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最佛山”,这里都有啥?90万字400张图,这套丛书告诉你

南方+ 记者

蔡李佛拳祖师是谁?

秋色琼花有多美?

石湾陶艺大师杰作想不想看?

《这里最佛山》统统告诉你!

20日上午,由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编撰的“岭南文脉·首善之区”五卷本禅城文化系列丛书《这里最佛山》(简称“丛书”)发布。 禅城区文联主席张况介绍,该丛书一套共分《历史人物风采录》《文化民俗风采录》《风景人文风采录》《陶艺文化风采录》《武术文化风采录》五册,包涵约90万字和超400张精美图片。 

丛书由20多位作家历时一年编撰而成,五卷丛书图文并茂,从5个角度展示了禅城区5个最具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的文化元素,以大散文式的笔触,系统介绍了禅城的“威水史”,通过对佛山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加以挖掘、整理,向外界展示禅城及佛山人的魅力。

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文志表示,丛书是宣传推广禅城的缩影,近年来禅城区委、区政府对文艺文化事业发展高度重视,结合禅城发展实际制定了专门扶持办法,推动作家深入基层创作。丛书展现禅城的发展历史,吸引更多人才了解禅城,落户禅城,融入禅城。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禅城区委宣传部向区联合图书馆赠送了丛书。据介绍,目前丛书尚未公开对外发售,市民可以到区联合图书馆各分馆借阅。此外,禅城还将在辖区三星级以上酒店推介该套丛书。


■“岭南文脉·首善之区”《这里最佛山》五卷本讲了啥?

第一卷《这里最佛山·历史人物风采录》: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学、医学、武术、戏剧等领域,都涌现过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在各领域内成绩斐然、令人瞩目。

《这里最佛山·历史人物风采录》收录简文会、区适子、梁储、伦文叙、方献夫、霍韬、李待问、陈邦彦、黎简、吴荣光、罗文俊、朱次琦、邹伯奇、陈启沅、李文田、黄飞鸿、谭宗浚、戴鸿慈、康有为、詹天佑、吴趼人、梁士诒、关赓麟、汪精卫、叶问、李小龙、傅秉常等约40名佛山名人事迹。 

第二卷《这里最佛山·文化民俗风采录》简介: 

佛山民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岭南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近现代,佛山民俗文化更是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以文化之名传播城市。

《这里最佛山·文化民俗风采录》收录了陶瓷文化、粤剧文化、武术文化、剪纸文化、木版年画、醒狮文化、龙舟赛、挥春文化、民间工艺文化、抓周与祈愿、老火靓汤、除夕团年饭、佛山凉茶、行通济、北帝诞、岭南年俗欢乐节、嫁娶屋文化、万福台、秋色琼花、入学开笔礼等佛山文化民俗。 

第三卷《这里最佛山·风景人文风采录》: 

佛山作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不断被讴歌传颂。本卷全景式的描绘一幅佛山人敢为天下先的百科图景,使其成为一部保存佛山民间文化记忆的散文读本。 

《这里最佛山·风景人文风采录》收录了佛山祖庙、南风古灶、岭南天地、梁园、仁寿寺、广东粤剧博物馆、中山公园、亚洲艺术公园、绿岛湖、龙塘诗社、镬耳屋、泥模岗、西樵山、佛山酒行会馆、花王庙、洞天宫与佛山城隍庙、蕺园、千灯湖、弼塘书等佛山特色风景。 

第四卷《这里最佛山·陶艺文化风采录》: 

佛山“石湾公仔”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艺术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这里最佛山·陶艺文化风采录》讲述了刘传、庄稼、刘泽棉、廖洪标、梅文鼎、曾良、黄松坚、刘炳、潘柏林、钟汝荣、杨锐华等大师评传。刊登了约120件大师作品。 

第五卷《这里最佛山·武术文化风采录》: 

佛山是世界闻名的武术之乡,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佛山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才辈出。佛山代表性的传统拳种有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龙形拳、白眉拳等。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如今,佛山已有一百多个武术馆,每天习武的人数近十万人。

《这里最佛山·武术文化风采录》收录了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龙形拳、白眉拳等知名武术,讲述了蔡李佛拳祖师张炎、洪拳黄飞鸿、咏春拳陈华顺、白眉拳刘少良等武术宗师的事迹。

【记者】孙景锋

【通讯员】禅宣

编辑 刘丹萍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