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就能看病!网络医生上线,脊柱侧弯患者在家即可咨询

南方+ 记者 黄锦辉2017-09-25 18:33

脊柱是人体第二条生命线,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脊柱侧弯多发于10-15岁青少年人群,但近年来,已逐渐蔓延到办公室白领人群。据了解,脊柱侧弯发病隐蔽,初期没明显症状,往往易被人忽视而失去治疗的“黄金时机”。

9月24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患者少“跑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侧弯中心推出了“新苗脊柱门诊”微信服务号,患者可在线享受咨询、预约等多项服务。

脊柱侧弯中心主任杨军林教授说:“若早发现,早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不需开刀,部分40-60度脊柱侧弯患者也能通过保守治疗,达到同样效果。”

脊柱侧弯与正常脊椎的对比图脊柱侧弯与正常脊椎的对比图

青少年、白领易中招

脊柱侧弯,通俗理解就是脊柱“弯”了,多发于10-15岁青少年人群。 由于它的隐蔽性,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最终导致患者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

从2013年开始,杨军林教授团队在试点学校进行中学生脊柱侧弯筛查。筛查结果显示广东省青少年学生的脊柱侧弯患病率高达5.4%。

杨军林告诉记者,“不仅是青少年,脊柱侧弯也开始蔓延到办公室白领。”他介绍,现在很多城市白领熬夜加班,腰酸背痛、颈椎疼。在出现轻微不适后,大多数人未到医院及时治疗,而是选择去按摩、拔罐,“治标不治本”,最终导致病情恶化,最后只能停工,专心治疗。

他补充说,“脊柱侧弯要早发现、早干预。如不及时发现及治疗,脊柱侧弯可发展成非常严重的畸形,影响身心健康,严重者可致心肺功能障碍,乃致瘫痪死亡。”

部分40-60度脊柱侧弯患者不需要开刀

深圳教师杨柳(化名)脊柱侧弯角度有40多度,每次走路不能超过10分钟,上课只能坐5分钟,站5分钟,教学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最终只能暂停工作,专心养病。在拒绝了手术治疗方案后,她辗转来到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进行保守治疗。两年后,病情有所改善,现在每天能走近万步。

杨军林说,大部分脊柱侧弯患者,尤其是早期的,都不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只需通过医学形体训练、支具治疗、强化康复等依靠新苗防治体系进行矫正,甚至40-60度的脊柱侧弯也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同样效果。据悉,按照国际标准,40-60度的脊柱侧弯,是需要做手术的。

目前,脊柱侧弯中心接诊了200多例40-60度的患者,其中有十多例已摘下支具。杨军林说,“摘下支具后,他们会对患者进行2-3年随访,情况没有恶化,才能终止治疗。”

杨军林提醒,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佩戴支具要根据自身发育情况和佩戴时间有针对性调整支具,“让人和支具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更好控制好脊柱侧弯生长。”

经过矫正后的效果对比图经过矫正后的效果对比图

医生在线咨询上线,患者少跑路

为了让筛查出的可疑脊柱侧弯学生能够及时复诊、治疗,杨军林教授团队成立了广东省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承担了广东省内的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普查及脊柱侧弯学生复诊、保守治疗工作。

近日,中心开通了“新苗脊柱门诊”微信公众号,患者及家长可在线咨询、预约治疗。“患者只要把自己拍摄的X光片或者是背部图片发到后台,就会有医生回复,患者看病就不需要跑门诊,挂号,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副主任刘英说。

刘英医生解释,开通网络咨询是为了方便患者。“一般来讲,周末来医院就诊、复诊人数很多,常出现“一诊难求”的现象。而工作日前来问诊,患者可能需要请假,耽误他们正常学习和工作。”

“来医院就诊之前,家长可提前对孩子进行自查。”杨军林现场演示了“三步自查法”:第一步,站好之后看左右肩膀是否一样高;第二步,腰部是否一侧凹一侧凸;第三步,弯腰时两侧肩胛骨是否对称。

【图文】记者 李秀婷 见习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彭福祥 刘斯娜 陈希

【校对】叶剑华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