柜消毒:包括高温消毒(红外线)、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按照设备要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消毒;

2、煮沸消毒:把洗净后的餐具放入沸水中,没过餐具,煮沸5分钟以上;若消毒奶瓶、奶嘴等用品,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3、蒸汽消毒:将餐具放入蒸笼中加火蒸,当水沸腾后,再继续蒸20~30分钟,再将餐具自然冷却。

2

外出吃饭

1、辨别餐具消毒是否合格

目前餐馆多采用厂家配送的消毒餐具,可用以下几招辨别餐具消毒是否合格:

看:看包装。上面应印有生产厂家的明确信息,如厂址、电话等;观察是否注明出厂日期或保质期;餐具应有较好的光泽,表面干净无食物残渣、霉点;

闻:将包装膜打开,闻一闻,有无刺鼻、发霉或油污味道;

摸:摸起来的手感是涩的,而不是滑腻感,表明油渍、洗涤剂已被洗掉;如果消毒餐具的包装膜里有水珠或水渍,则表明高温消毒不到位。

餐具只要经过严格的洗涤、高温杀菌流程,就可以放心使用。

2、使用公筷

很多传染病不仅通过不洁的餐具传播,

也可能通过混用碗筷的过程传播!

所以外出吃饭推荐使用公筷!使用公筷并不是“太讲究”,而是为自己和大家的健康卫生着想!即使是在家里,也提倡使用公筷,采用分餐的方式,尽量避免相互夹菜以及给小孩嘴对嘴喂食。

3、自带便携式餐具

自带便携式餐具。

环保又健康卫生,

何乐而不为?

虽然热水烫碗,消毒的作用不大,但可以洗去残留的油脂、清洁剂、灰尘等,总好过不烫洗吧~哪怕只是心理安慰,至少我吃开心了!

至于

大家以后外出吃饭要不要lǒng碗?

“你话事啦”!

佛山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目前,佛山市已被纳入全国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创建时间从2016年5月-2018年4月。

▶“放心肉菜”保障工程、“放心粮油”保障工程、农产品市场管理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化工程(“明厨亮灶”、“阳光厂房”等)......佛山一直在行动!通过创建,将全面提升佛山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东莞疾控,已获得授权

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微信小组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