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记忆·第11期】
反招隐诗
晋·王康琚
小隐隐陵薮
大隐隐朝市
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在于山野之间,“独善其心”守护心灵净土,喧嚣的城市也能收获宁静的生活。
在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中,喧嚣易得,宁静难求。不过有一个地方,来过的人都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毕竟香洲最繁华的商圈就在马路对面,朝歌夜舞热闹非凡,而这里却鸡犬桑麻安适如常。
两种生活看似格格不入,但是却如化学反应一般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北山
北山村全貌(摄于2016年1月)
北山村位于香洲区西南部,地处珠海大道和南湾大道交汇处,是连接市区和西部的交通枢纽,在南屏镇东南方,距镇政府约0.5公里,因坐落于阿公山北面而取名北山。
南宋嘉熙丁酛年(1237),蒙古兵进逼江南,居于南雄府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的杨泗儒为避战乱,偕妻黎氏携儿一双举家向南迁移,抵达香山县后暂居平岚(今中山市三乡镇平岚),后见北山所处之地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移居北山开族繁衍至今,杨泗儒自此成为北山杨氏开宗之祖。
为了让大家感受这份喧嚣中的宁静,香老板组织了一场活动,十多位“饭团观察体验团”一齐“走北山”!
12月15日,晨,大风,有点冷(划掉,非常冷),15位网友就早早地到了集中地点,迫不及待地等待出发,贴心的香老板还给大家准备了风衣,户外活动,还需注意保暖~
第一站
杨氏大宗祠
杨氏大宗祠是北山村的一座古式建筑,也是珠海最大的民间祠堂,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占地面积8838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南向北,总祠内有殿、堂、厅、院、厢、廊和乐台;屋内外以石雕、木雕、砖雕、灰雕等装饰,其中砖雕尤为精美,它是以花草、八宝、吉祥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三教(佛儒道)合一思想。
跨过杨氏大宗祠高高的门槛,进入前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幅金漆木雕屏风,上面刻有人物花草和祥瑞图案,非常精致,人物皆取材水浒。大家可以猜猜屏风上的水浒英雄分别是哪位?我们的大网友和小网友都是“秒答”噢!
从左至右为李逵、鲁智深、吴用、宋江、林冲和武松
绕过前厅屏风,就是杨氏大宗祠的大天井,天井四角栽种了4棵玉堂春,其中西南角的这棵,还是在清咸丰初年杨云骧花费五百两银子自江南购回,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依然生机盎然落叶开花,即使今年被台风“天鸽”吹袭,依然坚挺不倒,没有受伤。最为奇特的是,玉堂春一般先落叶后开花,现已是落叶季节,这棵百年老树依然绿叶满枝头,与栽种在同一院落却光秃秃的另外3棵树大不相同。
穿过天井,就到了杨氏大宗祠的核心地带,堂内悬挂有鲍俊所书的“绍经堂”横匾和“忠、孝、廉、节”四字(原件于20世纪50年代均被拆,现为复刻件)。因杨族支脉繁盛,人才辈出,先后出现有都司(正四品)杨云骧,副将(从二品)杨镇海,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等,民国26年(1937)春,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为北山杨氏开族700周年纪念题写了一方匾额:“宗支蕃衍”,悬于绍经堂上。
杨氏大宗祠中殿内还有存有两屏诰命匾,为蓝、红、白、黄四色木匾。一屏为清同治皇帝于同治三年(1864)给杨大观的祖父杨百汇貤赠通奉大夫衔,给予其祖母容氏貤赠为夫人。另一块为清同治皇帝,于同治四年(1865)给广东澄海营参将杨镇海之曾祖父杨寿亭貤赠为武义都尉,其曾祖母刘氏、容氏为淑人;另一款为同治皇帝于同治十一年(1872),给杨镇海之祖父杨次宽貤赠武功将军衔,貤赠其祖母张氏、徐氏为夫人。
“题外话”
北山杨氏族人每年清明节到杨泗儒故坟进行春祭,重阳节到北山杨氏大宗祠进行秋祭。每年正月十五北山村举行新春敬老活动,村内50岁以上的老人和旅外乡亲聚集在北山杨氏大宗祠,席开百桌,唱戏表演,派送油、米、利是,又称北山“千叟宴”。
第二站
沙田民歌表演
饭团观察体验团的网友们绕了一圈杨氏大宗祠出来,发现居然还有surprise——沙田民歌在门口等着我们!
民歌大家都知道,
可是沙田民歌是几个意思?
有沙有田?
