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竟是60年前的厚街医院!老莞们看完泪奔……

厚街发布
+ 订阅

从被 “疟疾”、“血丝虫病”、伤寒等肆虐

到建立当年最大规模的镇级医院

吸引2任卫生部部长亲临考察

到破例创立东莞首个镇级二甲医院

再到被评为全国首个镇级三甲医院

如今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是,南方小镇“厚街”,曾在医疗事业上创造诸多“第一”。在厚街医院即将启用60周年之际,小编通过翻看众多“老照片”,走访老一辈医疗工作者、厚街老街坊,了解到了一段深藏60年的厚街“医科风云”史……

亲历者述说

“我记得厚街医院还没有建起的时候,我们看大病得去东莞的医院。1975年11月25日,这个日子让我终生难忘。当时我老婆生孩子了,是双胞胎,生完第一个娃后,她难产了,隔了一天,另一孩子在肚里还出不来,当时厚街没有医生敢接手。情况非常紧急,我只好和家人用担架把老婆送出路口,心急如焚地等待接送的车辆。当时是冬天,风像把刀子把人的脸刮得通红。”

“相比以前,现在的厚街人幸福多了,有什么大病都能在家门口解决。”

——河田街坊,方伯

回 忆

厚街曾受“疟疾”等流行病肆虐

让我们的目光回到60年前。

在医疗极不发达的年代, 直到l957年7月,厚街才在风林村挂牌设了“厚街乡公立卫生所”,作为东莞首批建立的7间全民所有制卫生所之一,职工只有6人。这个“厚街乡公立卫生所”,是如今的厚街医院前身。

医院原门诊部

同年冬天,厚街撤区并乡,于1958年9月成立厚街人民公社,公社将厚街乡公立卫生所与“大众”、“大同”、“保健”等联合诊所及一些个体开业医生组合起来,正式成立厚街公社中心医院。

彼时,拼拼凑凑,医生、护士增至l6人,院址设在厚街墟新房路口,面积约460平方米,设门诊部及产床3张,一间简单药房,仪器设备十分简陋。

医院原住院部

l959年,中心医院在厚街墟大元村建成首个住院部:面积仅200平方米,病房及办公用房9间,病床20张,产床4张。

就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劣环境,厚街各处村庄曾到处发生和流行传染病,当时最为严重的是“疟疾”(俗称发冷病)、“血丝虫病”(俗称大脚腿病)和“钩虫病”(俗称黄肿病)。伤寒、乙型脑炎和白喉等传染病也极为猖獗,严重危害其时厚街人民的健康。

尤其在1961年冬至1962年春,厚街公社发现首例霍乱患者。中心医院卫生与县防疫站派出医疗队前一起封锁疫区,由于发现及时、防治有效,才成功地遏制了霍乱流行。

医院原手术室

困难重重,但厚街医疗也在曲折中前进。1963年4月,中心医院建立了临时手术室,做的首例手术是“腹股沟斜疝修补”。

原厚街卫生院X光室

令小编动容的是,在最艰难的时期,1964年,职工们自力更生,到石角码头挑砖,筹资新建了一座面积约l20平方米的平房,作为正式手术室及X光室。

医院原第二门诊部

转 折

一封旅港乡亲来信

催生一所全省规模最大镇级医院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厚街医疗卫生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85年,一封厚街旅港同胞——著名企业家、香港“太平绅士”的来信,带来了新的契机。

方树泉先生

2003年11月,医院住院大楼封顶

“在这封信中,方树泉先生表示,愿捐赠祖屋的土地,并出资在上面建一个卫生所,提高厚街乡亲的医疗水平。”厚街医院党委书记方耀高回忆说,时任镇领导及医院班子接到这封信十分欣喜,经过与方树泉先生商量,最终敲定,由他无偿捐资465万港元,厚街镇政府拨款300多万元,共同兴建厚街医院,院址设在河田大道21号。

1987年,方树泉医院开业庆典

方树泉医院全貌

1986年,厚街卫生院正式更名为厚街医院。

1987年11月26日,厚街医院(对外称为方树泉医院,注册登记为厚街医院)正式落成启用。新医院占地面积l9865平方米,建筑面积l5800平方米,全院职工273人,配置病床200张。“当时厚街人口是7万人,这是按县一级人民医院、20万人口规模设计建设的。”方耀高透露。

“当时厚街医院的规模在全省镇街里是最大的,建设水平也比较高,很多兄弟镇街医院来参观,都说厚街医院很大,还嫌大呢。但5年后,我们的床位就不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需要再扩大发展。” 原厚街医院副院长曾书标提起当年情景,感慨良多。

PS,值得一提的是,心怀乡梓的方树泉先生,在医院落成投用前数月逝世。但他的儿子——香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慈善家方润华先生也一直关注医院的建设,出席了落成仪式,捐赠3辆救护车,此后每年保持关注、了解医院发展事宜。

2任卫生部长到访

开先例获评首个镇级二甲、三甲医院

厚街医院迅猛发展,很快引来了上级的关注目光。

1987年10月,时任广东省副省长杨立(左二)视察医院。

1995年5月,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右三)视察医院。

其时,公立医院开始实施分级处理。一般上,乡镇医院评一甲,县级医院评二甲,地市级医院才评三甲。这种划分是否科学合理?为此,陈敏章为此到厚街医院调研。此行,令他有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符合一定规模、建设水平的乡镇医院,也完全可以按二甲医院来分级管理。”方耀高说。

1995年11月,东莞市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正式评定厚街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开创东莞市镇级医院创建二甲医院的先河。

2001年11月,时任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前排左六)、广东省副省长李兰芳(左七)、广东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左八视察医院)等一行,也来到厚街医院调研。

据方耀高回忆,张文康曾现场发出这样一个感慨:“如果全国所有乡镇都有一所这样规模、医疗水平的医院,我就可以睡个安乐觉了。”

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起,厚街医院吹响了争创三甲医院的冲锋号。

“当时还有声音说,一个镇级医院评三甲,是不是有点怪?”方耀高笑着回忆说,为此,他们还请了省有关专家先来考察指导。而专家的意见是,无论从建设规模还是医疗水平上,都符合创建三甲医院的要求。“而且当时厚街已有3家五星酒店,专家认为,五星酒店不一定人人可以去,但却一定要让厚街人人都能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

2012年2月,三级甲等医院挂牌仪式

2011年9月,厚街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全国首家被评定为“三甲”的镇属医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近年来,在专业科室上不断发力,也让厚街人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如今的厚街医院

医院后花园

微创喉部手术

腹腔镜手术

新生儿护理

文稿:何津津 子衿 黄艳敏 何津津

协助整理:王勤锋

摄图:厚街医院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