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碧江蓬莱书院:一位顺德本土文化人的情怀安放处!

魅力北滘
+ 订阅

顺德北滘碧江蓬莱书院:琴心书魂,斯文在兹!

文/春天

岭南古建筑经过修缮

变身成为书香满溢的蓬莱书院

三五知己在这赏艺术评作品,岂不快哉?

周志锋

地道的顺德北滘人

他,就是碧江蓬莱书院院长

缘起

很多人不知道碧江村,

但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集团,

就坐落在碧江和三桂村。

碧是指碧江村,

碧江也是一条河,

桂是指三桂村,

这二条村子就隐藏在,

顺德碧桂园庞大小区的后面,

从105国道的碧江轻轨站的红绿灯处,

南面转入对面的村子就是碧江村了。

顺德祠堂,南海庙。

碧江的祠堂尤甚!

碧江街上一栋接一栋保护完好的祠堂,

犹如进入另外一个时空,

与隔江相望的沙湾古镇,

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缘

周志锋说,

创办小蓬莱艺术馆和蓬莱书院,

完全是因为,

十几年前拍摄的那棵玉堂春结下的因缘。

图片提供:周志锋

这两张照片,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

画面中的孩子长大了,

孩子身后的玉堂春长粗了一点,

长高了一点。

这中间,

却是隔了十年的光阴。

2002年——2012年

图片提供:周志锋

十年前,

周志锋去碧江拍摄采风,

发现小蓬莱围墙内,

有一颗盛开的玉堂春,

还带着孩子在这里留影纪念。

当年的小蓬莱还是碧江村里的图书室。

到2012年的时候,

他又去碧江采风,

想起那株玉堂春,

故地重游,

却发现,

小蓬莱已经变得破败不堪,

院内荒草丛生,

屋子也长期没有保护和修缮,

风韵犹存的老屋,

在风中颤栗,

看着让人非常痛心。

当时,

周志锋正到处物色艺术工作室,

希望能给自己的各项爱好,

有个落脚的地方,

也给难以言说的情怀,

有个安放之所。

于是,

他和碧江村委一拍即合。

安放

从2012年开始,

周志锋对小蓬莱和蓬莱书院进行修缮。

为了让老屋的所有风格统一,协调,

周志锋到处搜寻修缮所需要的青砖,地砖,门窗。

又请有经验的老师傅,

一块一块,

按照传统的铺装方式拼起来的。

让小蓬莱和蓬莱书院的每个细节,

都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检验。

运作

小蓬莱邀请书法名家成立了书法工作室,

邀请广彩非遗传承人开创了广彩工作室,

名气渐响

逐渐成为

碧江,北滘,顺德,乃至佛山

闻名的文化名片。

周志锋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

不断邀请北京,上海,广州等

书画大家,艺术大家,

到碧江来开艺术展览,做讲座。

把高雅的艺术带进碧江,惠及乡梓。

广东著名画家方楚雄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书法家张公者。

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梅墨生

中国著名画家何家英

根据碧江村民的文化需要,

还邀请名师开设了:

古琴班,书法班,绘画班,

广彩班,摄影班,国学班,

对保护碧江的传统文化,

提升碧江的文化品位,

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蓬莱书院古琴班同学合影

各地喜欢深入了解南粤文化的,

作家,诗人,艺术家,

都纷纷来到蓬莱书院。

华语传媒大奖的主办方,

也带领获奖作者们,

来此感受原汁地道的粤派文化。

中国著名作家王跃文、谢有顺

华语传媒大奖主办者:谢有顺教授题词

著名作家:王跃文题词

力量

锋哥因玉堂春而结缘小蓬莱,

对玉堂春情有独钟,

在蓬莱书院也亲手栽种了一棵玉堂春,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

已经缀满了花苞!

不久就会花开满枝头,

芳香四溢!

而文化也如这树苗一样,

只要有合适的土壤,

有阳光和水,

有人用心的打理,

一定会茁壮的成长。

在今天,

文化所具有的穿透力和整合力,

具有无可替代,

不可比拟的作用。

而本土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更是一个地区发展和腾飞的内在推动力。

现在的顺德区政府和北滘镇政府,

非常重视

历史传承,本地文化,

民间艺术,品牌塑造。

现在的小蓬莱和蓬莱书院,

展览需要排期,

已排到2018年中。

成功的古建复活和文化运作模式,

得到上级政府的肯定,

很多周边的村镇都来取经。

周志锋无意中,

安放了自己的情怀,

也把情怀拓展成了一项事业!

素材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