这位“讲广东话就无问题,煲冬瓜就大问题”的沙田民歌传承人就告诉我们,沙田是指海水冲击而成的土地,珠三角地区传唱的多为沙田民歌,且都是用广东地方方言演唱,沙田民歌包括咸水歌、高堂歌、姑妹歌、大罾歌、叹情歌、木鱼歌等种类。
其中,这几位小朋友表演的《执田螺》,在传统的沙田民歌中融入了现代民族表演的新方式,还获得过不少荣誉~
降温第一天,这些沙田民歌的传唱者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展现传统文化,饭团观察体验团的网友们在音乐结束后立即为他们献上热烈的掌声,其中有感叹于他们优秀的表演,更多的是对这些文化传承者的敬意。
第三站
杨匏安陈列馆
走出杨氏大宗祠,大约步行200米,就是杨匏安陈列馆。
杨匏安,1896年出生于北山村,是华南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他华南地区传播西方新文化和革命学说,撒播马克思主义火种,与北方的李大钊遥相呼应,成为“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在党史界有“北李南杨”之说。
<< >>
走出陈列馆,香老板带着饭团观察体验团们继续往前走,但是还没走两步就被一对老夫妻吸引住,忍不住停下来看着他们。陈列馆门前有《入党誓词》,匆匆走过时,老太太突然拉住她的丈夫,说“我们两位老党员在这拍个照吧”,说罢认真举起拳头,重温入党誓词,再立于展架旁拍照纪念。这对老夫妻,70多岁的高龄,跟着饭团的网友们走了大半日,走得比年轻人还带劲,也许,正是源于这一片“老党员”的赤子之心。
第四站
北山大院
离开杨匏安陈列馆,再稍稍往前,便是北山大院。北山大院是珠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基地,由多座百年古建筑组成,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厚;设有艺术中心、澄川美术馆,还有多家文艺小店。爱文艺范的珠海人,绝对不可错过此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第五站
南屏民俗文化陈列馆
南屏民俗文化陈列馆位于南屏东大街,穿过“高大上”的南屏牌坊,进入南屏的村道,经过南屏影剧院、甄贤学校、南屏碉楼等带着厚重历史感的建筑,拐个弯就到了民俗文化陈列馆。
南屏民俗文化陈列馆原是新加坡银行家郑蔼臣的家宅,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这宅子原本就像“七十二家房客”,被分割成多个房间出租,后来政府采取租赁方式,进行修缮维护后实施陈列布展。
参观陈列馆时已近午餐时间,走了一上午,大家早已“饥肠辘辘”,偏偏馆内又有“九大簋”,偏偏解说员还“费尽唇舌”地解释“九大簋”到底是什么——其中鸡肉和猪肉是必备菜目,因为“无鸡不成宴,无肉不成席”;发菜蚝豉是“发财好事”的同音;猪手是“横财就手”;百合是“百年好合”;莲藕是“连着有”;鱿鱼是“年年有余”;虾是粤语中“哈”的同音,意味笑哈哈,幸福快乐;菠萝排骨味道酸甜,“酸”与粤语里“孙”同音,意儿孙满堂。
听完这段的香老板已经想扶墙出了,那么逼真的菜式,还听了那么详尽的解释……
不填饱一下肚子怎么对得住自己!
第六站
庆南楼
乍一听这名字,香老板差点想哭!怎么还不吃饭!
到了地儿,香老板更想哭,有吃的!还是历史悠久的名店!
庆南楼始于上世纪70年代,店内的设计风格非常有历史感,感觉里面的椅子都比香老板年纪大。庆南楼经营正宗的珠海美食,包括云吞面、鱼片粥等,价格嘛,可能在珠海找不到比他们性价比更高的店了。
1
3
2
4
End
为期半天的“触碰非遗文化,唤醒香山记忆”之北山线活动结束,香老板特别担心招呼饭团体验观察团的网友们不周到,请他们多多包涵。
结果证明,香老板真是想太多啦~
网友A
这个活动特别好,我以前都不知道珠海还有这么个地方,安逸宁静,而且历史底蕴丰厚!
你们什么时候组织下一期,还能抽到我吗?抽不到我自费参加也可以~
网友B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悠久璀璨的“香山文化”为依托,由中共珠海市香洲区委宣传部主办,香洲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各镇街协办,香洲区新闻中心(饭米粒网)、香洲区文化馆承办的“香山记忆”城事记载系列活动之“触碰非遗文化,唤醒香山记忆”活动。
通过组建“饭团观察体验团”、开展有关“非遗”项目的培训课程、走访香洲辖区内的老字号等形式,寻找城市文化名片,唤醒“香山记忆”。
这次没有报上名的粉丝不要失望
除了这次的“北山线”,
接下来每周六我们还会有
“前山线”、“狮山线”、“拱北线”、“翠香线”
请持续关注“香老板(xzfamily_zh)”哟!
【香山记忆上期回顾】
【香山记忆①】从50后到90后...看到这些老照片,都会有所共鸣!
【香山记忆②】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为您讲述峥嵘岁月中的军民鱼水情!
【香山记忆③】悠悠渔历史:那些你只听过没见过的渔家生活
【香山记忆④】珠海建市后的建设热潮中,涌现了数个第一,这样的石景山公园你一定没见过!
【香山记忆⑤】你知道“珠海渔女”是几零后吗?
【香山记忆⑥】这是拱北口岸、南坑市场、上冲……最初的模样
【香山记忆⑦】比电影情节还精彩!香洲中山纪念亭的“前半生”是这样的……
【香山记忆⑧】松柏之志,赤子之心丨珠海这位名人活得何其精彩
【香山记忆⑨】并非套路!“走澳路”那些年走过的辛酸
【香山记忆⑩】凤凰山里藏了一条百年古道!背后还有一个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