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双11”了,
相信很多剁手党的购物车
都已经装满了~
不过爱网购零食,
特别是喜欢吃进口零食的街坊
一定要留意了,
你眼中的“洋货”分分钟有可能是不合格产品
到底怎么回事?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
和外贸开放程度提高
如今进口食品
已从奢侈品变成普通消费品
有时价格甚至比同类国货更低
尽管大部分消费者认为,
由于国外的商品质量标准高,
进口食品质量要好于国货,
但其实进口食品并非那么“靠谱”
今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6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里面显示,2016年,我国从187个国家(地区)中进口食品,其中有82个国家(地区)的食品检出不符合我国标准,不合格食品达到3042批,共3.5万吨。
这些不合格食品已在口岸退运或销毁,而通过网购“海淘”的食品更是问题多多,主要是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等。
那么,究竟有哪些种类进口食品存在问题?全国口岸中未被批准入境的食品几乎覆盖了所有食品种类,但按检验检疫部门检出不合格批次数量来看,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饮料类、糕点饼干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酒类、乳制品类、茶叶类、肉类、干坚果类和水产及制品类,这10类产品占未准入境食品总批次的82.6%。
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最新信息显示,来自挪威的大西洋海参、澳大利亚的巴氏杀菌全脂牛奶、英国的吉百利夹心牛奶巧克力、美国的迈克尔牛油果蜂蜜、美国的kirkland西梅干、西班牙的阿勒巴之家蜂蜜(桉树蜂蜜)、马来西亚的曼丽斯芒果口味果冻、日本的玛尔泰小摊豚骨拉面和熊本拉面等上百种进口食品上榜。
这些被公布的进口商品分别存在未获检验检疫准入、超过保质期、菌落总数超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山梨酸、检出美洲幼虫腐臭病、标签不合格、含有未获检验检疫准入成分等问题。
要想吃到放心的进口食品
一定要注意几个细节:
1
查看是否有中文标签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正常贸易途径进口的食品应有中文标签,外包装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建议不要购买。
下图这两款进口食品没有合法的中文标签,是不符合我国进口食品销售的。
2
查看是否有检验检疫证明
每一批进入我国的货物,检验检疫部门都会对其进行检验检疫,合格了才能颁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以向经销商索取该证明。没有该证明的境外生产食品,建议不要购买。
3
留意网店的营业执照
4
留意“海淘”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
由于海淘食品路途遥远,邮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造成海淘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潮或者包装受损等情况,所以消费者拿到自己的海淘食品之后,一定要留意外包装是否会有受损,产品的外观气味是否变质。
来源:中山食品药品监管
编辑:肇庆食品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