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的这些名山 你爬过几座?

河源日报
+ 订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源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绿水青山不仅是河源的名片,更是河源获得长足发展的保障。

126 座山峰海拔千米以上

山川之美,古今共谈。河源建市以来,以山水清秀之胜,逐渐闻名于世,每年到河源旅游的游客都在增加。青山秀水还吸引了众多市内外驴友纷至沓来,开展户外活动。

河源可谓 " 山城 "。站在市区的某一座高楼上极目四顾,便会看到河源山环水绕,远山四合,两江环抱。

据《河源市志》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山地面积为 83.88 公顷,在河源市 1.58 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占 53%,丘陵面积占 36%,谷地和平原面积只占 11%,是典型的山区市。

和平是河源市山地比重最大的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90.6%,主要分布在县域的西部和中部。其次是被称为 " 万山之中 " 的紫金县,按《紫金县志》(1979 年— 2004 年)的记载:紫金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 3046 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 84% ( 其中山地点 79.9%,丘陵占 4.1% ) 。另外,连平县的北中部,龙川县的北半部,东源县的东部、东北部、西北部,都是山地的主要分布区。

河源较大的山脉,有九连山脉,缺牙山山脉,牛皮嶂山脉,莲花山支脉,海拔在 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126 座,其中连平县 79 座,紫金县 16 座,东源县 15 座,和平县 10 座,龙川县 6 座。

黄牛石顶

河源最高山峰为连平县境内的黄牛石顶,海拔 1430 米,第二高峰为龙川县七目嶂,海拔 1318 米,第三高峰为和平县风吹蝴蝶,海拔 1272 米,第四高峰为紫金县武顿山,海拔 1232 米,第五高峰为东源县蝉子顶,海拔 1125 米,第六高峰为市区桂山,海拔 1056 米(据《河源市志》)。

河源之山 千姿百态

天地灵气所钟,山形姿态各异。位于亚热带的河源诸山,普遍不到 1500 米高,与 8844.43 米、每年长高一厘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自然是没得比,但与海拔 1545 米的泰山主峰玉皇顶高度略近。河源诸山的秀美,也别有动人心之处。

河源诸山,或幽岫含云,或千百成峰,或重峦叠翠,或泉水激石;或怪奇,或闳廓,或清幽,或秀丽,中有珍禽异兽、佳木美草、清池茂林,使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名世者,窥谷忘返。

除了高山,河源还有比较低矮的 300 米以下的丘陵。这是走在河源各乡镇最易见到的小山。

丘陵在河源各县区广为分布,面积为 56.97 公顷,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周围,海拔一般在 300 米以下,相对高差一般在 40 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和平县附城的大塘尾、均石,大坝的黄草嶂以东和粮溪坪一带以及主干河流两侧的狭长地带。连平县西南部的隆街、元善、崧岭等乡镇及陂头、溪山、田源的大部分地区,龙川县的南半部,紫金县临江、古竹两镇的西侧,东源县的船塘、上莞、漳溪、骆湖、蓝口、涧头、灯塔、顺天、黄田、仙塘等乡镇,源城区的埔前、东埔等地也多为丘陵地貌。河源市的丘陵坡度平缓,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象鼻山

河源的山,有着丰富的形态。如果你暂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桂林,又对桂林山水非常感兴趣,那么可以舍远求近,到连平、东源、和平一带去看看,那儿也一样有喀斯特地貌的山岭和溶洞,主要分布在连平陂头洞周围山岭,内莞的莞中、塘兴、小洞和东源县上莞、漳溪等处山岭中。和平浰源李田岩一带发育较全。因经长期的水溶侵蚀,形成许多石峰和岩洞(溶洞),构成了喀斯特地区的特殊景观,主要岩洞有圣迹苍岩、黄龙岩等。

越王山

河源和丹霞山相似的,属于丹霞地貌,有龙川县霍山、紫金县的越王山、源城区的望郎回等,这里重岩叠嶂,甚是好看。这些山,发育在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有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属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据《河源市志》)。

河源山貌形态各异钟灵毓秀

全省 21 个地级市中,河源的面积排第四,达 1.58 万平方公里。不仅版图面积大,河源各县的山亦呈各异形态。

源城区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埔、源西和埔前的西部中低山区,海拔在 300 米以上,多用来种植经济作物和旱粮作物。

河源梧桐山

源城区的山脉主要有桂山山脉和梧桐山,桂山在源城老城区西南方 10.5 公里处,是桂山山脉之一段,方圆 50 平方公里,山峰在海拔 700 米以上,主峰海拔 1056 米(据《源城区志》)。

