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门人
对肠粉的爱可以去到什么程度呢?
薄薄嫩嫩的粉皮、嫩滑的肉碎加个蛋
上面的葱碎、甜甜地咸咸地的豉油
肠粉整个body我都喜欢!
直到它出现了...
禾!虫!肠!粉!
简直忍不住呕出声
原来,在朋友圈里疯传的禾虫肠粉
是出现在中山和东莞的
蒸熟后的禾虫看上去竟然还有点像
rose(肉丝)
淋上了酱油之后
还不太看得出来有和虫在里面
关于禾虫
学名“疣吻沙蚕”, 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材,可用作中药,有消肿益气等功效。大量生长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沿海、河口的浅滩上或稻田中,国内主要见于浙江、广东、福建三省。禾虫对水质要求近乎严苛,只要稍有污染,禾虫就会“爆浆”而死。
外观虽“丑”,却是人间美味
禾虫,其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样子可怕。以禾、植物为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这种既美味,营养价值丰富的虫子,被当地人称之为“最贵的虫子”。新鲜禾虫价格高达200元/斤依然供不应求,可见其珍贵!
江门新会禾虫特别多
而江门人又出名的“识食”
禾虫可蒸可炖,可煎可炸
这些禾虫菜式你吃过几样?
1钵仔焗禾虫
据说焗禾虫一定要用瓦钵蒸,这样最具风味。蒸熟稍凉后再连钵烘烤,做出来的钵仔焗禾虫奇香扑鼻。
2禾虫莲藕眉豆汤
用禾虫煲汤简直是的鲜、香、滑兼备。将全条的禾虫和眉豆放在一起煲,禾虫的鲜甜味道同豆香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莲藕的粉,完美~~
3禾虫蒸蛋
禾虫蒸单可以说是一道家常菜,也是许多江门人最常用的做法。虽然做法简单,但很好地保留了禾虫的鲜美。
4原条炒禾虫
禾虫条条分明,真正的“吃虫”的体验。浆完好地保存在虫身里,口感最好,但做法可以说最不简单。禾虫的特性是温度稍高爆浆,窍门是以30度温水慢慢拖至能炒而不爆浆的程度。
5禾虫煎蛋
将禾虫与鸡蛋液混合,煎至色泽金黄。蛋饼的火候恰到好处外焦里嫩,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
6禾虫粉丝汤
这是江门人最为普遍的吃法,用禾虫与粉丝一起滚汤,做法容易又好喝,金灿灿的禾虫汤真是人间美味!
7禾虫眉豆汤
禾虫汤讲究老火,煲得时间越长越有益,以禾虫、眉豆、猪骨加果皮、蒜头、姜煲三四个小时,喝一口鲜浓无比。这样煲来饮,祛风除湿第一好。
8禾虫干
将禾虫晒干储存起来,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味道一样鲜美无比哦!
9禾虫酱
这种做法看起来就有点重口!要先将禾虫捣烂,加盐盛进瓦罐内藏沤半个月以上。
怎么捕捉禾虫?
甄锦超摄
新会人有句“吽佬等禾虫”的口头禅,用来形容长时间无结果的等待(“吽”是粤语词汇,有呆、笨、拙的意思)。其实,禾虫平时是生长在禾根或滩涂植物的深处,在成熟后变成异沙蚕体,才会在水中浮游时供捕捞;
据捕虫者介绍,一年中的三、四、五、八、九、十月的农历初一前、十五后潮水涨的晚上它们会快速游动或进行繁殖;然而,想要等到大量的禾虫并非易事,一般要在天气、水文条件配合的情况下,禾虫才会大量离开禾根,随水位上涨,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地浮游在水面上,可见“等禾虫”也是有学问的。
甄锦超摄
禾虫生性怕光,一般在晚上才会大量出没。因此,在闷热天气与潮水适当的日子,捕虫者于傍晚在河涌或滩涂的出口处架设网具,涨潮时,放水进滩,退潮时禾虫便随水“自投罗网”。这时,就要抓紧时机起网收虫,而遇上高产量时,需要通宵工作。
甄锦超摄
禾虫多为“野生“,即在土层里自然生长,不可施化肥、农药。禾虫围的开垦与保养需要相当的技术:平时须维护加固围基,开渠利水,清除杂草,保护水质等等。捕虫者介绍,滩涂植物的栽种、渠道水路的分布、天气与水文知识等都是高产的保证。
甄锦超摄
禾虫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其以纯天然、无污染与美味可口备受食家追捧,供不应求。市贩们需要提前与捕虫者建立联系,捕捞当天,他们就会来到滩涂等待现场收购。
甄锦超摄
其实小编说这么多,
就是想告诉大家:
“秋风起,禾虫肥!”
又到吃禾虫的好时节了!
综合江门日报、江门旅游、新会发布及网络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