梧桐山在河源市区东南面 5 公里处,即和平村、胜利村与江东新区临江交界处,这里地势险要,为老河源城的门户。

桂山

东源属于丘陵山区县,县内有两江三山:东江、新丰江,燕子岩山、九连山、桂山。因为河流的切割,全县分为河东、河西及新丰江水库区三大块。以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缺牙山脉,自柳城上洞起,西南至桂山止,将全县切割成两半,西南为灯塔盆地,属新丰江流域,东南面为东江主流河谷。全县海拔 50 米以下的丘陵 162.8 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 4%;海拔 51 至 500 米的丘陵有 3439.2 平方公里,占 84.5%;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地有 468 平方公里,占 11.5%(据《东源县志》)。

东源县北部有九连山支脉,山势雄伟,绵延不绝,南部为桂山山脉,雄峙于东源县与博罗交界处。东南角有鸡笼嶂等山,纵横并列。腹部有缺牙山、覆船嶂、牛皮山山脉。近来缺牙山美景被各地摄影爱好者频频 " 曝光 ",渐渐成为驴友新的目的地。

缺牙山

紫金县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面山峦重叠,地势较高。县内山脉属粤东莲花山支脉,东南部的武顿山为紫金全县最高峰。县里主要山脉,除武顿山外,还有乌禽嶂、文笔嶂、坪天嶂、鸡心石、官山嶂、天字嶂、鸡公嶂等。这些山或景色秀丽,或历史遗迹众多,或矿藏丰富,一些有特色的山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如武顿山、越王山、道姑岩等。

鸡公嶂

已有 2200 多年建县史的龙川县,境内呈南北高中间低形状,中部和南部为丘陵地貌。山地占全县面积的 49.2%,主要分布在北半部,丘陵占总面积的 36.5%,主要分布在南半部。全县海拔 500 米以上山峰有 43 座,其中海拔 1000 米以上山峰有 6 座。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地形复杂,在河源地区来说,山也特别高,全县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有 79 座,占全市千米山峰的 62.3%。连平的山,主要是九连山脉的一段,有两大山系,为黄牛石和风吹蝴蝶。山地主要分布在连平县的北、中部,西南部为丘陵地区,陂头、内莞则为喀斯特地形区。

风吹蝴蝶

" 风吹蝴蝶 " 的美丽山名,迷倒过不少游人。其实它又叫双峰山,因为远看像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虽然山是厚重的,蝴蝶是轻灵的,但以轻灵之蝴蝶来命名一座山,看似相悖,却又如此贴切。

连平的山水秀丽,内莞的喀斯特风光是最让人爱见的,游客逐年增加。

和平县与连平县接壤," 风吹蝴蝶 " 也在和平县内,是和平与连平的分界山,因此,两县的县志中,都有风吹蝴蝶的记录。和平县山的数量,在河源是排第一位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90.60%,这数字的确比较惊人。和平县的山,也都属九连山脉及其延伸部分,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67 座,其中 1000 米以上的有 10 座,800 米— 999 米的有 23 座,500 米— 799 米的有 34 座。

去和平青州的人,通常会晕车于山路 N 形弯。在《和平县志》(1999 年)列出的和平县主要山峰中,青州就有 9 座。上陵、大坝、浰源、热水也有不少主要山峰。

人非山水弗钟灵 山水非人亦徒尔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河源的山,亦多有隐者,或僧或道,山以人而名,人以山而传,给各地的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最有名的,当属龙川的霍山,其得名,便是源于霍龙,与安徽的霍山同名。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不断有奇人异士与霍山结缘,或避乱于此修炼得道羽化仙去,或登山寻胜,或设坛讲学,留下许多奇闻传说、诗词文赋。

霍山

紫金的天字嶂,明末解元钟丁先曾在反清失败后隐居于此。紫金附城黄花村的紫霞山紫霞古洞中,曾是惠州、嘉应、潮州三州先天道教总堂,下辖 24 分堂,教徒颇众,三州硕彦、五岭英贤,每值三六九及九月十九观音诞,钟氏都不惧山河阻隔,亲往登堂膜拜。此洞为清光绪初年,花县陈昌贤所卜筑。

天字嶂

而桂山或梧桐山,则有骊珠现、人才出的传说。晚清及民国时期,桂山不少地方被强盗霸占,还出过人称 " 桂山皇帝 " 的恶人黄福。绵亘长远的九连山上,也有着许多动人传说。近代,因它山深林密,是隐蔽的好地方,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及众多革命人士就曾以此为藏身地,开展过各类斗争。


来源:河源日报 网络供图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